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节 逼降(第4/5页)

……

星空满天,夜风习习。

伫立在金城的城头,眺望着满天的星辰,孟聚沉浸在思绪中,直到身后的脚步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启禀镇督,赤眉旅已经安顿清点好了。官兵一共三千二百二十三人,其中军官七十三人,战马六百二十三匹,斗铠一百五十三具,至于其他的兵器还没来得及清点。”

孟聚转过身,对齐鹏和李赤眉点点头:“辛苦了,李帅,齐管领。事情还顺利吗?”

“镇督,李帅和一帮弟兄十分配合,没起冲突就把事情办了。虽然事发突然,但赤眉旅的官兵大多还是服从命令,留在各自营帐里等候安排,由此可见李帅带兵得力,深孚众望。

我们过来,是有一件事要请示镇督的:今晚我们要如何安顿赤眉旅的兵马呢?是让他们入金城安歇,还是让他们在原地扎营呢?”

孟聚望向李赤眉:“李帅是什么意思呢?”

李赤眉微微躬身:“全凭镇督大人定夺就是了,末将无异议。”

“既然这样,那我的意思是——”孟聚微微沉吟,出声道:“暂时委屈赤眉旅弟兄了,大家在城外继续过完今晚吧。”

李赤眉神色一黯,失望之色在脸上一闪而逝,他强笑着说:“好。镇督放心,那帮家伙壮实得很,平时也是风餐露宿,什么苦都吃过。一个晚上而已,冻不坏他们的。”

“李帅不必多疑,我倒不是信不过赤眉旅不敢让你们进城,只是大军初降,宜静不宜动,大家留在原来营地的话,会比较安心。贸然拔营,引起乱子就不好了。等军心稳定下来之后再移营,这样会比较妥当。”

李赤眉霍然开朗:“镇督思虑周到,这个,末将还真是没想到。”

“还有一个原因是——李帅,你觉得,赤眉旅中,有没有死心塌地忠于拓跋雄,不愿跟我们走的人呢?”

李赤眉很肯定地说:“有,肯定有。大伙在边军呆了十几年了,就是条狗都养出感情来了。有的人念旧,有人确实有些不得已的苦衷,他们的家眷还在边军那边呢。说到这,末将还想向镇督您讨个人情,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情呢?”

李赤眉犹豫了下,小声地说了:赤眉旅归降金吾卫,虽然大部分军官和士兵都是赞同的,但军中还是有不少反对者。虽然被金吾卫的斗铠监视着,他们也不敢明着反抗,但心里其实还是盼着能回去的。

“这帮家伙虽然不识大体、顽冥不化,但……唉,再怎么说,在一起同甘共苦了那么多年,平时一个槽扒食的伙伴,末将也下不去那个手。

所以,末将就厚着脸皮斗胆向镇督求情,求您放他们回去吧。反正也不多,就那么十来个军官,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也碍不了什么事。”

孟聚听着缓缓点头,他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转身望向远方的地平线。地平线上,一轮皎洁的圆月正在升起。

良久,孟聚才转过身来,沉声道:“李帅,其实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强扭的瓜不甜,他们想回去,我们即使把他们强留下来也没用。如果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强留下来,心有怨恨,反而事事给我们捣乱,甚至暗中与边军勾结,那我们的损失不是更大?”

“镇督英明,正是如此!”

“所以,我的意见是,赤眉旅暂留城外,今晚我们就不在营外设岗哨和巡查了。只在武库和辎重那边留下警卫。想走的人,今晚我们就给他们机会。军官也罢,士兵也罢,只要想走的,都可以离开——你们觉得,怎么样?”

对于孟聚的想法,齐鹏和李赤眉都甚是赞同,齐声赞叹孟镇督仁义过人——相比于同时代那些强征民壮、驱民冲阵的那些大小军阀,孟聚的做法简直仁慈到了自杀的地步。

而李赤眉更是心中愧疚,他以为,这是孟镇督体恤自己的为难,特意帮自己周全了兄弟之情。他在心中暗暗感激,发誓定要奋战,以报答孟聚的这番恩情。

听着他们夸奖,孟聚只是淡淡一笑。他说:“过完两天,那些有异心的人估计也走得差不多了,然后我们再把赤眉旅调进城里。”他在心里暗暗加了一句:那时候,估计金吾卫的增援兵马也该抵达了,就算出了乱子,自己也不怕了。

……

五月七日黄昏时候,也就是孟聚夺取金城之后的第三天,一路金吾卫的增援兵马终于抵达金城。事先已经得了通知,孟聚领着众部下出城迎接从行营过来的援军。

这次增援金城的部队兵马规模很大,足有四个旅,一万六千多人的步骑兵和六百多名铠斗士。孟聚事先已经得到消息了,这支增援部队是仓猝组建的,一部分是来自苦塘镇,原来金城驻军的残兵,一部分则是新调来的洛京兵马。

率领这支增援兵马的统帅是原舒州都督、原金城统帅、御史大夫乔颖,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将领。在城门处,孟聚与他进行了简单的会晤,担任介绍人的是随军一同过来的马贵马公公。

见面时候,乔都督一直在打量着孟聚,目光很是怪异。孟聚被他看得很不自在,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呢,把脸摸了又摸,却没发现异样。

最后,孟聚干脆直接问:“乔都督,你这么看着……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啊,没有,没有!”乔都督连忙收回了目光,神色有些慌张:“久闻孟将军的名声了,没想到镇督您这么年轻。孟镇督,本镇听说,镇督大人只带了二百多人,就击垮了整整一路的边军兵马,这事不会是真的吧?”

“是真的。托皇上洪福、将士效死,末将侥幸胜出了。”

“本镇还听说,金城之战中,镇督大人跃上了三丈的城头,孤身一人斩杀边军兵马无数,城头血流成河,终得夺城——这该不会是真的吧?他们都说,镇督大人是飞上去的?”

说话的时候,乔都督一直低头看着地面,始终不敢抬头与孟聚对视,仿佛他是在跟自己的影子对话似的,孟聚听得很是吃力。

“那是以讹传讹了。金城战中,末将确实当先登城了,但并没杀多少人——好像只斩了三个人,眼看抵抗无益,守军就投降了。”

乔都督偷偷抬头望了一眼孟聚,又飞快地低下头去,可以听得见,他吞咽口水的声音。

“本镇还听说,镇督以二百人之力,硬生生地逼降了李赤眉整整一旅兵马三千多人?”

“这件事,末将不敢偷天之功。李帅仰慕吾皇威德,弃暗投明,我也是顺水推舟,给了赤眉旅兵马一个机会罢了。”

孟聚说得很谦逊,但在场众人哪个不是聪明人,都知道事情绝不可能如此简单。李赤眉号称边军第一名将,在边军之中是红得发紫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豪杰,倘若不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当降将啊?孟聚这样说,多半还是给李赤眉留面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