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页)

再睁开眼睛时,早晨的阳光照进来,外面的橄榄树上,小鸟正在成群地开会,旁边的床却空了,人没了。

贝暖猛地坐起来,心脏咚咚咚狂跳。

“怎么了?”

陆行迟从露台上走进来。

他看了她一眼,就把她抱进怀里,“我还没走。”

吃早饭的时候,大家坐在餐桌旁,江斐用猪肉鸡肉和笋做馅,蒸了三丁包子,杜若一口气吃了六七个。

唐瑭忧愁地看着他吃,“杜若哥,我觉得这么吃下去你会胖的。”

“胖什么啊?”杜若说,“马上就要走了,我得把这几天的量提前存出来。”

贝暖心不在焉地啃着包子。

陆行迟他们要走,现在的时间点又是原书中他们出事的时间,贝暖有点忐忑。

在书里,陆行迟和整个小队最后都是死在各他城。

各他城离封锁线不太远,小队一到各他城,就遇到一场大暴雨。

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冲毁了一段封锁线的高墙,书里没提到变异丧尸,但是还是有大批的丧尸顺着豁口进了安全区。

各他城城外就是峡谷,里面有一个废弃无人的矿区,小队当时刚好有事出城,进入矿区里。

书中的贝暖因为受过腰伤,遇到阴雨天不能动,留在峡谷旁的一个哨所里。

丧尸涌进来的时候,哨所很多人都死了,江斐护着贝暖,两个人一起撤入哨所的地下工事。

当时有两个选择。

一是任由丧尸入城,血洗各他城,二是用哨所早就准备好的对付丧尸的备用工事,引爆炸药炸断山体,把潮水般的丧尸引入峡谷废弃的矿区,再等待联盟军队过来处理尸潮。

问题是,当时陆行迟他们都在矿区里。

要是现在的陆行迟,应该能用满天箭雨带着杜若他们杀出一条血路,但是书里的陆行迟没有异能,根本不可能做到。

书里的江斐选择了听贝暖的。

书里的贝暖选择了炸断山体,救各他城。

陆行迟、杜若和唐瑭他们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尸山尸海,毫无防备,浴血苦战,最后全都没能幸免。

后来江斐保护贝暖出哨所进城时,因为被哨所里剩下的丧尸袭击,为救贝暖也领了便当。

至此除了贝暖一个人,小队团灭。

这个狗血的大结局放出来后,评论区吵成一片,支持书中的贝暖的和骂她的人数差不多,而且都觉得自己很对。

贝暖当时趴在床上刷着评论区看热闹,自己也稍微想了一下。

各他城里人那么多,矿区里只有小队那几个人,从划算的角度,好像确实应该引丧尸群进入峡谷。

可是一本书读下来,贝暖还是挺喜欢里面的陆行迟和杜若他们的,真要下手杀他们,于心不忍。

左右都有点为难。

更何况,如果任由丧尸群进入各他城,自然而然,什么都不用做,好像也怪不到谁头上。

而引丧尸进山谷,就得亲自动手引爆山体,感觉更像是对陆行迟他们几个的谋杀。

贝暖当时只想了几秒,没想出所以然来,就随手把小说APP划掉,玩别的去了。

“想什么呢?”

陆行迟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吓了贝暖一跳。

贝暖这才发现,自己正举着包子发呆,一桌人都在看着她。

贝暖捏着包子,“我在想,要是现在有种非常紧急的状况,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眼睁睁看着很多很多人死,要么是救那么多人,代价是动手杀掉有限的几个人,你该怎么做?”

陆行迟重生一次,当然听得懂贝暖在说什么。

他没有回答,反问贝暖:“你会怎么做?”

贝暖还没说话,杜若就抢着说:“这个我知道,这就是‘有轨电车难题’嘛。最早的版本是问电车司机的选择,不过我个人更喜欢扳道岔的版本。”

他把有轨电车难题讲了一遍。

贝暖也知道。

扳道岔版本说的是,一辆失控的电车沿着轨道开过来,前面轨道上绑着五个人。

你手里刚好有个操纵杆,只要动手扳一下,电车就会开进备用轨道,这五个人就都得救了。

可问题是,备用轨道上也绑着一个人,电车一改轨,他就会被电车轧死。

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扳还是不扳?

唐瑭小声嘀咕:“哪有这种道岔,再说怎么会有人那么刚巧绑在轨道上?我就不能叫警察吗?”

杜若翻了个白眼,“这是绝对状况下的思想实验好不好?”

贝暖问:“如果不是五个对一个,而是一边有一城人,另一边是你的几个朋友呢?”

江斐一直没说话,这时突然开口:“如果是我朋友,我觉得我应该不会去动道岔。”

贝暖心想,你在书里好像不是这么选的吧?

不过和江斐相处了这么久,贝暖完全不能想象,像他这么讲义气的人,怎么会听书里的贝暖的,任由她杀了杜若他们。

唐瑭也认真想了想。

“如果是我自己选的话,”唐瑭悲壮地说,“为了救一城人,我愿意让电车撞在我身上。”

唐瑭敢把水大满校园的丧尸都引向自己,给他的同学们换来逃生的机会,他说这话,贝暖绝对相信。

唐瑭继续说:“可是如果别人不跟我打声招呼,直接把道岔扳了让电车撞我,怎么感觉那么别扭呢?”

谁也不愿意莫名其妙变成道岔上被牺牲的那个。

就算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这么“被牺牲”,感觉也有点微妙。

贝暖支着头,“如果单单从功利的角度想,好像确实应该牺牲少数人,去救多数人吧?”

杜若并不同意,“可是人命真的能用数量来衡量吗?”

贝暖琢磨:“就算真从功利角度考虑的话,如果是五个老人对一个年轻人呢?十个流浪汉对一个科学家呢?”

杜若说:“归根结底,生命本身真的是可以这样衡量的么?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标准,把别人的命放在天平上称?”

“这本来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别想了。”

陆行迟伸手揉揉贝暖的脑袋。

他说,“纠结是正常的,反过来,如果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困扰,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唐瑭笑道:“是谁想出来这么刁钻的问题的?”

江斐随口答:“我记得最早好像是个英国人吧?”

他的话被杜若的声音压掉了。

“你们谁趁我不注意抢了我最后一个包子?!”杜若大吼一声,扑到桌上。

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杜若吸引了,只有贝暖一个人不动声色地看着江斐。

江斐啊江斐。

贝暖心想,在这个世界的地图上,欧洲那块地方几百年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虽然官方语言和英文一样,但是根本就没有日不落的大不列颠,你那句“是个英国人吧”,是从哪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