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谢您(五更)

姬朝宗是三日后下的山。

到家的时候照常先把法相住持亲自誉写的佛经给祖母送了过去,又陪人说了会话,这才朝萧雅的屋子走去,刚到那边就见几个丫鬟进进出出的,一副很是匆忙的样子,瞧见他,一群人都愣了下,等反应过来便急忙朝他行礼问安。

口中呼道:“郎君。”

“怎么回事?”姬朝宗看一眼她们,长眉微拧,“匆匆忙忙的,母亲怎么了?”

栖霞回道:“殿下没事,是她最喜欢的一幅画被福福抓了一爪子,留下一道痕迹,这会正差我们去请庄先生进府。”

知道不是母亲有事,姬朝宗便放下心,挥手让她们下去,自己打了帘子进去。

屋子里,萧雅正捧着一幅画,面露心疼,余光瞥见姬朝宗回来也不似从前那般嘘寒问暖,只捧着画让人看,焦急道:“你来得正好,快过来帮我看看,这画还能修复吗?”

她手里的那卷画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可上头所标注的“昌恒”两字却是姬衡的字。

这幅画是姬衡送给萧雅的,即便过去十多年了,依旧被她保护的很好,哪想到昨日天清气朗的,她刚想把画拿出来看看就被福福抓了一爪子,她又心疼又生气,足足一夜都没睡好。

今日忙完活又给母亲请了安,便急急回来,让人去外头请庄先生。

姬朝宗知道母亲喜欢父亲,连带着他送的东西也是件件保护的很好,小到路边随手捡的一块石头,大到一些画啊、珠宝的,他幼时不小心弄坏了父亲送给母亲的一根珠钗,就被母亲罚着抄写了几十遍三字经。

许是想起这些从前事,姬朝宗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手倒是伸了过去,把画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怎么样?”

萧雅面露焦急。

姬朝宗余光瞧见她焦急的模样,故作深沉地摇了摇头。

萧雅本就着急,见他摇头更是急得不行,“你这不说话,只摇头是什么意思啊?”

“都坏了这么大一个口子,怕是很难修复了……”想起先前栖霞那番话,又道:“我听说庄先生老家出了些事,这阵子不在京城。”

“这可怎么办?”

萧雅拧了眉,不等多想就直接喊人,“来人,拿着我的牌子直接去宫里请几个工匠出来。”

姬朝宗见她这般风风火火的样子,刚想说话,就见外头突然走进来一个人,那人四十有五,穿着一身黛蓝色的圆领长袍,长眉凤眼,头发用一根祥云纹的檀木簪子束着,和姬朝宗的面貌极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便是两人的嘴角,一个天生嘴角微翘,好似对这世间什么东西都了然于心,落得风流不羁的模样,一个嘴角不自觉向下轻抿,端得一副沉稳自持的模样,可见年轻时便是这样古板沉稳的性子。

这会他看了眼屋子里的母子两人,边走边问:“好端端的,怎么要请工匠?”

他今日原本就在休沐,刚从书房回来,萧雅方才就是特意避着他,哪想到平日到吃饭时间才会过来的人,竟然这会就回来了,忙把姬朝宗手里的画拿了过来藏到身后,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道:“没事啊,你怎么这会过来了?”

姬衡挑了挑眉,目光扫过萧雅,又落在姬朝宗的身上。

姬朝宗笑道:“您可别问我,免得母亲回头又同我闹。”他先前说庄先生不在京城也不是哄骗母亲,不过除了庄先生之外,自然也有旁人能修复,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无需他操持这事了。

“儿子先告退。”

他说完朝两人行完礼便往外走。

姬衡看着他离开,这才走向萧雅,“藏了什么,我看看。”

萧雅平日在外头都是风风火火,说一不二,唯独面对姬衡,多了些女儿柔肠,这会看着姬衡,犹豫了一会还是把藏在身后的画拿了出来,又同人解释道:“我一直保护的很好,谁想到昨儿会被猫抓了一爪子。”

看到是这幅画,姬衡寡淡的脸上也不禁露了一抹柔和。

眼见萧雅还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想她昨儿夜里翻来覆去的样子,他抿唇笑了下,抬手把人揽到自己怀中,放柔嗓音宽慰道:“你若喜欢,回头我再给你画一副便是。”

“当真?”

萧雅眼神放光,脸上也是藏不住的高兴。

见人点头便笑得越发开怀了,趁着无人又踮起脚尖往他脸上亲了下。

在外头沉稳老道的安国公,此时俊脸微红,刚想说话就被萧雅先握着他的胳膊往里头走,边走边说,“那你今天就给我画。”

看着她的身影,姬衡摇头失笑,终究是没说什么。

姬朝宗原是已经走了,后来想到母亲让他求的护身符便又折身回来一趟,正好瞧见这副画面,如今他手握护身符,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还是“颇为懂事”地退了出去。

刚走到外头,栖霞就回来了,“郎君。”

“嗯。”

姬朝宗把手里的护身符递给她,“过会给母亲。”又添一句,“先不必进去,父亲在里面。”而后也不再多言径直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

翌日。

顾家。

谭邱刚施完针,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叮嘱道:“这几日记得忌辛辣,多吃些清淡的。”等顾攸宁点了头,便起身拿着药箱往外走。

“谭大夫,您等等。”

顾攸宁看了一眼顾承瑞,见他还昏睡着,嘱咐四喜照顾又从半夏手里拿过两坛酒递给他,撞见谭邱诧异的目光忙道:“这是早年我母亲亲自酿的酒,您不肯收诊金,便把这个收了吧。”

谭邱不喜黄白之物,却贪一杯好酒。

这会听到这话,果然眼睛都放了光,倒也没拒,乐呵呵笑着点了头,自己提着两坛子酒往外走,边走边道:“二小姐不必送了。”

顾攸宁没有坚持,但还是让半夏送了一程,目送着人离开,这才转身朝顾承瑞的屋子走去。

四喜见她回来,忙喊道:“姑娘。”

“嗯。”

顾攸宁点点头,接过她手里的帕子亲自替顾承瑞擦拭额头上冒出来的虚汗,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又把手里的帕子递给四喜,和人说,“我今日要出门一趟,若是回来得晚,你们就先吃饭,不必等我。”

从前家里没出事的时候,她做事便一向有自己的主意。

更不论现在了。

四喜也没多想,轻轻应了一声便继续照看起顾承瑞。

顾攸宁掂量着时间也没久待,换了一身衣裳又拿了帷帽便让人套了马车出府去了。

她今日是要去官街。

但也知道这府里都是徐氏等人的眼线,从前去惟芳斋都不会让人把马车停到门口,更何况是这种地方了,照旧让车夫停在西华门大街,而后她花了一串铜钱又叫了一辆马车朝官街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