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唐家九爷(第2/3页)

箱子里除了三把步枪之外,还有一把看上去很像汤姆生的冲锋枪,方少泽也立刻拿了起来。

“枪管比汤姆生大概长出十厘米,而口径......居然是改成七毫米的……”方少泽用手指摸了一下枪口,又去摸了一下步枪的枪口,顿时噤声。

岳霆看着这一向趾高气昂的方长官像是受了极大的打击,甚至连那双璀璨夺目的眼瞳都黯淡了下来,不禁得意地添油加醋道:“没错,这支是川造的手提机枪,仿的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什么汤姆生吧。不过四川那边的军工厂做了改良,把枪管加长变细,这样火力增大,而且口径也与毛瑟步枪的口径一致,这样子弹就可以通用了。”

深知战场规则的方少泽当然知道这个改动有多么重要。这个改动虽然听起来容易,可是毛瑟步枪和汤姆生冲锋枪的生产厂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美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军工厂肯定不会改动自家的产品来迁就竞争方。而这个难题,在中国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

方少泽早就知道中国有仿造国外武器的军工厂,大名鼎鼎的汉阳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只是他总觉得赝品劣质,就从没有当回事儿。但光从他手中的这步枪和冲锋枪的外观来看,质量过硬,竟然可比原厂货,而且还有口径一致这种创造性的改良。

要知道在战场上,子弹可以通用简直解开了冲锋枪的枷锁,不必再怕子弹不够用了!这简直是跨国界的杰作!

沈君顾在旁边看得啧啧称奇。赝品什么的,果然是有中国特色!而且军火就是好,赝品还可以改良,古董就完全不能改,否则搞个宋朝的青花,懂点行的都能看得出来那是假货。

不过,虽然是赝品,沈君顾也知道这些军火价值不菲,本来他还觉得卖假字画的交易中,岳霆分走了五成有点多,但对方不声不响地为他们准备了这些东西,还一字不提,简直让人无比感动!

要知道,这些枪械,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得来的。

岳霆接收到了沈君顾感动的小眼神,唇边的笑意就更加真心实意了。他心中的小算盘打得是啪啪响。反正护送国宝五次之后,这些枪械只留下一小部分负责警戒就足够了,剩下的直接转移给地方部队,简直再划算不过了!

想到这里,岳霆便越发和颜悦色地对方少泽问道:“如何?不知可否入得了方长官的眼?”

“尚可。”方少泽矜持地点了点头,但手上握着的川造汤姆生冲锋枪却再也没有放下。

………

在国宝专列上的众人研究路线的时候,在遥远的徐州,也有另一群人在研究同样的事情。

徐州一带,向来是猖獗的悍匪的聚集地。

苏北匪患深重的根源,起源于清末江南一带的太平军之乱。民不聊生的江南老百姓们只能沿着运河北上,到徐州一带定居。而徐州又处于兵家必争之地,战火连绵,各个村寨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保护自身以及亲戚朋友的生命财产安全。

又因为战火不断,纺织农耕等等需要时间积累的基础工农业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在这一带最多的就是来来去去的商人和扎根于此的土匪。

土匪有些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或者是走投无路的农民,又或者是散兵逃兵。他们把抢夺财物谋财害命视为生计,完全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许多村子和村子之间互相抢,有时候看着邻居不爽也可以抢,谁的拳头硬谁就说了算,民风极其彪悍。

这么几十年恶性循环下来?苏北一带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穷山恶水。但此地为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所以但凡经过此地的货运,不管陆路水路,都需要和当地的土匪头子打好关系送好礼。

方家自然在此地也有门路,方少泽带着方守北上,也是因为方守与徐州的地头蛇余大帅打过几次交道。

当然,抱着这样想法的,不止方少泽一人。那伊藤智久早就安排了同事寺岛健夫在徐州联系当地事宜,如果拦不住国宝列车出北平的话,务必也要在徐州借土匪的力量抢夺国宝。在发觉国宝列车驶出北平的第一时间,伊藤智久就给寺岛健夫发去了电报,而寺岛健夫则立刻按照原计划行动。

徐州现今的第一大匪帮余家帮的掌控者,是个叫余威的中年人。此人早年当过兵,参加过多次战争,后来当了散兵,拉了一伙儿弟兄在徐州落了脚。因为有正规军事化管理和军火来源,所以余威所带领的土匪队伍很快就称霸一方。对比之下,其他土匪简直就是乌合之众。

余威身边所聚集的人物也越来越多,他也被手下尊称为余大帅。余威并不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对,反正说白了,各地军阀不也就是大土匪。只是徐州一带形势复杂,以他的军队规模还无法在徐州一手遮天,称不上军阀。

国宝南迁,不管专列是从津浦线还是陇海线来,都会经过徐州地界,余威虽然被方家打过招呼,但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这趟专列毫发无损地从他眼皮子底下驶过。再加上地方部队和日本人都先后来跟他见面,他也想借此机会博弈一下,为自己赚取更大的利益。

在徐州某间酒馆的雅座之中,坐着一位俊俏的少年郎。他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纪,皮肤白皙,双眉飞立,一头利落的短发更显得五官精致非常,当真目如点漆,唇红齿白,冷不丁看上去倒像是个姑娘家。只是这浑身冲天的匪气和煞气,倒是让人会否定最开始的判断。哪儿家的姑娘会养成这样?

这位少年面前放着一壶烧刀子,正时不时倒上一小盅,不一会儿就喝得双颊飞红,更是艳色惊人。只是那双微翘的凤眼却毫无醉酒的迷茫,反而越喝越明亮清醒。

一个不起眼的青年小跑了上来,弯腰在少年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少年的眼神越发变得犀利。

“九爷,那个日本人又去和大帅见面了,定是为了那趟专列。”那青年分析着。

“那看来就是这几天了。”被称之为九爷的少年带着酒气淡淡地说道。他的声音和容貌一样,都偏中性,带着一股雌雄难辨的味道。

“九爷,那我们怎么办?之前抓阄的时候,我们没有分到好的路段。”那青年有些着急。他们内部行事,也讲究公平,这回国宝列车过境,虽说还无法确定列车的路线,但也早早就瓜分好了路段。有的当家觉得太过于冒险,弃了资格。有的则联合其他兄弟,凑足了人手,贏面更大。而这位九爷因为手气不好,抓到的是徐州境内最后一段路径,到时候只怕早就被其他的几位爷瓜分完毕,连粥都没得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