卷四 搜神 一 龙虎山(第2/3页)

拐过一个山嘴,正埋头前行,忽然听得有人叫道:“前面道友,可是来寻家师么?”

这声音大是突然,他抬头看去,只见山道上立着一人。那人长身玉立,身披一件道袍,被风吹得扬起,飘飘然有出尘之想。雁高翔心头一动,走上前去道:“道长,在下雁高翔,有事想求见张掌教。”走得近了才发现这道士年纪不过十来岁,只怕尚未及冠。

那小道士躬身一礼,道:“贫道张宇初,奉师命在此等候,请雁道友随我来吧。”他年纪虽稚,谈吐举止却大为得体,雁高翔心中生疑,忖道:“糟了,张正言居然知道我来!”那小道士张宇初多半便是天师一族,居然在此等候,实在令他吃惊。他见张宇初已在拾级而上,连忙加快两步,道:“小道长,真人知道在下前来么?”

张宇初转过头,淡淡一笑,道:“家师便在前面的鹤鸣轩等候,道友见了便知。”

此时他已离开上山的大路,转而向一边的小道而行。雁高翔心头一凛,忖道:“不对,别是个圈套!”只是眼前这小道士潇洒自如,怎么也难以让人生戒心。

走了一道,前面忽然出现一片松林。这松林有些年头了,不少松树都有合抱粗细,松针如云,便是炎夏,一到此处便尘欲顿消。雁高翔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叹道:“真是神仙境地!”

张宇初听得他的感叹,回头淡淡一笑,道:“家师便在前面了,雁道友请移步。”

松林中有一幢小小宅院,走到门口,却见月洞门上有篆字写着“鹤鸣轩”三字。门口种了几本芭蕉。蕉叶肥硕,绿如碧玉,红花娇艳欲滴。张宇轩推开门,道:“雁道友请。”他先走了进去,雁高翔束了束腰带,方才跟进去。

一到里面,才发现原来里面并不甚小,地上铺着花砖,洒扫洁净,在墙边,果然还有一对仙鹤,一个老道士正背着手站在院子当中看那仙鹤起舞。张宇初一进门,躬身一礼道:“师父,雁道友来了。”雁高翔心道:“他便是张正言么?”但见这老道士意态雍容,虽只是闲闲站立,确有一派宗主的气势。他大为心折,走上一步道:“晚辈雁高翔拜见真人。”

他礼数周到,那老道士却连身子都不转,只是道:“雁道友,你所为何来?”

雁高翔怔了怔。他没想到张正言开门见山,说得如此直接,躬身又施了一礼,道:“晚辈为竹山教门人,闻得教主现居宝山,特来拜见。”

此话一出,张宇初在一边插嘴道:“你是听谁说的?”他年纪终稚,虽然一路上雍容大度,此时终深不住气,露出少年本相。雁高翔道:“真人,晚辈是从何得来的消息,恕不能奉告。敝教主是否真在宝山之上?出家人不打诳语,请真人明示。”

老道士仍不回头,淡淡道:“贵教主如今已不在人世了。”

这话如当头一个霹雳,惊得雁高翔目瞪口呆,道:“什么?这是真的?”

“贫道从无虚言。”

雁高翔脸上变了数变,犹是惊疑不定。他辗转打听到这个消息,本来还打算若是龙虎山的道士不认账,便拿出证据来,哪知这老道士一口应承,却说教主不在人世,这便死无对证了。他想了想,道:“那么,请让晚辈看看教主法体。”说着,手中已运好了玄冰真气,只消这老道士说一个不字,便要拔出水火刀来。他胆大包天,正一教纵然得享大名已逾千年,他仍不惜一斗。

玄冰真气方才凝聚掌心,耳边忽听得张宇初喝道:“大胆!”眼前青影一闪,却是张宇初拔剑在手,冲到了他跟前。雁高翔大吃一惊,这小道士年纪甚稚,武功竟然如此之高。眼前剑影纵横,他是个宁折不弯不性子,沉声低喝一声:“中!”右手已一把抓住塞住酒葫芦的高粱秸,一道黄光闪过,“当”一声,水火刀与张宇初的剑相交,张宇初只觉浑身一震,不由倒退了好几步,心中又惊又惧。

他却不知雁高翔心中更是惊愕之极。正一教如今门人虽众,但人才凋零,众所周知,除了教主张正言以外,别无出色高手。可是眼前这个少年年纪甚稚,道法武功竟然如此高法,正一教哪里是传说中的后继无人了。他见张宇初虽然震退,身法依旧如行云流水,定睛看去,见他手里握的是把木剑,心道:“原来如此,水刀奈何不了他,看来要用火刀。只是……”

原来雁高翔的水火刀是以葫芦中的美酒化成寒冰,平时与人对敌,旁人用的不是精钢长剑,便是镔铁单刀,与他的水火刀相交,寒气循兵刃而上,不消几下便冷得握不住,武功便大打折扣。可是张宇初所用乃是木剑,木头不传热,便是与雁高翔的水火剑相交再久,兵刃上也不吃亏。若是化成火刀,自然能一击得胜,可若是这一刀把握不住方寸伤了张宇初,那自己也别想下山了。

他正在犹豫,张宇初的木剑却在地上如走龙蛇,划了一道符,左手捏个诀,刚要张口,那老道士喝道:“宇初!不得妄用五雷天心大法!”

五雷天心大法!雁高翔对这门正一教的至高道术闻名久矣,张宇初竟然随手便能使出,他大吃一惊,又退了几步。张宇初被这老道士一叱,浑身一凛,收了法剑,脸上却是一副悻悻然不服气的样子。雁高翔见他收了剑,顺手也将水火刀纳入葫芦中。这水火刀出了葫芦是刀,入了葫芦便是美酒,张宇初看得大为惊奇,才想用五雷天心大法与雁高翔来比个高下。他年纪还小,虽然武功道法修为俱已不弱,涵养终究还差了些。

雁高翔恨恨道:“原来正一教得享大名,竟是仗势欺人的。”他上山时踌躇满志,但与张宇初过了一招,已是傲气全无。张宇初一个如此年幼的小道士,居然已能与自己不相上下,那张正言的道术武功不知已到何等境界。他方才还为张正言不转过头来而心怀不忿,此时却觉得以正一教宗主之尊,这点架子也是应该的。可心里虽是佩服,嘴上却仍然不肯服软。

那老道士道:“雁道友此言差矣,本来如此,谈何仗势欺人,若雁道友不信,那也只能由得你了。”他语气平和,但话中隐隐也有威胁之意。雁高翔凛然不惧,道:“张真人,天下诸事,都抬不过一个‘理’字。晚辈想见我家教主,真人既说我家教主已不在人世,但法体难道也已不在了么?晚辈这点微末道行自然不在真人眼中,若真人明言不让晚辈谒见我家教主,晚辈便唯死而已。”

他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张宇初在一边听得着恼,喝道:“大胆!你……”只是他还没说完,身后屋中忽然有个人道:“这位小友胆大可喜,宇初,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