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2/2页)

林凤祥和李开芳都已经杀到了静海县,朝廷虽从关外调集了两万多兵马围堵,但也只是暂时堵住了。发匪究竟会不会击溃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大军,洪秀全会不会给已经杀到静海的林凤祥和李开芳派援兵谁也不晓得,新任永定河道吴廷栋想重建河营扼守京城门户,工部理应支持。

彭蕴章权衡了一番,放下履历道:“今天还有公务,让他明天再来。”

“嗻。”

“等等。”

“大人有何吩咐?”

“让他明天来时带上一份如何重建河营的章程。”

“嗻。”

彭蕴章身为工部尚书,但因为要在军机处当值,又正值发匪作乱的多事之秋,工部的公务真有些无暇兼顾,好不容易回一次衙门,要批阅的公文堆积如山,哪些事要赶紧办,哪些事可缓办,一件件一桩桩,把几个笔帖式忙得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晚上当值的司官、笔帖式听说尚书大人回衙了,急忙来堂上拜见。彭蕴章刚打发走他们,老仆便送来了晚饭。

接过筷子,正准备用饭,老仆又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小心翼翼放到他面前,随即退到一边道:“老爷,王先生说这封信是署理江苏巡抚许乃钊差人从上海送来的,不是托人捎来的,也不是托票号捎来的。”

专门差人千里迢迢送一封信,彭蕴章意识到许乃钊一定有急事,下意识放下筷子,抽出幕友已经看过的信,凑到蜡烛下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这个许恂甫,不赶紧收复上海,反倒替别人操心。”

“老爷,王先生也说他应该想想自个儿的处境,上海要是久攻不下,关税和来年的漕粮要是解运不过来。他那个巡抚别说实授,搞不好会被问罪。”

“他自个儿都不着急,我们着急又有何用。”彭蕴章把许乃钊的信顺手扔进火盆里,端起碗筷接着用饭。

老仆回头看了看身后,确认外面没人才低声问:“老爷,王先生问要不要给许大人回封信,如果要回这信怎么写?”

“不用回。”

“那许大人说的那件事呢?”老仆忍不住问。

彭蕴章不但听说过许乃钊在信里提到的韩秀峰,而且看过好几份弹劾韩秀峰的折子,昨天下午在军机处还看过郭沛霖的请罪折,再想到下午前来求见的新任永定河道,端着碗沉吟道:“不该问的别问,老爷我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