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重逢露(第4/10页)

老四的汗滴了下来:“这么说,玉屏她……”一想起玉屏怀着身孕,不知是死是活,顿时心如刀绞,眼眶湿润了。

文清提醒道:“四叔你好好想一想,四婶她到底是什么时候变得同往常不一样的?”

老四双手抱头,顿足道:“我忙于公事,天天不着家,只想着赶紧多赚些钱回来,要说变化……正月十五之后,我们便开始分房睡,我只当她有了身子脾气大些……我还是回去问问岳母才好。”一想到吴氏,不知道该如何同她讲,登时又心急如焚。

婉娘道:“如今急也没用,不如这样,你看能不能找几个关系好的弟兄,利用捕快的身份帮忙打探一下,我这边再找另外的渠道。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玉屏的下落。”

送走了老四,闻香榭四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个钱玉屏竟然是假冒的,这事情来得突然。沫儿想到他和文清曾在街上碰到钱玉屏的情形,看来钱玉屏早就被掉了包,那人是谁?为什么要假冒钱玉屏?真正的钱玉屏会在哪里呢?

黄三看着婉娘道:“果然不出所料。”

沫儿讶然道:“三哥,原来你们早就怀疑这个钱玉屏是假冒的了?”

婉娘这次没有得意洋洋,神色反而有些凝重:“我听你们说了几次关于钱玉屏的事儿,总觉得她鬼鬼祟祟的,就借了此次给老四治疗眼睛的机会做了这款眼药水。这棵乌珠草果然不同,可惜缺了一颗果子,老四还是没能看清她的真面目。”

文清却道:“怪不得这款眼药水叫做‘重逢露’,希望四叔尽快同四婶重逢。”转而忧心忡忡道:“新昌公主肯定知道,但她不告诉我们。怎么办?”

沫儿悻悻道:“那个老妖婆会这么好心?说不定这件事就是她搞出来的呢。”

文清热切道:“婉娘,有没有让人用了之后便能开口说真话的香粉?我们做一款给公主送去。”

婉娘摇头道:“别说没有,就是有,难道公主会同意我们守着身边问她话?”想了片刻,道:“三哥你去找乌冬罗汉,让他们帮着打探一下消息。文清沫儿去找关押老四的土牢,这个地方说不定会有什么线索。唉,还有披风,这么久了还找不到,真是急死人。”

〔四〕

土牢的唯一线索,就是老四称看到牢头身上沾有牡丹花瓣。可是牡丹在洛阳种植甚广,街边巷尾、寻常百姓,常见牡丹旁逸斜出。因此,说这个是线索,实在牵强。

一连几日,文清和沫儿都流连于洛阳城中各大牡丹园。但整个洛阳,公卿贵戚建造的邸园总数少说也有几百处,除去一些沫儿常去的开放式园林,还有很多私人园林不许外人进入,纵是文清沫儿千方百计讨好管家,也不过讨得一逛,哪里容他四处查看,白白浪费了几日的时间。

今日婉娘和三哥不在家,沫儿和文清偷个清闲,躲在家里不出门。

文清老老实实修剪着这几日购进的牡丹根茎,偶尔逗着沫儿说几句话。沫儿拿了一本不知从哪里翻来的诗集,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满眼愁苦之色。若不是仍一身男装打扮,真像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对景伤情、顾影自怜呢。

也难怪,豆蔻时节,正是容易自怜自艾的年纪。沫儿自从得知方怡师太是自己的娘,便时不时感慨一番,看到一片树叶落下、一朵花儿凋落,都恨不得同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情绪会瞬间低落起来。

文清不善表达,对于“矫情”一词连听也未听过。但他从心底里关心沫儿,一看到沫儿心情不好便陪着小心逗他开心。黄三呢,早见怪不怪,只是慈祥一笑,任由沫儿闹去。但讨厌的婉娘,只要一看到沫儿这个样子,不仅不安慰他,反而捂嘴偷笑,像耍猴一般看着他,并揶揄他未去梨园表演屈了才了。因此,沫儿很是愤怒,在婉娘面前几乎不敢表现出来,唯有一口恶气撒在文清身上。

文清将枯朽的牡丹根修好,小心地把牡丹皮剥下,等黄三回来炮制成品丹皮。沫儿摆了一个自认为十分潇洒的姿势,对着梧桐树沉默良久,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念道:“清风藏深意,古巷留余香。虫豸扰洛城,蛴水何惊忙。闻香迎寒露,静心罢晚妆……”

文清一直找不到话同沫儿讲,听他念出这么一串儿非诗非曲儿的句子,忙道:“这诗真不错。沫儿读书比我强多了。”

沫儿冷冷地哼了一声,道:“不是我写的,小时候我娘教我的。”

文清羡慕道:“你娘真好。”

沫儿知道文清也一直在探究自己的身世,不由生出同病相怜之意,闷闷道:“我娘当时教我唱了好多小曲儿,这首是最文雅的,可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说着眼圈红了。

文清唯恐沫儿哭起来,胡乱解释道:“这首诗可真有意思,你看前面几个字,什么清风古巷、虫豸蛴水,还有闻香、静心等,同我们近来碰到的怪事还挺吻合的呢。”

这话说出来,两人都愣住了。清风巷,盅虫,蛴粉水,闻香榭,静心堂,这些堆砌的词语之间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联系?沫儿一字一顿地将诗重新读了一遍,疑惑道:“清风藏深意,古巷留余香。莫非是指曾家小兰出事那个清风巷有什么古怪?”

文清挠头傻笑道:“我也是随便猜的。这歌儿后面还有吗?”

沫儿早忘了顾影自怜,激动地跳了起来:“后面还有!”转身跑回中堂,将一整首曲儿写了下来:

〖清风藏深意,古巷留余香。

虫豸扰洛城,蛴水何惊忙。

闻香迎寒露,静心罢晚妆。

风在何处?风在旗梢。

土在何处?土在兽脚。

入在何处?入在午马。

出在何处?出在鼠腰。

……〗

诗句的后面,竟然是这么几句莫名其妙的念词。

沫儿沮丧道:“后面还有几句,可是我记不得了。”

这首曲儿,同当日进入香木堂主阴阳十二祭祭坛的那个歌诀一样,小时候方怡师太抱着沫儿,曾经唱过无数次,但从来没告诉过他其中有何寓意,沫儿只是无意识地背得滚瓜烂熟,并牢记心底。若不是那晚灵魂出窍,看到娘抱着自己唱这首曲儿,沫儿差不多忘了。

若是前面几句说的是洛城闹盅虫的事儿,那后面几句完全没有任何章法,似乎只是一段毫无意义的顺口溜。两人抵着脑袋研究了半晌,也不知道这几句但语说的是什么东西。

两人合计了下,决定去清风巷看看再说。

出门口雇了辆马车,很快就到了德立坊。两人顺着记忆中的道路一个巷子一个巷子地排查,终于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巷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