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吱吱吱吱吱吱。(第2/3页)

霍采瑾似乎有些担忧李锦余的精神状态,总是找借口不经意地在他身边转来转去,说些杂七杂八的话题。

李锦余自己倒是觉得还好——一方面他并没有完全代入景昌帝的角色,很难对景昌帝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件事实际上对当前情况并没有什么影响。

太后知晓这件事、景昌帝知晓这件事,这么多年还不是就这么过来了?

李锦余坐在龙辇里,隔着窗户看着外面的景色。

冬日已经接近尾声,早春的气息逐渐逼近。

从京城到天泣山,官道两侧种满了荻朝的国花——荻花。

荻花本来只是路边的杂草,但这样整整齐齐种出来,竟然还算有几分别样的景致。

李锦余穿越过来之后一直呆在宫里,到提出新税、偷偷跑出宫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春,荻花都开败了。这次才头一次欣赏到漫山遍野荻花开放的模样。

“哐啷!”

正欣赏得入神,冷不防一道影子出现在车窗前,抬手将龙辇的窗户关上。

李锦余一愣,耳中已经听到霍采瑾凝重的声音:“陛下小心,有刺客!”

“镪!”

随后外面便传来一阵叮叮当当金铁敲击的拼斗声。

李锦余回过神来,心头顿时泛起了疑惑——有人刺杀他?是谁?

刺杀皇帝是一等一的谋逆大罪,没有足够的动机,一般人是绝不会去干的!

倘若现在他死了,谁又能拿到皇位?

李锦余脑海中闪过了第一个念头:难道是霍采瑜?

然而旋即他下意识便否决了这个可能。

霍采瑜想要篡位有千万种方式,逼宫让他写下禅位诏书不是更好?在回京的路上搞刺客刺杀……

李锦余潜意识里便不相信霍采瑜打算要他的命。

距离霍采瑜表白还没过去多久,总不至于这么快就因爱生恨想要杀了他吧?

除了霍采瑜之外还能有谁呢……

李锦余忍不住有些担忧外面的情况。

皇帝来永世皇陵拜祭会带着禁军护卫,但禁军包围的范围在很远之外,若是一般刺客不可能走到龙辇这里来。

既然到了这里,要么是大军攻打、要么便是武艺高强的单独刺客。

李锦余记得原着里说过,霍采瑾的用兵排阵谋略极为厉害,但本人的功夫只能算勉强入门。

他开始有些担心霍采瑾的安危。

若是霍采瑾在这里受伤或者死了,想也知道霍采瑜会有多难过。

想到这里,李锦余忍不住悄悄把窗户推开了一个缝隙。

若是霍采瑾有危险,他还能用灵力救上一救。

透过缝隙,霍采瑾手持长刀,一刀将一个黑衣人的脑袋劈下来的画面瞬间映入李锦余眼帘,将他吓了一跳。

——呜,霍家姐姐这么凶残的吗?

难怪西南土司叛乱这么快就被霍采瑾扫荡干净!

李锦余拍了拍胸口,努力让自己从刚才那个血刺呼啦的画面中挣脱出来。

这么一愣神,霍采瑾已经又一刀解决了最后一个黑衣刺客,走到龙辇旁边,沙哑着声音道:“陛下,刺客已全部授首。”

李锦余回过神:“嗯,辛苦霍将军……霍将军无事吧?”

“臣无事,只是还请陛下尽快回京。”霍采瑾翻身上马,嘶哑的声音微微有些焦灼,“京城恐怕有变。”

……

有人刺杀皇帝,自然是有备而来。

李锦余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霍采瑾的提议,龙辇快马加鞭向着京城奔赴。

等到了京城,李锦余隔着车窗向外看,惊讶地发现京城竟然看起来十分安稳、百姓都在为了荻花节在大街上走动欢庆,看起来没有任何叛乱的迹象。

难道路上的刺杀只是偶发事件?

霍采瑾显然不这么认为,环视一圈京城正门那些仪态陌生的禁军,声音更加谨慎:“陛下,千万小心。”

李锦余一向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乖乖缩在龙辇里不出来,任由霍采瑾带着他回宫。

本来皇帝应该坐在敞篷的龙辇车中在人群最密集的街道上转一圈,以示天子与民同乐之意;然而这次情况诡谲,李锦余没有逞强,直到龙辇将他送到寝宫外才下车。

一下车,李锦余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

皇帝寝宫之外一直都有侍卫,而且最初被霍采瑜整顿之后,全都换上了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的人。

那些侍卫在寝宫外面轮值了一年,李锦余看过去已经都眼熟了很多。

如今寝宫外面全都是陌生面孔。

作为一只仓鼠精,李锦余对陌生人的情绪十分敏感,立刻就察觉到这些陌生的侍卫看似笔直地站在那里,实际上目光都悄悄地放在他的身上。

刚才还护在车辇外面的鬼面将军霍采瑾已经不见了人影。

李锦余皱了皱眉,没有轻举妄动,走进了寝宫。

寝宫里长康正脸色苍白地站在龙椅一旁,看到李锦余回来,眼前一亮,像是找到了主心骨:“陛下回来了!”

李锦余坐下来,皱着眉:“发生什么了?”

皇宫之外一片百姓欢庆、皇宫里却一片肃杀。

“奴婢也不清楚。”长康脸色还有些惊惧,勉强压了压心神,“陛下刚走不久,奴婢想去通知司礼监,要他们提前备好陛下回来的礼程……没想到还未出宫门,就被拦下了。奴婢仔细一看,陛下寝宫外面的侍卫全都换成了不认识的人!”

长康是李锦余身边的大太监,几乎可以说是皇宫太监中地位最高的人。若是皇帝寝宫更换侍卫,不可能不经过他的批准。

新换的侍卫竟然还敢拦着从皇帝寝宫里出来的人……除非他们能保证将来一定不会被皇帝斥责,否则绝对不会干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

侍卫更换这件事,李锦余进门之前便已经注意到,皱了皱眉,“然后呢?”

“奴婢责骂他们心怀叵测,他们也只会说遵命而为……奴婢问他们到底是遵了谁的命令,他们说……”长康声音压低了一些,有些不安地从口中吐出三个字,“摄政王。”

霍采瑜?

李锦余愣了一下:“摄政王不是在边关打仗么?”

“这奴婢便不晓得了。”长康惴惴不安,“陛下,如今可如何是好?”

李锦余想了想,转头走出寝宫,还没走出几步,果然两旁的侍卫手里持着长戟将他拦了下来:“摄政王有命,任何人不得走出陛下寝宫!”

长康跟在后面,听到这侍卫竟然敢对陛下这么说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你们反了天?陛下难道还比不过摄政王?”

两个侍卫无视长康,死板地重复:“摄政王有命,任何人不得走出陛下寝宫。”

李锦余自己从来没觉得该有什么架子,倒不如长康愤怒,反而有些疑惑:这两个侍卫说话中气十足、并无半点心虚,可见对自己口中说的话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