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页)

更何况实验室也没什么好的工作,大多都在做些简单的外包,勉强糊口。

张开伟的取下了眼镜,揉了揉眼睛,不知道是擦脏东西还是拭去眼泪。

就在此时,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您好,请问您是?”

“什么,什么公司?寻安生物制药……”

张开伟眉头一皱,这公司没听说过,多半是个野鸡。

下一刻,他的声音骤然拔高:“投资三百万?!”

*

张开伟今年四十五岁,已经是个因为雄性激素分泌下降,而脾气逐渐温和的中年人。

他理了理身上的西装,走进面前的写字楼内,冲前台笑道:“您好,我找17楼的寻安生物制药公司。”

张开伟在外网查了,这是一个港资公司,名下有一两个不痛不痒的专利。另外在天海有实验室,公司内部的首席科研员叫Qiao Yu。看名字是华裔,但是张开伟思索许久,确信在圈内没听说这么一号人。

哪怕他觉得,合作大概率是谈不成的。但这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张开伟自然希望全力以赴。

三百万呢。别说三百万了,去年,整个实验室乞讨的资金,恐怕连30万都没有。最后还是张开伟去苦苦哀求,才没让这个市重点实验室被取消。当然,市重点是十来年前评上的了。

寻安生物制药租的写字楼很是气派,在附近商圈是出了名的贵。在这里入驻的,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企业。

这让张开伟稍微安心了一下。

这公司在业内没什么名气,但是好像钱很到位,不是什么野鸡公司。

片刻后,他被前台领着到了办公室。

室内,吴玉秋起身,态度十分热情:“您好,我是寻安生物制药公司的总经理,吴玉秋。这里是公司的燕京分公司,刚装修好,还没什么人,让您见笑了。”

张开伟的手被握住,然后上下摇晃了起来。

他环顾了一圈,发现偌大的办公区只零星摆了两三个工位,位置上也不见人影,连办公电脑都没拆封。

瞧瞧这说话艺术。

还没什么人=只有吴玉秋一个人。

张开伟收回视线,道:“您好,我是燕京大学的张开伟,职称副教授兼高级工程师。这是我的名片。”

吴玉秋给他端上一壶热水。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我们公司的确有投资你的实验室的想法。不过公司的首席研究员不是很满意你们实验室现在的课题。”

投资人进行投资,然后要求被投资人按照自己的方向前进,其实在各个圈内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毕竟投资人也不是做慈善的,投资是为了干嘛?造福全人类吗?不,是为了挣钱。

投资人觉得某个项目能挣钱,但是其他实验室都有了投资,手上拿不到专利权,于是干脆挑个差不多的实验室,让这批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也是很寻常的事。

张开伟面露尴尬:“这……我们研究的课题,虽然比较陈旧,但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之前已经检测出鸽子肠道中的沙门氏菌MEZSAL74的基因组序列可以遗传耐药基因……”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逐渐变小。

吴玉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张教授。您放心,寻安生物制药绝对不会对你们的实验过程指手画脚,只是希望你们能按照我们给出的方向研究。钱,是一定能到位的。如果有什么成果,一作,也肯定是你的名字。”

张开伟不禁呼吸急促。

吴玉秋从容不迫地拿出了合同,张教授的视线死死黏住了那3后面的六个零。

守着原来的东西饿死,还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张开伟在简单的挣扎后,就选择了后者。

毕竟,要不是没钱,他也不想研究鸽子的肠道里的沙门氏菌究竟有多少个基因组序列。

“好,成交。”

“除此外,还有一件事。”吴玉秋继续道,说出了此行真正的目的,“听说您有IBS与会资格,可以带一位研究员共同参加。我希望您能带上我们公司的首席研究员。”

首席研究员(或者叫首席科学家)其实是个伪概念,国际上并没有这一职称;并且因为国内的到处滥用,这个称呼显得十分污名化。

但寻安生物制药的老板比较有野心。尽管目前手底下的科研人员就俩,但依然搞出了公司内部的职称。

张开伟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有气无力道:“这个,可能有些难运作……”

他答应了院上的领导,带一个裙带关系的人去。

吴玉秋的手指摩擦了一下中指上珠光宝气的大板戒,道:“你现在有职称,领导看不惯你也不能开除你,最多卡你的科研经费。我们公司追加投资200万。”

张开伟的声音顿时充满了力量,豪气云天:“好的老板,带谁!”

对不起,领导。

我本来想拒绝的,但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