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2/4页)

“所以啊,咱们赶紧去给爹砍竹子编香皂盒,等以后咱们的香皂出名了,爹编的盒子也出名了,说不定以后英明的皇上会给爹封个大匠人的名头。”简秋栩开玩笑。

“可是皇上会关心香皂这些小事吗?”简小弟有些疑惑,继续十万个为什么。

“这……民生之事无小事,如果皇上不关心这些,又怎么能让他的子民安居乐业?这样他就不是英明的皇上了。而且,这可不是小事,如果皇上真的给爹封大匠人,就说明皇上重视匠人,那肯定有更多的匠人想要得到这个称号。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创造的东西会更多,大晋不就更加强盛了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晋建国不久,正是缺科学技术的时候,而能够带来科学技术的,最大可能是从匠人那里获得,更应该重视各种匠人。

不过简秋栩也就说说,这个时代被称作匠人的跟她所想的匠人有些区别,地位都不高,基本很难受到重视。

“为什么匠人创造的东西更多,大晋就更加强盛呢?爷爷以前会做大件家具,现在会做苹果鲁班锁,那也没有让大晋变强盛了?”简小弟有些疑惑。

简秋栩看了他一眼,她弟可真是个十万个为什么。“有些东西现在不起作用,不代表以后不起作用。经常玩鲁班锁会让人变聪明,玩的人多了,变聪明的人就多了。变聪明了,以后他们读书不就更厉害?如果这些人都去当官,那大晋不是就多了好多聪明的官员,这就给大晋储备了人才,皇上治理国家就不会缺人了。所以,这是不是让大晋变得更加强盛?”

简小弟点头。

简秋栩见他听得认真,继续说道,“当然,这个见效比较慢,给你举个见效快的。”

简小弟急切地想要知道什么是见效快的,盯着她的眼睛都发着光。

简秋栩没有直接说,而是问了他一个问题,“小弟你知道什么是匠人吗?”

简小弟想了想,“木匠,铁匠,石匠,这些是匠人。”

她弟弟的想法,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的人对于匠人的想法。简秋栩摇了摇头,“是也不是,精于做木工,打铁这些的,我们可以称他为匠人,而大圣人孔子,我们也可以称他为文坛巨匠。所以,只要是精通某一个东西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他们为某一方面的匠人。我说的匠人是所有行当中精通他们所作的事情的人。这些人精通于他们所作的事,更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当然,这些你听听就好,不要说出去。”

毕竟这个时候,匠人的地位比较低的,如果让人知道简秋栩用匠人来形容孔圣人,估计她要被那些读书人喷死。

简小弟点了点头,“那二姐,匠人创造的东西让大晋更快强盛的例子是什么?”

“你喜不喜欢看书?”

“喜欢。”简小弟点头。

“前朝喜欢读书的人也多,但是他们却买不到书,这是为什么?”简秋栩问他。

“那是因为书少。”

“那书为什么会少呢?”

简小弟想了想,“抄书的人少。”

“对,以前的书都是靠抄的。抄出一本新书需要很多时间,所以书又贵又少。但是想要读书的人多,需要好多书,那该怎么办呢?”

“印书?”简小弟不是很肯定的说。

“对,因为对书需求量的增多,匠人们想出了印书的法子,也就是现在印书的法子,雕版印刷。这样一来,只要前期花人力物力把一本书雕出来,那之后印出一本新书就很快。这是不是很快就让很多想要读书人的人买到书?买到书的人多了,识字的人就多了,大晋就有了更多的人才。想出雕版印刷的匠人是不是很快就帮助大晋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是不是很快就能投身大晋的建设,让大晋更加强盛?”大晋之前,书籍几乎都是手抄的,雕版印刷也多用于佛经的印刷。大晋建国后,这项技术开始用于佛经以外书籍的印刷,让更多的人能够买到书,读书的人也更多了。

简小弟使劲点头,有些恍然大悟,“二姐你说的对,没有这些厉害的匠人,我们可能还没有书买,他们真的能很快的让大晋多了好多读书人,这样大晋就能多好多人才了,所以他们应该受到重视的。”

简秋栩学着他点了点头,“所以我说民生之事无小事,皇上如果能多注重匠人,对大晋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匠人人多力量大,如果每一个匠人都能想出一个新点子,那大晋就多了无数的新点子,这其中必有富民强国的点子。”

中国自古重文轻理,也就新中国建国后才开始重理起来。而大晋是古中国的分支,自然也是重文轻理的,匠人自然不会受到重视。

“二姐,只有匠人才能想出好点子吗?其他人想不出好点子吗?”简小弟有些疑惑。

简秋栩摇头,“这倒不是,只要一个人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总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想出别人想不出的点子。”

“那二姐,你想出了做香皂的点子,所以你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人。”简小弟想了想,问道。

“香皂的点子可不是你姐想出来的,是你姐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你姐我最多只能算善于学习。”简秋栩实话实说,可不敢霸占别人的功劳。

“从哪里学到的?”简小弟一脸好奇,“熟石灰和纯碱换身体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吗?”

简秋栩点头,“当然,这些都是你姐从别人那学来的。”

“二姐,那这些你是从哪个人那里学来的?”简小弟脸上越加好奇和急切了。

“你想学?”简秋栩看他那渴望的目光,问道。

“嗯。”简小弟使劲点头。

“从哪里学来的,我跟你说不清。不过你如果想学,我可以教你。但我可告诉你,你要跟我学的东西可不简单,想学就要一直学下去,可不允许半途而废。”简秋栩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自然也不希望简小弟学东西半途而废。面对困难半途而废是会成为习惯的,她希望简小弟成为一个面的困难迎刃而上的人。

“我不会的,二姐,你教我!”简小弟兴奋的眼神发亮。

“行,等我今天回去整理整理,明天就开始教你。”科举她不会,科学她会啊!她弟弟这么聪明,而且好学,肯定能够学的会。

“二姐你真好!”简小弟很是高兴,拿起砍材刀撅着屁股砍着竹子。简秋栩想,如果她弟有尾巴,就跟那翘着屁股挖土的简sir一个模样了。

简秋栩见他们开心,自己心里也很是开心,挑了一根大竹子也砍了起来。突然简小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疑惑了起来。“二姐,为什么都有雕版印刷了,书还是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