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2/3页)

丽妃没好气地道,“倒是新皇后那边,你可以给陛下出谋划策……新皇后若不从,总会有办法让她屈从的……”

小拧子身子缩了缩:“娘娘,您可别提什么用强之事,陛下对新皇后很尊重,所以才一直闷闷不乐。”

丽妃冷笑不已:“你当男人都有耐心?你不是正常男人,所以你不知他们的秉性,得到之前是好东西,得到后屁都不是……看看本宫现在的境遇,你便知道新皇后将来会是如何下场!”

小拧子瞄了丽妃一眼,目光中多少带着一丝疑窦,好似在说:“你也有资格跟出自沈家的皇后相比?那位可是沈大人的亲妹妹,陛下明媒正娶迎进宫的,拿你那套不好使。”

丽妃好像读懂小拧子心中所想,道:“说这些没用,你先回去,有机会在陛下面前多提提豹房这边的事情,本宫会帮你想办法,让你可以在陛下面前立功,也让陛下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

小拧子心说:“信你才怪!本以为你丽妃是个狠角色,现在看来离了陛下你什么都不是。早知道的话就不该把宫中秘辛告知你,现在这件事被宫外人知道或许会有麻烦……不过料想你也不敢乱来。”

……

……

小拧子回宫去了,笃定丽妃不会乱来,却不知丽妃根本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很多事上带着疯狂的偏执。

小拧子走后,丽妃派人将廖晗叫来,耳提面命一番,要把新皇后恃宠而骄,皇帝与之“不睦”的消息传播到民间。

“娘娘,这种事……基本都是宫里那些太监、宫女嚼舌根,做不得准……如果让市井百姓知道,陛下或许会沦为笑柄!”

廖晗战战兢兢地说道,显然涉及皇帝,他不太敢乱传谣言……这件事干系太大了,现在已经不单是皇帝跟皇后之间的纠缠,更涉及皇帝跟得势大臣间的恩怨纠葛。

丽妃怒道:“怎么,连你也觉得本宫失势,想要就此背叛?”

廖晗赶紧道:“干娘,您怎能如此说?孩儿从来都是将您当亲娘一样孝敬。”

此时的廖晗的确没有异心,因为短时间内他没法找旁的大树遮阴,这也跟皇帝疏离豹房时间不长有关,朱厚照并没说完全不顾豹房这边,现在便说丽妃失势为时尚早。

丽妃道:“那就赶紧去传,最好找那种茶楼酒肆人员复杂的地方,慢慢把消息放出去,一定要记得藏好头尾,别让人追查到你身上!”

廖晗带着几分不解:“干娘,您能告诉孩儿,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只要这件事被外人知晓,陛下就会颜面扫地,那陛下对沈家的眷顾就不会如之前那般隆盛。”

丽妃凶巴巴地道,“你若是想眼睁睁看着陛下长久留在宫里,牵连到自己,就此失去晋升机会,那你可以不用传话。否则……你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办!”

……

……

沈溪统领大军进入归德府城商丘。

如同进驻河间府城一样,但凡沈溪所部过处,他手下兵马会迅速接管城防,哪怕地方将官再有不满也是徒劳。

再说也没人敢跟沈溪对着干,沈溪可是以两部尚书之身带兵出征。

文官受吏部统辖,考核任免之事由沈溪负责。

至于武将,则受兵部调遣。

沈溪这个差事等于文武通吃,跟沈溪作对就等于跟自己的仕途作对,没人会如此不智,这跟以前带兵出征不同,那时总会有人不识相给沈溪找麻烦,觉得沈溪年纪轻轻好欺负,但现在他们明白,惹怒沈溪就算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了自己。

再说,就算不给沈溪官职面子,也要给沈溪爵位面子。

沈溪乃是公爵,地位绝非普通官员可比,见到沈溪不想称呼“沈尚书”可以,称呼“国公”也可以,但如此却好像更低沈溪一等。

进城后,沈溪没有选择住驿馆,而是直接领兵进入城中的大校场,安营扎寨。

因为中原长时间叛乱,河南境内各府县深受其害,就算商丘这样的府城不被叛军攻陷,但过去一年周边有大批叛军活动,长期下来地方民生遭到极大的破坏。

日落时,沈溪从营中出来,亲自带人巡视城防,看到城内萧索和破败的景象后,心中多有感慨。

“……大人,地方有将士想加入您的队伍,已派人前来接洽,眼下人已在营中。”就在沈溪立在城头上极目远眺时,马九过来跟他奏禀事情。

沈溪道:“眼下我手头两万人马便有些多,管不过来,之后还有朝廷兵马前来汇合,哪里还能再接收地方人马?让他们安心守好城塞便可。”

马九显得很为难:“他们还是想见大人,当面跟大人说清楚。”

沈溪没有回头,微微摇了摇头:“此番中原平叛只是其次,我的目的是到地方赈济灾情,让百姓重新恢复正常生活……只管如此跟他们说,如果还有不想走的,直接轰走,我没心思招呼他们。”

马九没有继续打扰沈溪,领命后下了城头。

沈溪驻足眺望很久,一直到日落西山天开始黑下来,他才从城头下来,带着一种惆怅的情绪往军营而去。

路上不时见到巡逻官兵,全都是他的手下。接管城防后,归德府城内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混乱的迹象。

“去跟唐伯虎打声招呼。”

沈溪对随从道,“就说进城后所有接待工作全都交给他去做,不必问我的意见,他可以便宜行事。如果有人问我军在城内停留多久,便说三五日。”

……

……

唐寅又开始忙碌了。

跟地方官员和将领接洽的事,原本他很喜欢做,作为当朝两部尚书兼国公的沈溪的使者,走到哪儿都仰起头,旁人都要对他低声下气。

这种高高在上的滋味他以前从未品尝过,让人食髓知味,有时候他恨不能自己能一飞冲天,可以不靠沈溪也能达到这种世人皆恭维的地步。

可惜的是他的官职只是七品官,还不是京官而是地方官,也就是说他的实际官品要比他接洽的很多官员都要低得多,皇帝的新衣再华丽终归要还回去,但如果他做事妥帖的话,或许这件新衣会被赐下来,过个几年会真正凌驾于这些官员之上。

一下午时间,唐寅见了不下五拨人,卫所、知府衙门、知县衙门、巡按御史等等,这些人来的目的各种各样,但主要还是打探接下来的军事计划,看看地方上该如何配合沈溪平叛。

对于这些,唐寅一律推搪。

沈溪军中粮草辎重基本齐备,暂时沈溪也没有攻打城池的打算,只要火枪、火炮完好,弹药供应正常,沈溪就有信心带兵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