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〇章 连环计(下)(第2/2页)

老儒生这次却很肯定,点头道:“当家的,没错!”

宋喜儿一直悬着的心,到此时终于算是彻底放了下心。她现在不再怀疑这是否是别人设下的一个局,而只想能否把这生意做好。

“把人押过来。”

宋喜儿一声令下,她身后那些个大汉,从马车上把全身捆绑并堵住嘴的丁口押解到院子里,一百多人密密麻麻站了几排,马九上去看过,然后回去在“倭女”耳边说了什么,倭女又说一句,马九才过来道:“女人多了些,我们需要更多的青壮。”

宋喜儿没有亲自上前叙话,老儒生主动站出来解释:“男丁不怎么好找,不过这是第一批,后续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马九请示过倭女的意思,道:“我们要验货。”

“验货可以,不过你们总该把真金白银拿出来给我们瞧瞧,你们不会是想空手套白狼吧?”

令宋喜儿一伙人警惕的是,这些倭人前来,根本没带什么箱子,山坡附近也没有停放有马车,这给人一种要明抢的感觉。

宋喜儿谨慎起见,肯定不能让倭人靠“货”太近,根据她对倭人的了解,这些人凶残至极,真动起手,她带来的那些打手人数虽多,但不一定招架得住,很可能让自己置身险地。

马九回去跟倭女说了,倭女似乎有些生气,呼喝了两声。老儒生凑过来道:“东瀛女人……似乎不太满意。”

宋喜儿瞥了老儒生一眼:“这还用你说?”

倭女说完,转过身,似乎不想跟宋喜儿正视,这也是出于沈溪的交待,若熙儿被宋喜儿长久打量,容易被对方抓到神色间的破绽。

宋喜儿能在福州城称王称霸,必然无比精明,其观人待物必然有一套。

马九带着两个背着包袱的倭人男子走到中间,两个男子先后把肩膀上的包袱解下来,放到地上摊开,宋喜儿的人看得眼睛都直了,里面是一块一块黄色的金饼,一块金饼最少有十来两,粗略一数加起来有一百多块。

按照明朝金银兑换的比例,这些金饼至少价值五六千两银子。

宋喜儿的人不由恍然:“难怪这些倭人没带银子,原来人家带的是轻便的金子。”

见到金饼,宋喜儿心中一喜,若是银子的话,再加上一些折色,她可能赚不到三千两银子,可若是金子,她可以在兑换通价上讨价还价一番,赚的可就多了。

随即马九陪着两名倭寇上前去“验货”,首先要确定女子的样貌和身材,再者是确定男丁是否都是青壮,能不能做力气活。

倭人似乎对其中不少“货”都不满意,又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老儒生赶紧对宋喜儿道:“掌柜的,那些东瀛人觉得咱以次充好……似乎有意压咱的价。”

旁边一个汉子拍了拍手上的刀:“不怕,咱有家伙,大不了抢呗。”

老儒生一听有些急了:“切不可如此,你要是能打得赢这些东瀛人,我把脑袋割下来送给你。”

宋喜儿吩咐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与倭人起冲突。”

宋喜儿见那些倭人身上都有佩刀,心里非常忌惮,看起来自己这边加上车夫人要多得多,但真要打起来她可没有丝毫胜算,毕竟五百人一队的官兵都有面对二三十人的倭人转身而逃的经历。

更何况对方说这只是第一笔生意,以后还有大笔买卖等着她,实在没必要因小失大。

等马九陪着倭人查验过货物之后,回去通禀那倭女,让人惊讶的是,倭女脸上只是露出一丝不太满意的神色,但随后却点了点头,大声说了一句。

老儒生道:“当家的,那东瀛女人说这笔交易可行进行,一百五十人,一共支付五百两金子,但要您亲自上前,与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