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明月心如 第二十七章 携手反击(第5/6页)

文侯想了想,道:“好吧,你们征战辛苦,今年也又要天凉了,现在战事已少,就先歇息一两个月,让何从景和蛇人纠缠一阵再说。”他站起身,道:“审问那蛇人郎莫一事,我会安排的。”

他这话是将我和邓沧澜都排斥在审讯之外了,我们也没有话好说,行了一礼道:“遵命。”

文侯这时倒笑了笑,道:“你们一直征战在外,也少有闲暇的日子,难得四相军团都回来了,今晚我设宴为你们接风,去醉枫楼吧。洗个澡,带你们属下的高级将官过来。”

文侯以前也时常宴请我们四相军团,现在因为和蛇人屡屡征战,和他接触渐少,也很少有一起饮宴的机会。但我也知道,我既不能像当初那样对文侯言听计从,文侯也不会对我再像那时一般推心置腹。

回到营中,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叫五德营统领出发。钱文义和陈忠正在听曹闻道说我们赴援南安城之事,杨易和廉百策坐在一边。曹闻道口才不算好,不过说到兴头上,口沫横飞,倒是气势非凡。但这一仗其实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必胜无疑,他说得热闹,钱文义和陈忠只是礼貌地笑笑,接两句口,以助曹闻道谈兴。一见我进来,曹闻道马上道:“统制,你来了,我们走么?”

我点点头,道:“走吧。”

本来该坐马车,不过我们六人出发,都骑上了战马。飞羽的伤已经好了,我骑在马上率先而行,看着帝都的市容。现在帝都确是越建越好,大路宽敞,两边房屋也大多翻新,因此帝都居民十分感激帝君之政,时不时传来歌声,也是歌颂帝君的,什么“微君之故,胡瞻此华堂”之类。我们一行六人走着,心境倒也开朗了许多。舞刀弄枪久了,这样在街上散步的机会也不多。

正走着,前面忽然一阵乱。我道:“出什么事了?”钱文义手搭凉篷看了看,道:“没事,是执金吾在收要饭的进卑田院。”

我诧道:“卑田院?那是什么?”

地军团没有战事时,五德营轮番休整,此次支援南安城,义字营和信字营就留守东平城,没等我们回来就已回帝都休整了,因此钱文义对帝都现状知道得清楚得多。听我问起,钱文义道:“因为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不少人流落到帝都来。鉴于难民越来越多,有碍观瞻,文侯大人向帝君上疏安置,凡是身强力壮者准许城外开荒种地,三年不纳赋税,老弱妇孺实在无自给能力的,就设卑田院供养,不得任意乞讨,这些要饭的想必是今天刚来的难民吧。”

我道:“这也是好事啊,那些人为什么不愿去?”

钱文义叹了口气,道:“事是好事,但卑田院供养岂是好受的,勉强糊口而已。而且卑田院分男院女院,不得男女杂居,而且不养幼儿,幼儿都由人领养,因此带孩子的大多不愿去卑田院。”

我呆了呆,道:“这么说来,这样子也实在有些不通情理。文侯大人知道么?”

钱文义还没说什么,却见一个女子尖叫着叫道:“还我!还我孩子!”夹着孩子哭声。我一打马,道:“走,过去看看。”率先跑了过去。

那些人离得也不远,飞羽脚力又快,一眨眼就到了跟前。却见一群人围在一处,几个身着执金吾制服的人正与一个女子拉拉扯扯,那个女子蓬头垢面,一只脚却已断了,竟是个残废,怀里抱着个六七岁的孩童,那小孩正吓得号啕大哭。我喝道:“做什么?”

执金吾中有个士兵扭过头,见我们六人都骑着高头大马,倒也不敢怠慢,迎上前来道:“我等执金吾正在公干,请问几位是……哈,那不是曹将军么!”

曹闻道见那人认识自己,皱起眉头想了想,道:“你是……”

“小将执金吾百夫长林武,曹将军,当初你曾训练过我们的。”

二太子伏诛后,文侯对禁军进行改制,大大整编了一番,曹闻道当初曾被借到执金吾去当教官,因此现在的执金吾和当初吕征洋的执金吾大不相同了,这几个执金吾士兵便显得精明干练。曹闻道也展开笑容,道:“是你啊,我还记得和你一队的那个叫……叫陆沐沂的,他的枪法很不错。”

林武脸上闪过一丝忧色,道:“陆沐沂已经去世了。曹将军,你们回来休整么?这位将军是……”

他看向我,钱文义在一边道:“这位便是地军团都督楚休红将军。”

那士兵听得我的名字,惊叫一声道:“楚将军!”他一说,几个执金吾士兵走上前来向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我本想斥责几句,但他们如此恭敬,这话便怎么也说不出口,在马上还了一礼,道:“列位兄弟,这妇人怎么了?”

林武道:“她一脚残废,也养不活孩子的,我们要带她去卑田院,她又不肯去。”

我看了一眼那个女子。这女子粗眉大眼,一看便是个农家女子,年纪应该也不太大,怀中抱着的孩子此时还在抽泣。我道:“是因为到了卑田院,便要与她儿子分开吧?”

林武迟疑了一下,道:“她自顾不暇,若是有人愿收养她的儿子,自然要送出去的,不然她也养不活。这是卑田院院规,她也不是不晓得。”

我心头略略一痛。文侯定下这种规定,本意就是让人口能更快地增长。这些难民要养活自己就很困难,被人收养后,大概能过得更好些,但母子天性,这等强迫她与幼子分开,实在有些不近人情。我道:“她若是能养活自己儿子,便不用被收养了吧?”

林武道:“这个自然。只是……”他看了一眼那惊魂未定的女子,也不说话,但看神情,他对这女子也不无同情。只是那女子是个残废,养活自己也难,要养活儿子就更不可能了。我道:“养她儿子到十六岁,得多少钱?”

林武不明白我的话是什么意思,道:“卑田院分发口粮,每年每人也只一个金币。加上衣褥之类,养她儿子到十六岁,十个金币也该够了。”

我暗自叹了口气。我现在是偏将军,俸禄已是每年三千金币,照这样养法,我一年可以养上三千人了。我从怀里摸了摸,拿出一袋金币来,数了数,有十六个金币,还有些零碎小钱。我把那些金币都拿出来,道:“把这十六个金币给她吧,这样她便可以养大她儿子了,总能去卑田院了吧。”

林武一呆,接过金币,向我行了一礼道:“我代她多谢楚将军。”转身走到那些同伴身边低声说些什么,那个女子睁大了眼,似乎也没听清我们在说些什么。我一阵心酸,对杨易他们道:“走吧。”走出一程,还听得林武在对那女子说“这儿有十七个金币,三十个银币”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