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3页)

竹子已浸在水中,就等三个月后了。

族里人非常期待这些竹子能够变成纸,每天都有在那看着竹子。

简秋栩希望三个月后她的法子不要让族人失望。

随着池塘里的竹子颜色由青变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上次奶奶做的腊肉和腊肠都可以吃了,简秋栩拿着他们做了好几回煲仔饭。

用小煲烧出来的米饭,火猛,米饭带点微焦,使得米饭十分香口。米饭快熟的时候搭配上腊肉腊肠,上桌前浇上点用姜葱酱油和腊鸭腿骨头熬出来的卤水汁,再把米饭搅拌均匀,米饭劲道十足,吸收了肉汁的香味,齿间留香,回味无穷,非常受欢迎。

家里的小孩喜欢的不得了,天天念叨着要吃焦焦的饭,她爹也尤其喜欢吃。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她爹终于可以下床走动了,这会正在门口逗弄着简sir。简秋栩怕他被简sir绊倒,不放心地过去看了几眼,发现又长高了一截的简sir很是享受着他爹的抚、摸,翻着肚皮打着滚,帅气俊美的狗模样一去不复返。

简秋栩笑了几声,转回了自己的房间,继续打磨零件。

花了一个多月,玩具的零件简秋栩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差用来铆接齿轮和零件的小铆钉了。

如果是在前世,简秋栩可以直接用螺丝钉铆接零件。不过这个朝代没有螺丝钉,她打算用无肩直榫铆接零件。

“小妹,苹果鲁班锁被学了去了,你再教教我们新的玩具呗。”大堂哥扛着一块小木头走了进来。

无论古今,国人的模仿能力都是强大的。自从知道苹果鲁班锁在学生当中热销,很多木匠都买回去研究,做了出来。不仅如此,他们还研究出了梨子鲁班锁、梅花锁、八角锁……现在爷爷大伯他们做的苹果鲁班锁已经不好卖了,大堂哥对此比较心急。

“行,不过要过两天。”

“过几天都行。”简方榉放下了手中的木块,拿起简秋栩桌上的设计图,“小堂妹,你到底做的什么玩具?都一个多月了,就做了这些齿轮和木片?这些图我怎么看出来有花,这是鸟的翅膀吧?有花又有鸟,啥东西?”简方榉好奇心重,每天都过来看一下,可他这个小堂妹不是在做齿轮就是在做形状有些怪的木环。

“大堂哥,等做好了我第一个给你看。”她做的东西直接说出来,大堂哥也不明白。

“大堂哥,你真没耐心,天天过来看,哪有做得这么快。”简方榆从外面走进来,笑道。

“我这不是好奇嘛。”大堂哥左看右看图片,就是看不出来是什么。

“好奇也急不来啊。小妹,明天小年,奶奶说带我们去买年货,顺便去城隍庙祈福。”

“祈福?好啊!”简秋栩还没去过这个朝代的任何庙宇,正好去见识见识古人过小年的盛况。“大堂哥,你去吗?”

仍旧一头雾水的简方榉摇头,“我就不去了,去了也挤不进去。我明天和爷爷他们在家做几个不倒翁,我就不信了这都能被那些人学了去。”

简方桦拿着那块木头又走了,他打算自己也想几个好看的不倒翁模样,赶着还有几天过年做出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家里人就起来了。爷爷大伯和大堂哥他们没有去,她爹才刚刚可以下地,自然也去不了。

家里的女眷和小孩都去了,简秋栩特地让大堂哥去隔壁村租了两辆大一点的牛车,一行十几人坐着牛车悠悠地往城里的城隍庙而去。

为了锻炼简sir的胆量,简秋栩特地做了狗绳带着它跟着去。小和淼与小和溪还把自己身上的小小背篓搭到了它的背上。

简sir身侧背了两个小小的竹筐,走在牛车左侧,回头率百分百。

面对路上行人的注视,简sir一点都不慌,还走地雄赳赳气昂昂,很是帅气。

“狗狗,好狗狗!这是我们的狗狗!我们的狗狗叫简舍!”家里的几个小孩见路上的人都看着简sir,有些小骄傲地朝那些人喊话,一个个叽叽喳喳的,很是兴奋。

家里人一直叫简sir为简舍,简秋栩也没纠正他们,反正听起来也差不多。

“一个个的,这么激动做什么,小心掉出车外。”大嫂揪住小和淼,把他拉回车里。

“进了城就有好吃的了呗,和森昨天晚上还兴奋了一个晚上,不打他都不睡觉。”说着,二堂嫂打了一下在车里兴奋蹦跶的小和森的屁、股。

小和森是家里比较皮的小孩,嘻嘻笑了几下又继续蹦跶了,跑到简秋栩身边,“小姑姑,待会我要牵狗狗。”

“我也要!”

“我也要!”

……

五个小孩把简秋栩团团围住,争夺着简sir的牵绳子权利。一个个心里觉得简sir这么棒,牵着简sir他们也是好棒的。

简秋栩笑着一个个点了点他们的脑袋,“行,每人都可以牵,咱们就从和淼开始,每人牵一会。”

“哇,小姑姑你真好。”

“姐,我也要牵呢。”等几个小孩兴奋地转头看外面,简小弟立即说道。简sir英气勃勃威风凛凛,牵着他肯定得到很多人的注视,他可是也有小孩子的虚荣感的。

“行,等他们牵完了就给你牵。”

简sir卖萌成功,果然比自己更受家里的小朋友欢迎。

一行人说说笑笑,坐了一个半时辰的牛车,终于快到了。

城隍庙在大兴城的西边,正好在万祝村这边的方向,他们来的算是比较早的了,但还没到城隍庙,就看到排出了庙门一大截的队伍。

“娘,肯定是福名道长在布药了,我们这次又来晚了。”

大伯母看着长长的队伍,心头有些焦急,赶紧下车,让大堂嫂、二堂嫂和大嫂去排队。

“也不知道这次福名道长的药够不够多。”奶奶看着长长的队伍,觉得有些悬,“福名道长每次只派二百粒药,这队伍人数超过了吧。”

“不知道,说不定今年福名道长会多派的。”简母惦着脚尖数了数,“娘,我和大嫂也去排队,你和秋栩带着几个小孩在这等等。”

“去吧去吧,我带他们先进去拜拜。”奶奶年纪大了,队伍这么长,她站不了太久,于是也下了牛车打算带着简秋栩几人从队伍一侧走进城隍庙。

“奶奶,福名道长是谁?布的什么药?”简秋栩探头看了看那队伍,排队的几乎都是妇女。

“福名道长是医术厉害的得道之人,他布的药吃了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消灾解难。只可惜每年就派一两百颗,也不知道你娘她们能不能排得到。”

这么厉害?简秋栩挑了挑眉,延年益寿还说的过去,消灾解难?神药也没这功能吗?这药难道开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