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4页)

正月初十,葛建斌工地正式开工了。

张秀兰拉着赵富贵谈了今年公司的一个走势。

赵富贵主要是开发市场,而她则是趋向于管理和培训。

两人谈好后,张秀兰买了火车票去羊城。

经过去年一年合作,她现在已经完全有资格和赵富贵压价了。

去年虽然有返点,但她的量越来越大,自然要多争取一些优势。

价压下来了,就能多给代理们丰厚奖励。

常和平去年尝到了甜头,对于张秀兰压价还是认可的。

双方合作共赢,互相扶持才能把生意做大。

主要是张秀兰太会说了,把她的畅想和计划描绘了一遍,常和平被说服了。

只要数量多,薄利多销也能挣个盆满钵盈。

谈好价格,两人又重新签了合同。

张秀兰进了3w块的货,挑了一些适合张家爸妈和张家姐姐的衣服,寄往京都。

*

时间转眼就过了大半年,十月份到了,马上又要过年了,张秀兰准备启程去京都了。

今年公司业绩非常好,赵富贵和徐惠萍两人非常给力,一线二线城市接连被开发。

店面也开了好几十家。

她作为管理者和培训讲师,也忙的不得了,十几个城市都跑遍了。

总的来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张秀兰手底下带了十几个人,亲自教她们,要把她们培训成专业讲师。

张秀兰是比较注重家庭的,她不想让自己那么累,把人带出来,手上的活儿就能轻松些。

到时候她只要坐镇京都就行。

而葛建斌也和她差不多,忙的飞起,两人聚少离多的。

县城的房子修好后,葛建斌先后又去别的地方盯实体店的装修等等,一来二去,两人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幸好有电话,两人每天都会通电话表达一下思念之情。

葛建斌大半年下来,完成了好几十家店面的装修设计,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般,有了老道的经验。

他也从十几个人的团队发展成了两百多人,有了专业的装修团队和建筑团队。

因着出色的表现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他还和省城政府搭上了关系,承包了修建公立学校的活儿。

如今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教育成了重中之重,全国各地的学校拔地而起。

处处是商机。

*

张秀兰到京都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她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块地皮,准备用来建立两人的爱巢。

葛建斌听到婆娘在电话里叨叨地皮的事情,整个人也跟打了鸡血似的,当晚挂了电话就开始设计两人的房子。

他这边的事情也快结束了,手下招了几个专业人才,他抽身去京都是完全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