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3章 十年(第3/4页)

之后再次倒满了酒杯,从何军开始,依次都敬了一杯。

李和心疼他喝的急了,笑着道,“慢点喝。”

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吴市长就被司机先接走了。

这场酒局到了这里也差不多了。

李和跟张院长争了半天要谁买单,最后却让边梅抢了空子,把单给买了。

何军要跟李和私聊,李和欣然同意。

两个人找了跟小包厢,一人上了一杯茶。

何军道,“这么说,你真的不做老师了?”

“不做了。现在是全民向钱看,我得紧跟潮流啊,不然就是为时代所淘汰。”李和总能自圆其说。

“你这个人能力强,眼界宽,做什么都能成。我信你能成,你要是想在县里做什么生意,跟我招呼一声就成。”

李和摇摇头,“我们县里除了砂石,跑船运煤,还能做什么呢。”

他不禁升起一股悲哀,他有钱却为家乡做不了什么贡献。不是他不做,而是没法做。

光是交通这一项,就能卡死他,产品运不出去,能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不光是交通这一项,哪怕后面有了举国之力修建的万亿规模的基建项目,经济照样很难大起步,还不是照样依靠劳动力输出,成为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县。

他想着他能做的只是在县里的教育上多投入点,起码要从劳动力输出变成智力输出。他始终坚信教育才能改变农村的未来。

何军尴尬地笑道,“哪里有你说的那么悲观。”

他其实是心里也是不舒服的,他出去考察过的,沿海一地,人人争着当老板,纺织厂、抽纱厂、鞋厂,机械厂这些乡镇企业到处都是,可是纵观本地,除了一些窑厂、砂石厂,船运,简直是毫无起色,一潭死水!

“不说这些,慢慢来吧。”

何军终于想起来了正题,“你说我这位置了,你给说个方向。”

按说他这些年好歹有了些从政的心得体会,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可是他对李和的信赖已经形成了本能,总要不自觉的去问问,心里才能踏实。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路线决定成败。”李和的心结去了之后,又忍不住开始卖弄了起来。

何军早就了解他的本性了,现在不着急了,只是笑着问,“你总是说些照本宣科的东西,说点实际的。”

李和摇摇头,“不是照本宣科,这是当前社会问题的基本内涵,这是一条红线,谁都踩不动,动摇不得。经济建设的前提是什么?”

“社会稳定。”

“那怎么样才能稳定?”

“发展民生啊。”何军感觉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概括地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大是大非问题。”

何军不以为意的道,“这都知道嘛。”

李和喝了一杯茶,白了他一眼,“能记到心里才算知道。”

何军开玩笑的问,“那你老有什么交代?”

“谁败坏治安,谁危害社会稳定,就去反对他。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鲜明,理直气壮地说,光明正大的做,坚决不要做老好人,好好先生。”

“这可不是你以前教我的明哲保身?”

李和笑着道,“君子适时而动嘛。”

他从饭店出来,李隆在饭店门口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见他出来才高兴了。

回去的时候,两个人在百货大楼里买了一大堆的年货,李隆不愿意都是李和给钱,因此提议道,“咱俩一人一半吧。”

再说今天请客吃饭拉人情他哥哥已经替他花了不少钱了,这些都是为了他才花钱的,他心里明白着呢。

李和坐在车座上的边角上,让他开拖拉机,搂着他肩膀道,“想什么呢,记住了,你哥这辈子最差的就是不差钱。”

“恩。”李隆专心致志的开自己的拖拉机,他哥喝完酒也吹牛呢,还是不揭破的好。

冷空气来的更加猛烈了,先是冰雹,后面小雨,没两天下起了雪。

有何芳在,李和果真清闲了,今年全村的对联都让何芳给包了。那一手行草出来,他都吓了一跳,相处近十年,他都不知道何芳的书法这么好!

这写的水平明显不知道比他要高到哪里去了!

想着他天天都在她眼皮子底下练毛笔字,偶尔还装模作样,他只能想到了一个词:关公面前耍大刀!

他又被侮辱了!

他又被打脸了!

何芳笑着道,“我三岁就跟着我爸写毛笔字了,这你嫉妒不来。哪怕中间断断续续地停了,可这两年工作,我又没少写。”

她突然很乐意见李和吃瘪。

李和想不明白,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他。

李志来找李和参谋,说他大儿子准备考师范。李和真心觉得这孩子很懂事。

师范学校对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总有独特的魅力,往往有许多人报考,主要是因为吃饭不要钱,考上师范算是提前迈入共产主义了。

“你家这孩子真懂事了,成绩那么好,考师范可惜了,你跟他说,钱不用担心。想考什么就考什么。”跟这孩子一对比,李老二都不免有点惭愧。

人家的十八岁就能体谅父母,他的十八岁就想着逃避。

李志道,“做老师挺不错的吧。”

孩子将来有个饭碗端就是不错了,他可不敢有高要求。

“可是当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真心喜欢的。哥,咱不能屈了孩子。你要是钱不够,我再借你点。”

李志慌忙摆摆手,“够了,够了,我再问问他。”

今年的年夜饭,李福成老俩口破天荒的愿意跟着大儿子一起过了,大概是为了在大孙媳妇面前营造和谐家庭的氛围。

虽然是多了两个人,可是毕竟还是少了两个人,老四和老五没有回来过年,王玉兰还是照样在桌子上摆了两副碗筷,对着空碗差点没哭起来。

李和说,“年后我带你过去看她们行不行?”

“家里这么多牲口,俺走了谁来管,你说的轻巧。”王玉兰心口上有点埋怨儿子了。

“等放假我送她们回来。”

春节过后,征求何芳意见后,带着她在姥姥、舅舅那边走了一圈。对于姥姥那茅草屋子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是真的心疼了。也不管他舅舅们的脸面不脸面了,他跟老表喜子说,“我出钱,你帮衬着修一下吧。”

“哥,都怪我们没本事呢。”

要是不知道他这老表实在性子的,李和听了这话非得火冒三丈不可,以为是故意的气话。可是他知道这是他老表的实在话,因此就问道,“你觉得开拖拉机跑运输怎么样?”

喜子咧嘴笑道,“那当然好了,可以拉砂石,拉砖,什么都能。”

“我借钱给你跑运输吧。”李和只能想了这么个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