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返乡(第2/2页)

元曜好奇地打开卷轴画,不由得吃了一惊。画上是一座山野中的庄院,布局陈设都不是大唐的风格,庄院中有几名艳丽的扶桑女子,或者对镜梳妆,或者翩跹起舞。

元曜认得这座庄院,正是当归山庄。元曜也认得画中的扶桑女子,正是他第一次去当归山庄时,在宴会中看见的女子们。

元曜的目光下移,画图的落款处赫然写着:大川直人。

原来,当归山庄是余润芝的一幅画。那么,他夜宿在当归山庄中,其实是夜宿在荒郊野外,怪不得会感染风寒。不过,余润芝昨晚已经走了,这幅画和包袱是谁送来的?

仿佛回答元曜一般,白姬的声音从元曜身后传来,“应该是宝明师傅送来的。”

元曜回头。

白姬穿戴整齐,笑吟吟地站在走廊边。

“宝明师傅?那位去年已经死去的,每晚替余兄提灯照画的僧人?”

“是。”白姬点头。

元曜问道:“宝明师傅送画和包袱来干什么?包袱里是什么?”

“大概是受余先生的嘱托送来的吧。包袱里是余先生给缥缈阁的报酬。”白姬笑道。

白姬走到柜台边,打开包袱,一大堆金条闪花了元曜的眼睛。

这些金条,让元曜想起了余润芝第一次来缥缈阁买纸笔时,给他的那一根。

白姬笑道:“啊哈,真漂亮,我最喜欢金色了。轩之,数一数,是不是二百七十五根。数完之后,放入仓库。”

元曜惊呼道:“一个纸灯笼一根金条?你也太黑心了!”

白姬道:“轩之真市侩。归乡的愿望是圣洁的,高尚的,你怎么能用金条来衡量?”

“你这乘人之危,拿纸灯笼来诈钱的奸商,怎么好意思说别人市侩?!”当然,这句话只在小书生心里咆哮。

“白姬,你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早?”元曜有些奇怪,平常不到日上三竿,白姬是不会起床的。

白姬道:“今天,我得去大明宫见太后,为余先生保留《五百罗汉图》。虽然,他没有这么要求,但我觉得这幅壁画很好,留着也不错。”

离奴煮了鱼肉粥作早餐,白姬心情愉快地喝完,飘往大明宫去了。

吃完早饭,元曜坐在柜台后面数金条,离奴总是来打断他,害他重数了几次。终于数算完毕,没有错误之后,元曜将金条收进了一个木箱子,准备放入仓库。

元曜正在收放金条,韦彦进来了。

韦彦看见元曜在收金条,一展折扇,笑了:“哎呀,轩之竟攒了这么多金条?”

元曜笑道:“小生只是在清帐。这是白姬的,她刚卖了一批灯笼。”

韦彦笑了,走到柜台边,“卖什么灯笼能赚这么多金条,改日我也卖灯笼去。咦,这金条……这金条……”

韦彦的神色突然变得十分古怪。

元曜奇道:“丹阳,这金条怎么了?”

韦彦拿起一根金条,仔细地看了看,神色更古怪了,“这……这是太后赠送给扶桑王的礼物之一!你看,每一根金条的右下角,都烙着一朵牡丹的印记。牡丹,象徵着太后,象徵着大唐。当时,还是我清点的这批金条。这些金条应该已经和遣唐使船一起沉入海底了,怎么会出现在缥缈阁?”

元曜冷汗,道:“这……这小生也不太清楚,你得问白姬……”

韦彦坐着等白姬回来,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元曜几番欲言又止。他本想告诉韦彦金条的来历,但他知道自己拙于言辞,怕说错话,还是什么也没说。

中午时分,白姬回来了。

白姬看见韦彦,笑了:“韦公子又来了,今天还是找轩之聊天?”

韦彦笑道:“白姬,最近的纸灯笼可真好卖,竟然能赚到沉船里的金条。这金条可是太后赠给扶桑王的礼物,你胆子也太大了吧?”

白姬哈哈笑了两声,道:“原来,被韦公子看见了。说起来,韦公子也剪了三十个纸灯笼,也有一份。轩之,给韦公子三十根金条。”

韦彦道:“我可不敢要这金条。被裴先看见了,再去太后耳边乱说几句,我连小命都会没了。”

白姬笑了,“那,你要什么?”

韦彦一展折扇,笑了:“我要三十个木偶,用来诅咒裴先。还有,以后我来找轩之,不许再收我的银子。”

白姬笑道:“前一个条件好说,后一个条件不行。”

韦彦起身,“我这就进宫去告诉太后,西市中有不法之人盗取扶桑王的金条。不知道,会不会诛灭九族?”

元曜苦着脸道:“丹阳,请一定要说清楚,这都是白姬干的,和小生以及离奴老弟无关。”

“回来。”白姬对韦彦道:“除了清明和中元这两个日子前后,你来找轩之,我就不收你的银子了。”

韦彦不解,问道:“为什么要除开清明和中元这两个日子前后?”

元曜替白姬回答:“因为清明和中元前后,缥缈阁里比较忙。”

韦彦一展折扇,笑了:“也行。”

白姬给韦彦做了三十个诅咒用的木偶,封住了他的嘴。

韦彦用木偶诅咒裴先,仍旧没有什么效果。不过,裴先在慈恩寺镇鬼失败,韦彦趁机参了他一本,说他被狐妖所诱,懈怠失职,乃是不敬武后。武后那天正好心情差,一怒之下,罚了裴先三个月的俸禄。韦彦很高兴。不过,韦彦下朝回家的路上,被裴先拦住揍了一顿。两人的怨恨更深了。

慈恩寺里的《五百罗汉图》因为是妖鬼所画,本来准备连同墙壁一起销毁。但是,武后却又改变了主意,说是连妖鬼都执念于完成佛画,更说明了佛法深远,为六道众生所敬仰。于是,《五百罗汉图》被留下来了。从此,慈恩寺里也没有再发生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