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同人男主(第2/3页)

司棋脸上一红,说:“姑姑一家是跟来了王府,如今尚在二门做门房。”

迎春道:“你打发丫头去传了你表弟过来见我。”

不一会儿,潘又安便到了翠微亭,迎春正午饭后散步在此,才喝了半杯茶。

“小人给王妃娘娘请安!”

潘又安跪在地上,迎春令他起身。

他站了起来,果然品貌风流,一张脸的线条极好,而且眉清目秀,便是身材气质也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奴才。

曹大大笔下男子皆浊物,正面一点的人物也是浊物。比如:有些良心的贾琏在尤二姐死后流些眼泪已是有情人了;柳湘莲在尤三姐自刎后也只是遁入空门;贾宝玉不但有袭人、碧痕之类的丫鬟当床伴,还在林黛玉身故后还娶了薛宝钗生了孩子,最后遁入空门到底是纯粹的为了情,还是因为好吃懒做,现实不如意,后来才把爱情当心灵借口逃避现实?倘若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后贾府仍然富贵,有顶梁柱在他前面遮风挡雨,他仍锦衣玉食,屋中美婢环绕,他仍可斗鸡走狗有的是钱,贾宝玉还会不会出家?

纵观红楼中男子,只有一个潘又安明明发了财,他在世俗中他已经可以生活得好了,却在这时候不负女儿,殉了情。司棋撞死后,他把钱财给了贪财的司母,弄了两口棺材,一口安置了司棋的尸体,然后立马拔刀抹了脖子。

曹大大和高先生把潘安之美貌、深情、才华都给了一个下人,潘又安,这名字也预示了这是女儿赞歌与悲歌的原著中最美好的男子。

迎春微微一笑,说:“司棋,你表弟长得比你还好看。”

司棋羞道:“没有王妃这样笑话人的。”

迎春又问道:“你可读过书?”

潘又安道:“奴才只粗识得几个字。”

迎春道:“趁现在年纪不大,还容易学东西,平日跟着账房先生多学几个字。”

……

司马煊带了皇帝赐的尚方宝剑返回王府,迎春正和丫鬟们给他收拾行礼衣服。带几套常服,、五千两银票和旅行洗漱用品,余下的只能就地在南边买了。他是出公差,当驿站是会招待的,但是有时还是急需银两的。

司马煊看着迎春和管屋里事的绣橘把东西装进了四个包里,一个旅行背包,两个旅行大提包,还有一个随身荷包。

司马煊让绣橘出屋去,才说:“念萱,你这么想跟我去……”

“我在家也行,你放心吧。”

司马煊说:“我跟皇兄提了,皇兄先是不同意的,我保证你不会耽误行程,他才勉强同意了。”

迎春道:“这样皇上会对我们有意见的,我还是不去了吧。”

司马煊说:“这到底不是带兵出征,带着妻子也没有犯朝廷忌讳。”

迎春转开头,心头暗笑,她见这家伙记忆分段后也保持着男人的死要面子。

“玉郎,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任性了,不能让你为难。”

司马煊眯了眯眼睛,说:“说什么废话,快收拾东西!”

迎春便找来李嬷嬷,去翻来司马煊十六七岁时穿过的旧衣裳,那时他不像现在这样高大,他那时的旧衣只要改一改的长短和袖子还能给迎春穿。

四个丫鬟一起动手,做到半夜,也整出了四套日常穿的男装。

……

李朔原是一个现代的特种兵连长,已经穿越了七年。他刚穿来时不过是辽东军强征的一个十四岁的被哥哥犯事连累而流放辽东的少年兵。

因为勇武过人、练兵有方和多年功劳得了辽东节度使的器重,至四年前一战,又授安远将军,成为辽东军的第二把手。

至前年夏天,辽东节度使病重致仕,李朔就成了代节度使。他因恐胡人秋高马肥,穷积累两年之力,只怕南犯边疆,积极整顿马兵,积累战争物资,驻扎在关口要道。

果然,一到深秋,胡酋二王子率领一万五千精骑南犯,李朔命先锋军两千人初交手后佯作恐惧败逃,引胡人大军到了他用土炸药制的地雷的雷区,炸得人仰马翻。

地雷全都引爆后,李朔遂将四千精骑兵分两路夹击残军,骑兵使出了李朔改良的两千支神机铳,把胡人精骑杀得全军覆没,俘虏包括胡酋王子以下四百多人。

那时正值上皇病重,初初禅位给新皇。新皇手底下人心不稳,特别是几位王爷仍不服气,就想等着上皇康复再图皇位。

李朔的大胜捷报传到京都,正赶上了时候,像是给新皇贺喜一样,便有朝臣百姓觉得新皇确实是天命所归,皆都山呼万岁。

新皇不能亲临辽东,便借机调了毓亲王和王子腾奉旨巡边。借此机会,刚好把拱卫京都的京营大权交到自己亲信手中,如此,各大有异心的兄弟也反不了天去了。

毓亲王和王子腾在辽东核实了战果,毓亲王让李朔和主要功臣带着硝制的胡人首级和四百多的战俘返回京都去献俘,而王子腾还在北地巡边。

这一进京,新皇大是嘉奖礼遇李朔,因为这是本朝近三十年来的第一大战功,李朔被新皇封为定北侯,这是惜爵的朝廷三十年来封的最大的爵位了。

李朔知道在古代当武将,最忌讳把持兵权不放。因此,他一方面推功于前任节度使的治理积累,另一方面自呈是江都人,因兄长犯事连累全家男丁发配边疆,而母亲、嫂子、侄女充入贱籍。他表明只想返回家乡找到母亲进孝,新皇恩典免了她们的贱籍,允他先还乡寻找亲人及祭祖,只是嘱托入冬前回京,朝廷再做安排。

却说李朔在辽东时见到王子腾时,听说他的名号,虽当是巧合,但是进京后仍然暗中调查打听,才知这个世界真的不只有王子腾,还有荣国府和宁国府,均是姓贾。

他穿越七年,始知自己穿进了红楼世界。

李朔在穿越前十年呆在军营,根本没有什么时间谈恋爱,还是读书时看过原著红楼梦,生出一些少年的美好幻想,是一个忠实的黛粉。每每想着世外仙姝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那是如何模样。她才华绝世,乃是性情中人,对待男子绝无功利之心,只求知心,他认为现代是极少有这样的女人的。

《诗经》开篇写点明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他也快要二十二岁了,能取妻了。李朔觉得自己绝对比贾宝玉有担当,能够照顾好林黛玉,不会只会在内帷窝里横,连病一下,别人都要怪罪于黛玉。

原来他还以为是正经的古代世界,他还在连母猴子都没有的边关呆了七年,打了七年的仗。这痴性一起,越发觉得要娶林黛玉,穿一场红楼不娶林黛玉都对不起他这么辛苦的适应古代生活。林黛玉在俗世中只是孤女,他是武将,娶了孤女反而能让皇帝安心,更加信任,正是两面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