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弃卒保车(第2/2页)

王师爷不认同陈师爷的观点,沉吟道:“东翁,以学生之见当务之急是先过眼前这一关。至于将来,大可奏请朝廷再派个人来署理江海关监督。”

“皇上要是命我兼江海关监督呢?”杨能格低声问。

“这要看折子怎么写了,学生觉得只要把折子写好,东翁想不兼江海关监督也不难。”

杨能格岂能听不出幕友的言外之意,说白了就是强调上海县城迟迟没能收复,他这个加兵备衔的分巡苏松太道要忙着平乱,实在没那个精力兼任江海关监督,不过这么一来就意味着连许乃钊一起弹劾了,而弹劾许乃钊可不是一件小事。

杨能格不怕许乃钊,但也不想无端树敌,再次拿起两江总督怡良差人送来的公文,权衡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地说:“看来只能这样了,劳烦诸位先草拟一份折子,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仔细斟酌。”

“东翁放心,晚生晓得轻重。”

王师爷站起来躬身作了一揖,随即当着东家的面开始起草奏折。觉得这么做就相当于断了后路,而且会得罪原本无冤无仇的许乃钊的陈师爷,想了想也硬着头皮起身磨墨,磨好之后举着笔斟酌了好一会儿也草拟了一份。

杨能格等他们草拟完,逐字逐句仔仔细细看了看,随即拿起笔在陈师爷草拟的折子上圈了五六处,圈完之后又在边上加了几条。

“东翁这几句真乃画龙点睛之笔,晚生佩服!”

“别恭维了,就这么誊写,誊好之后用印。”

“遵命。”

想好怎么过眼前这一关,杨能格又抬头道:“陈先生,劳烦你帮本官给都察院的几位朋友再草拟一封信。姓韩的虽是捐纳出身,但据我所知他来江苏上任前曾做过重庆会馆首事,在京里堪称交游广阔,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防。”

陈师爷岂能听不出东家的言外之意,毕竟打蛇不死反被其咬,现在既然要把姓韩的推出来背锅,就得让姓韩的永世不得翻身,连忙拿起笔道:“晚生这就拟,拟好再请东翁过目。”

想到韩四曾坚守过万福桥,阵斩长毛四百多,曾立过战功,朝中又有人,皇上不一定会信奏折上的一面之词,杨能格权衡了一番,又朝门外道:“丁贵,备轿。”

“老爷,快吃中饭了,您打算去哪儿?”丁贵在门口小心翼翼问。

“中饭待会儿再吃,先随老爷我去拜会吉尔杭阿大人。”

“遵命,小的这就去喊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