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大结局(第2/2页)

逃跑的人中,不仅仅有金人,还有蒙兀国人,但是八字军会有选择的杀死金人。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骑马逃亡而去,王彦看到了这一幕,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准备搭弓射箭的时候,他选择了放下。

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他无法下手。

“妈妈我们安全了吗?”孩子在马背上焦虑的问道。

“是的,铁木真,我们安全了。”母亲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身后的战场,驱马向着更北的地方而去。

岳飞实现了他的野望,一战定北!

当捷报传到津口的大宋皇帝手中之时,赵桓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拿了出来,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同时也督促了汴京京官展开对北境的全面占领计划。

种师道的坟墓刚刚迁到了巩义皇陵,完颜宗望这个跪像正是时候。

“官家,李邦彦到了,他说他已经和钦天监一起做好了星表,等到涨潮的时候,就可以出发了。”曹娴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她终于有了属于大宋皇帝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他们母子四人的保护伞,只要不奢望皇位,做一个安稳的王爷或者公主,就不会有杀身之祸。

赵桓站在津口的灯塔上,看着晨曦中的海面。

一缕曙光透过厚重的云层,从海面之下一跃而出,落在了海面之上,打出了金光粼粼。

它照亮了津口的船坞。

青灰色的天幕下,影影憧憧地显露出一大片和小山一样庞然大物,连绵不绝地填满了整个港口和河道。

这片庞然大物,是一支由两百多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舰队,在李邦彦和内侍黄彦节的率领下,进行第一次实质上的环球航行,航程长达一年。

船只上那些巨大的桅杆,像原始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一样。密密麻麻地矗立在港口中,无数尖利的桅顶直指微微泛着青光的天空。

“鸣炮送行。”赵桓看着潮水涌动轻声的说道。

在轰隆隆的炮鸣声中,大宋的船舶吊起了船锚,在引航船的带领下,一艘艘从三千料到万料的大船,缓缓的驶出了港口。

百舸争流千帆尽,船舶高高的桅杆,慢慢的消失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