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假如所有人都失去锋芒!(第2/3页)

她是心中的结,绕不开的话题。

施道谙摇头,说道:“不知道。很有可能是……我之前试探过,通过我个人或者文物掮客购买的藏品,大部份都是从尚美集团流出去的。除了林遇,谁还有这种手眼通天的本事?还有,他不是也在你面前承认了这些事情吗?他以死谢罪,或许就是想把这个秘密彻底的掩埋。”

“那会不会是为了保护组织的其它人?或者说是为了保护那个组织?”江来出声问道:“如果他活着,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个时候,警方也会用尽全力逼迫他说出侏罗纪的真相。”

“也有可能。”施道谙眉头微皱,说道:“侏罗纪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走私集团,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特别是对每一位核心代理人的控制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林遇如果是为了保护家人安全,或者保守某个秘密的话,选择那种极端的自杀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原本可以不用死的,他只需要站出来向警方自首说出他所知道的一切就好了……只是,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暴露那个组织的任何资料。可以想像,那个组织是比死亡更让人恐惧的事情。”

“这也是我想和你好好聊聊的原因。”施道谙出声说道:“我希望你拒绝林初一。”

“我已经答应了。”

“答应的事情也可以拒绝。”施道谙笑着说道:“你们又没有签署合约。就算签署了合约,都可以撕毁。无非是要承担一点儿毁约责任而已。”

“那你知道我现在毁约,承担的是什么责任吗?”江来反问着说道。

“失去了林初一?失去了爱情?”施道谙摇头,说道:“爱情不应该和这些事情挂钩。她如果当真喜欢你的话,不应该拖着你一起进去冒险。因为那些人,真的什么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你看看林遇,你看看宋朗……无论是受伤还是死亡,我都不希望你去承受这些。”

江来轻轻叹息,说道:“你以为,我答应林初一,仅仅是因为林初一?”

“难道不是吗?”

“是的。”江来点头说道。“我就是为了林初一,我想帮她完成心愿。”

“但是,这太危险了。”

“答应过林初一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件我非做不可的事情了。”江来说道:“就算没有了林初一,我也同样要做这件事情。我要斩断那些伸过来的脏手,我想杀死那些走私贩子,我要把那些以赝品充当真迹在国内展览却把真正的宝贝走私贩卖到国外的家伙给揪出来,让他们在监狱里和他们喜欢的苍蝇老鼠一起生活……恐龙都灭绝了,这些该死的家伙也应该被灭绝。侏罗纪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面。”

“可是,仅仅凭借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很可能斩不断他们的脏手,反而会被他们砍掉我们的双手。我们没办法把那些家伙给揪出来,反而会被那些躲避在阴影里面的混蛋给害得家破人亡。我们没办法送他们去监狱和苍蝇老鼠为生,很有可能我们会成为那只人人喊打的老鼠……你知道,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数不清的金钱去调查他们。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冰山一角,更庞大的部份隐藏在深海里面。仅仅这一角就能够把我们撞的粉碎,更何况还有那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你觉得以咱们俩这点儿修为,能够斗得过那些修道千年的霸王龙吗?”

“霸王龙应该只有一只,其它人都是苍蝇蝙蝠一类的小妖精。”江来出声说道:“我知道,这很艰难,也很危险。可是,总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件事情。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站出来,那就让我站出来吧。”

“你这性子真是和老头子一模一样。”施道谙深深叹气。

“我不想为了看一次中国古董文物展,而需要飞到法国美国日本等其它的国家。我希望在我们的家门口就能够看到。我更不希望我的孩子问我,爸爸,为什么我们的东西都在别的国家博物馆做展览呢?”

江来在敦煌连续看了几场《又见敦煌》的音乐剧,尤其是说王道士那段格外动人。

王道士又名王圆箓,是最早发现敦煌莫高窟的人。他发现这座宝藏之后,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的兴建,洞内由王公贵族和和地方豪门大族主持修建的塑像和壁画有千多个洞窟,精美的雕塑和壁画,当得上国之瑰宝。

而在清政府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置若罔闻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国的文物贩子蜂拥而至。

三十三年三至五月,斯坦因至莫高窟,以四块马蹄银从王道士手里骗买写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

三十四年三至五月,伯希和踵至,以白银五百两从王道士手里骗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佛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民国元年(1912)十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至莫高窟,用白银三百五十两骗买写经四百余卷。1914年,斯坦因又来莫高窟,用银五百两骗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等等等等,罄竹难书。

保护敦煌不利的王道士被骂作千古罪人,晚年精神扮演,遭人唾骂至今。可是,时代大潮之下,这是王道士一人之罪过?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可是,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王道士尚且知道舍身救宝。在这煌煌盛世,还不能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做一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