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躁动和不安(第2/2页)

合作,一定是双赢的。

“派人去和廖昌学谈谈?”BYD的高层开始动摇,“都是夏国的企业,都要面对东洋和南韩的竞争,我们已经站在一条战线上。”

“这是技术转让性合作,技术转让后,我们将获得生产L1电池的所有技术,一举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企业,我们将节约大量的科研经费和时间。获取L1电池生产技术后,我们可以将重点和精力放在下一代电池的研究上。”

“我们BYD的汽车将和特斯拉的续航一样!”

宁德时代:“立刻和盘古科技联系,和廖昌学联系,看看他们有什么条件!”

“技术转让啊!看清楚是技术转让!不是艰简单的授权生产。获得技术以后,抢夺三星、LG和SKI的市场不再是幻想了!”

“我想,南韩的企业开始紧张了。”

有些品牌大家以为它已经消失了,亏本破产,其实它依旧活得好好的,还活成了行业的顶端。

在复杂多变的商场和消费者需求上,这些公司都不断在调整着自己的应对策略以求让自己努力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

松下是这样,三星和LG也是这样。

或许我们可以不购买三星和LG的手机,但是我们无法不关注三星和LG的集成电路和电池。

这两家电池行业活得很滋润的企业在中高端电池市场基本是垄断。

正当两家企业把酒言欢共庆美好时光时,他们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行业突然不好做了,发现原本是处于技术领先的自己,居然变成了技术落后。

前面的松下什么的就不说了,有技术差距大但是不大,但是盘古科技怎么也掺和进来,而且一不留神就做到了行业第一,还通过了特斯拉的检验。

三星SDI总部,所有高层停止了休假,集中起来研讨对策。

“羊城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各种消息满天飞!”

“L1电池的性能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SDI部门负责人金松斋抛出一个个问题,在下面满头大汗的是夏国事业部的负责人们。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电池的确通过了特斯拉的验收,特斯拉已经把部分电池托运回米国了。听说电池组不会马上上车,而是要进行一些列的深度研究确认盘古科技的技术来源。”

“真的是这么厉害啊。”金松斋很是郁闷的说道:“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为什么过去一点消息都没有。”

“是盘古科技的下属部门,一个半月前刚刚接受了松下的电池工厂,短时间就生产了超越松下的电池。”

金松斋只是觉得自己的心里堵得慌!

三星SDI部门也是经过不断的进步、探索、科研和尝试,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凭什么盘古科技才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不到两个月就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最让金松斋感到喘不过气的是,盘古科技自己用这个技术赚钱就算了,居然还要弄个什么技术转让合作,欢迎夏国的所有企业都合作。

要是这件事真的成功,多的不说,有两到三家掌握L1电池的技术,在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哪儿还有三星什么市场?

L1电池的技术可不仅仅用于新能源汽车,改良后也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等,这些都是三星SDI主要盈利的地方。

“会不会是夏国放出的烟雾弹。”SDI的一位高层说道,“毕竟前段时间以后不少夏国企业希望和我们合作,引进我们的电池技术,都被我们拒绝。这一次夏国大部分的电池企业都为盘古科技唱赞歌,是在借着这个机会向我们施压吧。”

高层还是比较自恋,不过这也是南韩人的本性。

金松斋反问道:“你说是夏国的企业借着这个机会向我们施压,那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夏国的企业再次和我们联系呢?”

“额……这个……好确实没有。”一秒钟打脸。

金松斋气不打一处来,说道:“肯定不会有企业再找你了,因为这些企业都跑到盘古科技那里去了!”

“我需要一枚盘古科技的L1锂电池!我不相信外面的数据,也怀疑特斯拉的测试,我需要你们用三星自己的设备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

金松斋发怒了:“如果测试后得出对方的电池性能的确和公布的一样强,那么我们大家就等着总部的处罚吧!”

SDI的员工这几年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和松下同享高端市场,每年都是巨额利润,这些都是垄断带来的财富。

现在垄断被盘古科技打破了,这个部门的人都还有些发懵,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看着一个个发愣的员工,金松斋再次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工作啊!”

有一名高层忍不住问道:“金社长,请问我们怎么才能够拿到L1电池,我们和盘古科技没有任何合作协议啊,和夏国的电池厂商关系也不好,特斯拉也不会将电池给我们吧。”

金松斋狠狠拍了拍桌子说道:“这种事你需要问我吗?要不要我把社长的位子给你坐!”

见金松斋发怒了,高层们吓得夹着尾巴赶紧离家会议室。

羊城,盘古科技L1电池工厂,廖昌学的电话已经被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