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包青天,该你出场了……(第3/3页)

这个节骨眼上,谁要被参上一本,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呢。

皇帝要找个无道小人来背黑锅,洗刷储君刚出生就遭灾的污点。这个黑锅一旦背上了,这辈子都别想有出头之日。

赵受益点头:“包卿请讲。”

包拯道:“臣要参枢密副使夏竦,母丧不守,罔顾人伦,伤天害理,却高居宰执之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臣请陛下严惩此人,以安天下社稷、臣民之心。”

夏竦的冷汗瞬间打湿了脊背:“你含血喷人!”

包拯冷肃地看着他:“公道自在人心。”

赵受益满脸惊讶:“竟有此事!包卿,你可有证据?”

包拯道:“证据确凿!”

从袖中拿出一本劄子:“请陛下过目。”

赵受益从刘恩手里接过劄子,看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夏卿!何至于此啊!”

闭了眼道:“朕本以为,夏卿的人品就如文章一般磊落光明,因此才将编写忠臣孝子的书册的任务交给你。没想到……唉!”

夏竦心知大势已去——他不守母丧这事其实是证据确凿的,只要有心人想查就一定能查出来。之前是寇准护着他,才没人敢提这一茬。如今寇准不在,皇帝翻出这本旧账,是铁了心要整他了。

他也不再辩解,只是长拜不起:“臣自知罪孽深重,请陛下治臣之罪,以平息天怒,误再以臣一人之过,连累无辜百姓了。”

赵受益挥了挥手:“依卿所言。”

夏竦被撤去在京城的职位,贬为外州司户参军。

他这一去,枢密副使的职位又空出来了。

赵受益有时候都觉得,这个职位是不是有点邪乎,凡做上它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晏殊如是,夏竦如是……

但这职位再邪乎也是不折不扣的高官,还是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的。

他拿不准要将这个职位给谁,就去询问范仲淹的意见。

范仲淹沉吟道:“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赵受益道:“说来听听。”

范仲淹道:“此人是殿中侍御史庞籍。”

赵受益愣了一下:“侍御史庞籍?”

“是吉祥的吉,还是籍贯的籍?”

范仲淹道:“是籍贯的籍。”

不是庞吉,那就不是包青天里那个臭名昭着的庞太师,而是历史上的能臣庞醇之。

赵受益松了口气:“此人可用。”

“但怎么突然想起这么个人了?”

范仲淹道:“一是此人一心为国,并不攀附宰相,而是天子之臣。二是……”

他觑了觑赵受益的脸色:“醇之在郡县时,曾蒙夏竦提携。”

赵受益笑了:“你是想让朕以庞籍代替夏竦,以示朕唯才是举,并不搞秋后算账那一套?”

范仲淹颔首:“臣正有此意。”

“可以,就让庞籍做朕的一块千里马骨吧。”

赵受益道:“让那帮吓坏了的寇党看看,朕也并不是什么吃人的妖魔。归顺了朕,从前的事,朕既往不咎。”

寇窈娘生产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几场大雨带走了十二条生命,也带走了一位枢密副使。

雨仍是一直在下,整个六七月份,汴梁城的天空几乎没有晴过。

偶尔汴梁城不下雨,但汴水的上游地区依然在下,雨水流入汴水,时刻威胁着东京城的安全。

赵受益从留守京城的二十万禁军中抽调了一万人,编成一百队警察,交给范仲淹,让他维护东京城的治安,不可叫人趁着水患为非作歹。

其他州郡也纷纷送文书入京,汇报本地的水灾。有被冲毁农田的,有被冲毁城市房屋的。

其中黄河下游受灾尤为严重,毁坏房屋七千余处,溺死一百余人。

赵受益免除了该地今年的赋税,又叫该地开放粮仓,赈济灾民。

那地方上的长官又上书言粮仓被大水冲毁,赵受益又叫三司给他拨了一批粮食。

兜兜转转,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将要入冬了。

京城附近却出现了不少流离失所的灾民。

天寒地冻,这些人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成群结队地睡在一处,靠彼此的体温和从雪地里挖出来的草根苟延残喘。

年根底下,灾民入京,这可不是件小事。

这说明某一地的灾情已经扩大到不可控制了,这些灾民才会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本能地向自己的统治者求救。

赵受益是从包拯的奏章中得知这件事的。

他回忆着从夏天以来的地方灾情,发现并没有哪个州郡上表奏称自己的灾情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

而京城也给各地划拨了理论上足以应对灾情的物资——将寇党划入自己麾下之后,赵受益掌控了除西北方正在与西夏交战的那路军队之外的所有权力。

他可以肯定,这些物资是确确实实运送到了受灾地区的。

至于运送到州郡之后的事情,赵受益就鞭长莫及了。

恐怕,是有官吏从中做了手脚,贪污了赈灾的款项,所以才导致了大量的灾民出逃。

他权衡了许久,把调查流民来源的任务交给了包拯。

连带着之后处理贪官污吏的事情也全权托付给了他。

一事不烦二主,包青天,该你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