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本位主义的德语专家(第2/2页)

冯啸辰想了想,问道:“这位闫老师,是搞哪方面研究的。”

夏玉林道:“倒是巧了,他就是搞轴承的,在轴承领域还算小有名气。你看,前两天他还在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呢。”

说着,他从自己桌上翻出了一本杂志,翻开一页,递到冯啸辰的手上,还专门用手指着作者的名字,说道:“这就是闫百通的名字。”

“滑动轴承油膜动态系数的近似测定方法……”冯啸辰接过杂志,看了看标题,念道。

“冯同志还懂英语?”夏玉林吃了一惊,旋即又掩饰地笑道:“你看我真是糊涂了,你是冶金局的翻译嘛,怎么会不懂英语呢。不过,也的确是够让人佩服的,你的年龄估计不到25岁吧,又懂德语,还懂英语,了不起,了不起。”

冯啸辰没有去纠正夏玉林对他年龄的猜测,他把闫百通的那篇文章快速地翻看了一下,心里大致有数了。闫百通这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利用较为简单的实验设备,对轴承油膜的八个动态系统进行测定,其中列出了一大堆矩阵方程,颇显出作者的一些数学功力。

冯啸辰知道,这篇文章中说的“简单设备”,其实应当叫作“简陋设备”,这是科学家们在缺乏先进实验设备的情况下所想出来的权宜之计。英国这家杂志所以能够发表这篇文章,或许是看中了其中的数学推导中所包含的精彩思想,这种测试方法的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拥有良好设备的研究者根本就不需要采用如此麻烦而且粗糙的手段。

“闫老师平时主要是在干什么?”冯啸辰看完全文,合上杂志,对夏玉林问道。

在冯啸辰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把这个闫百通撬到桐川去了,精通德语,而且还是一个轴承专家,这种人正是他所需要的,他岂能白白放过。至于说乔子远都没能把闫百通借走,那是因为乔子远开不出更高的条件,不能打动闫百通。冯啸辰相信,所谓本位主义、去冶金厅工作没有价值,不过是因为条件不够而已。

俗话说得好,没有什么是一顿撸串搞不掂的,如果有,那就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