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画押(第2/3页)

端木珩只是默默饮茶,一声不吭,谨记着祖父的叮嘱,他今天只听不说。

端木绯又嗑了一枚瓜子,把头往李廷攸那边凑了凑,小声地与他嘀咕道:“攸表哥,这个主意不错,这些个书生一直待在安逸的京城,才会没事闹事……”

李廷攸嘴角微翘,觉得小狐狸表妹这回和他可真有默契。

他拿起茶盏,对着端木绯做出敬酒的动作,以茶代酒。

端木绯也豪气地捧起茶盏回敬了一番,觉得女扮男装什么的真是好玩极了。

茶楼里的那些年轻书生辩得是面红耳赤,可是涵星和端木绯却开始觉得无聊了,这些人越说越没意思,反复地围着“蛮夷”、“和亲”这些个字眼转,也没真提出什么于国于民有利的见解。

涵星无趣地打了个哈欠,凑在端木绯的耳边用只有她们表姐妹可以听到的声音低声道:“母妃上次还跟本宫说,要从来年春闱的新科进士里给本宫挑个驸马……本宫看啊,还是算了吧。”

端木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涵星皱了皱鼻子,环视着落下的那些茶客,有些孩子气地说着:“要是那些个新科进士都像这些人一样,本宫还是不要驸马了……咦?”

涵星的目光忽然定在下方大堂的某道身影上,小脸歪了歪。

这人似乎有些不对。

涵星的眸子亮了亮,然后悄悄地拉了拉端木绯的袖子,笑吟吟地低声道:“绯表妹,你看那个人也是女扮男装……”

端木绯顺着涵星指的方向随意地瞟了一眼,看到了一个着青碧色梅兰竹直裰的少年,那少年皮肤白皙,眉目清秀,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

端木绯目光从对方那白皙的脖颈下滑,落在对方那端着茶盅的双手上,纤细的尾指微微翘起。

这个少年果然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家,而且……

端木绯的视线又慢慢上移,这一次停留在对方的鹅蛋脸上,饶有兴致地笑了。

巧了,这位姑娘家自己也认识呢。

这不是陶家三姑娘吗?!

端木绯也没太在意陶三姑娘,很快就收回了目光,继续嗑着瓜子。

至于涵星,已经天马行空地从女扮男装把话题扯到了《女驸马》,又感慨地说如果端木绯女扮男装地去考进士,肯定能考上云云的,端木珩心有同感地应了一句,吓得端木绯差点被瓜子噎到。

涵星也就是随便说说,没一会儿,心思又回到了“驸马”的问题上,幽幽地长叹了口气,低低地嘀咕道:“哎,挑驸马怎么这么麻烦啊!”

说着,她看向了端木绯,努了努小嘴,羡慕地说道:“绯表妹你已经定了亲了,以后就不用再挑了,真是省了一件大麻烦。”

那倒是。端木绯同情地给涵星倒了杯茶以示安抚,想想自己的命真是好啊。不但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封炎灭口,还把前债也都还清了,以后又能少一件大麻烦,订了亲真好。

看着这对表姐妹俩,端木珩和李廷攸不由心生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这两个丫头啊,这思路也委实与常人太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下方的大堂突然响起一个义愤填膺的男音:“朝堂上下种种问题,还不都是因为司礼监越权、宦官专政的缘故!”

话落之后,这整栋状元楼内霎时没了声音,满堂寂静,落针可闻。

这茶楼内的学子们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此刻大多数人的念头都是,说这话的人是疯了吧!

前不久,国子监里那些被东厂带走的监生到现在还没被放回来呢。

他们可不想傻得重蹈覆辙。

众人面色各异,有些机灵的学子已经暗暗地交换着眼色,打算赶紧溜了,这万一不小心被牵连得关进东厂,那就惨了。

他们来这里为了请洪大儒指教,是为了以文会友,可不是来跟着疯子犯蠢的!

端木绯也顾不上嗑瓜子了,眸子晶亮地看着下方,心道:唔,有意思的来了。

沉默蔓延着,好一会儿都没有人说话。

着一袭青碧直裰的陶三姑娘捏了捏拳,对自己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兄长。

“说得没错!”她毅然地站起身来,朗声控诉道:“东厂横行霸道,我那兄长是国子监的监生,只是说了一句仗义之言,就被抓紧了东厂,到现在还没被放出来,生死未卜……”

陶三姑娘虽然穿着男装,但是声音一听就是姑娘家,说到激动处,她的声音微颤,眼眶中浮现一层淡淡的薄雾,自然而然地露出了几分女态来。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陶三姑娘。

东厂行事委实跋扈!不少人看着陶三姑娘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几分同情,几分愤慨,但是那几个机灵的人已经默默地开始往外溜了。

短短几息功夫,原本坐得满满当当的茶楼就少了两成的客人,而他们的桌子上,则多了几个铜板作为茶资。

没想到的是,他们才出茶楼,还没松一口气,就看到四五个东厂番子从茶楼旁的巷子里走了出来,朝他们围来。

这些学子心里咯噔一下,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其中一个东厂番子摸着人中的小胡子对着他们笑眯眯地说道:“几位公子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里面这么热闹多坐一会儿不好吗?”

这些学子根本就没有反对的余地,就被那几个东厂番子又“请”了回去。

他们的脸色皆是惨白,心里是悔得肠子都青了,真想掐死自己,干嘛闲着没事要跑来这里呢!

还有,大家明明都心知肚明不能提东厂和岑隐,也不知道是哪个愣头青要害他们,居然莫名其妙地提起这话茬来……哎,不知道一会儿讨饶来不来得及。

这些学子都有些欲哭无泪,慢吞吞地又踏进了状元楼,表情复杂地看向了角落里的陶三姑娘。

茶楼里,所有人都噤声不语,只有陶三姑娘一人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还越来越高昂:

“有道是,唇亡齿寒!在座各位都是读书人,想来也明白这个道理。”

“我兄长和在座各位一样都是士林中人,荣辱与共,如今东厂能够明目张胆地闯进国子监拿下我兄长,以后只会更加肆无忌惮,弄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君臣错位,败坏朝纲!”

“我虽是一介弱女子,却也知大义,知天下,我愿意一死,以上达天听,望圣上罚惩奸佞,奖掖清忠,以正朝纲。”

陶三姑娘的眼眸中布满了血丝,大义凛然,说着,她忽然朝一旁的柱子猛地撞了过去,小脸上布满了决绝之色。

这一切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茶楼里的茶客惊得目瞪口呆,根本反应不过来,哪怕是有人此刻霍地站起身来,也根本就拦不住陶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