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火爆的评书,成名的王老师

广播道,一间两室一厅、面积大概有500方呎的高级公寓里。

早上七点钟,王钢便在闹钟的提醒下爬了起来,洗漱吃饭完毕后,便走路到了不远处的香江商业电台总部大楼,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虽然《鬼吹灯》的评书,是在晚上10点左右播出的,但这并不代表王钢必须要在晚上现场讲评书。

现在的科技手段已经很先进了,王钢只用提前把40分钟左右的评书稿子给录好,放在晚上播放就可以,根本用不着人守在那儿。

通常王钢是一天录制2-3回的评书内容,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天晚上都能播出。

可是并不代表王钢一天就只用上两三个小时的班。

事实上王钢一天工作的时间,都要超过12个小时。

原因无它,讲评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拿着稿子念就行了,那只是最低等的评书人。

最好的评书人,不但自己要把书的内容吃透,还得自己亲自写评书稿子。

在讲评书的时候,甚至大部分时间都不会拿稿子,直接按照脑海中勾勒出来的故事情节走。

而且即便是在空无一人的演播录制间,他们都会声情并茂,用最充沛的感情,把故事给讲出来。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称得上在评书这个行当登堂入室。

王钢便已经是这样的顶级评书人。

所以他每天都会去办公室,认真的观看殷俊的文本,自己再根据想象和艺术的需要,做出扩展和修改。

殷俊的《鬼吹灯》剧本,其实并没有多长,大约就是二三十万字的样子,但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王钢把它给扩展出来,起码都是上百万字的篇幅。

这可不是王钢自己在乱改剧本,而是殷俊提前就跟他说了,让他可以在自己的剧本上面自由的发挥,越详细越好,讲述评书的回数,两三百回都没有问题。

为了写好评书的稿子,王钢买了一大堆相关的易学、风水、神怪、八卦……等等方面的书籍,每天都在看。

看完、写好了稿子,王钢基本上每天晚饭过后便开始录制评书。

40分钟的评书内容,可不是一次便能录制好的,通常一回都得花费一个多小时。

中途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王钢自己会停下来,外面导播室的导演也会提醒王钢纠正。

所以仔细的算一算,这么一天下来,没有10、12个小时,真的没办法完成工作。

这样的工作,比起王钢在广播电台的时候,还要辛苦。

可是王钢比起在那里时,更加的有干劲儿。

原因很简单。

王钢有着最充足的动力。

麒麟文化答应的10000港币的薪水,在春节前王钢停留香江的时间里,王钢便晓得了这是多么高的一笔工资。——基本上要普通公司的中层干部,才能有的高工资待遇。

有了这笔钱,在香江的日子就能过得很好,吃香的喝辣的完全都不用担心。

更别说租房子也是麒麟文化出钱,另外每天还有餐食补助,还有服装补助等等,加起来零零散散又有2000块钱。

办理了入职手续过后,第二天财务就把这12000块港币给了王钢。

这就让王钢大为惊讶,说我都没有开始工作,怎么就领钱了?

财务告诉王钢,这是临近春节了,老板特意叮嘱加发一个月的薪水红包给他,让他带回家过年。

殷俊如此的宽厚,使得王钢心里很有点感动。

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努力讲评书,把这个活儿完成得漂亮,这才对得起人家俊少的厚爱。

春节过后,大年初三王钢便坐飞机来到了香江,住进了自己先前选好的公寓里,并且第一时间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其实他过年在老家的时候,也已经在钻研殷俊给的《鬼吹灯》稿子,读了一遍又一遍。

由于王钢准备得非常充分,再加上他本来就功力过人,3月初,第一回的评书播出之后,便迅速的引发了香江人的《鬼吹灯》追捧热潮。

短短的三天时间,收听观众便超过了20万人,创造了深夜12点档期的记录。

香江商业电台赶紧的给王钢调到了最黄金档的10点档,于是收听人数马上破了30万!

到了现在的4月份,《鬼吹灯》的收听人数已经过了50万,正向着60万的关卡迈进!

香江才多少人?

不过600多万而已。

除去老人、女人、孩子等等,最多也就是200万人是电台的潜在观众群体。

结果王钢直接就把25%的基数给挖出来了,这怎么不让香江商业电台欣喜若狂?

人不是他们的,故事也不是他们的,但这种白白得来的故事和评书人,给香江商业电台带来了多少的观众?带来了多少的广告效应?带来了多少的广告费?

现在香江说起了评书,谁不会提起《鬼吹灯》,谁不会提起王钢老师?

他俨然就是香江评书第一人了!

要不是王钢是麒麟文化的人,而且听说还是麒麟文化从内地借的,他们早就挖角了。

香江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有了这样的成绩,香江商业电台不但给了王钢10000的奖金,而且告诉他,只要成绩保持下去,每个月都有。

在香江商业电台内部,王钢也已经成了超一流的明星,从一开始的靠麒麟文化过来的小高帮忙打理,到现在专门有人负责为他打理一切事务,连导演、助理、演播室都是最优先的。

每天的餐饮更是专门的从餐厅定最好的,全是合符王钢口味的。

要不是王钢就住在附近,每天都会有专车来接送他上下班。

这可是王钢在内地的广播电台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在那里,王钢就算是要泡杯茶,也得自己去打开水。

看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之后,就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王钢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香江。

因为在香江,虽然大家的起点并不一样,但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为之奋斗,那么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只要你成功了,那么什么都会有,美好的生活便是等着你的。

不像是在内地的时候,干多干少基本上差不多,干好干坏也差不多,即便是有荣誉在手,实际上自己的生活,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和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没多大差别。

这就很是打击勤劳人的积极性。

你看看这边,虽然香江商业电台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自己的一切都是俊少安排的,可只要自己给他们带来了利益,他们就会给出重金的奖励。

但他们还是比不上俊少。

在《鬼吹灯》评书收听观众人数突破了50万之后,还在美国的俊少便打电话回来吩咐,让公司的人给自己涨了薪水到30000一个月!

王钢来到香江都两个月了,他早已对香江的基本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