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徐琳琅笑笑,摇了摇头,道:“这又有什么干系,无论是我们是恩爱还是疏离,总会有人能够挑出毛病来的。”

“若是我们疏离,就会有人嘲笑我们夫妻不合,就会有人看笑话。”

“但若是我们恩爱,就会有人使绊子,有人挑拨离间。”

“在我们身旁的人,能够真心希望我们过的好,似乎也并没有多少。”

对啊,这一路的牛鬼蛇神这么多,有几个是真心希望她过的好的呢,有几个是看她过的好能为她感到开心的人呢。

屈指可数。

朱棣看着徐琳琅,缓缓道:“你从濠州来了应天府之后,过的并不容易吧,这一路,你也很辛苦吧。”

徐琳琅抬起头,看着朱棣的眼睛。

没有人对她说过认为她过的不容易,大家只能看到,自来到应天府之后,徐琳琅一路风生水起,先是在徐老夫人上用高超的刺绣技艺艳压群芳,还有是棠梨书院考试一鸣惊人,再是宫宴上舞蹈技惊四座,再便是在赈灾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不喜欢徐琳琅的人贬低她,诋毁她,可是谁都知道,之所以会诋毁会贬低,是徐琳琅的强大让人害怕,她们想要用尽办法压住她的光芒。

只有他会问,她过的并不容易吧。

自来了应天府后,她明里暗里,遭了多少贬低,多少打压,多少算计,旁人只能看到她轻松自如、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却从来不会去想,应对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是何等劳心劳神。

旁人看到的是她的荣光,他却问了她辛不辛苦。

当然辛苦啊,这世上,谁不想轻松的活着,可是谁又能够轻松的活着呢。

人生不如意事之□□,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这一生,遇到能够在一个人得意失意的时候都想到这个人的苦处的知己的机会,并不多。

徐琳琅看着朱棣的眼睛,缓缓的点了点头。

朱棣上前一步:“以前辛苦,如今嫁给了我,以后,就不要这样辛苦了。”

徐琳琅点了点头。

马车一路行驶,行至燕王府前,停了下来。

朱棣率先跳下了马车,然后朝徐琳琅伸出了胳膊,亲手扶着徐琳琅下了马车。

燕王府门口的侍卫都惊呆了。

这些日子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燕王殿下和燕王妃关系非但不亲密,还很是疏离。

今日,怎么倒是变了样子。

朱棣扶了徐琳琅下了马车,然后伸手抓住了徐琳琅的手腕。

徐琳琅手腕处的的绣纹繁复,摸上去温润细腻。

朱棣牵着徐琳琅,走进燕王府的大门,走过前堂花厅,穿过区区折折的抄手游廊,再走过月中阁前的垂花门,这一路桃花水泛,杨柳风多,一路飞花落红。

走到月中阁的卧房之中,朱棣停了下来,对徐琳琅道:“我们夫妻离心,只会让旁人看笑话,日后,我便住在月中阁,可好。”

徐琳琅点了点头。

朱棣伸手,抚上了徐琳琅如缎的头发:“我知道你心里有常茂,所以前些日子和你生气,故意冷落你。”

“但是,我有多冷落你,就有多关注你。”

徐琳琅抬起眼,诧异朱棣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的眼中脉脉含光,那光是前世从未有过的温情。

徐琳琅突然觉得有点儿感动,重活一世,她的心,早已波澜不惊,然而此时,平静如镜的湖面,因风皱面。

朱棣缓缓道:“就在冯城璧和磙妃娘娘奚落你的时候,我突然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以前,我告诉你,我们之间的婚嫁,是合作,是因为合适。”

“可是追根溯源,并非如此,合适只是托辞。”

“徐琳琅,我喜欢你。”

徐琳琅抬起眼睛,看着朱棣。

朱棣笑笑,又摇了摇头:“但是我知道你嫁给我却实实在在是因为合适。”

“这是你嫁给我的原因,却也是最让我接受不了的地方。”

“我希望你的心能像我的心,然而并不是。”

徐琳琅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她想要解释些什么,可是,徐琳琅却说不出违心的话。

的确,她是因为合适才嫁给朱棣的,她一直都认为,她们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而此时,朱棣用了这样的目光,说着这样的话,徐琳琅一时无所适从。

“但是……”朱棣又开了口。“你的心不能像我的心一般,那一定是因为,我并没有像你吸引我一样的吸引你。”

“以后,我会做更多,让你的心也能像我的心一样。”

徐琳琅问问自己,若是说起来,这应天府的所有少年里,也就数朱棣最为文武双全相貌俊朗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胸怀天下。

徐琳琅道:“你心怀大明,有扶济天下之心,我很是佩服。”

朱棣摇了摇头:“在娶你之前,我认为男儿有征战四方之雄心,马革裹尸之豪情。”

“但是,娶了你之后,我出征之前,你对我说,为了你,请我惜命,我突然觉得,我这条命,不单只是我的,不单只是大明的。”

“我的命,先是你的,然后才是大明的,最后才是我自己的。”

“以前的时候你若是说我心怀大明,我是完全当的起的,可是,娶了你之后,我开始怕死。”

“在北境战场上的时候,不知是几千瓦剌军围住了我们的四百人,敌多我寡,所有大明的士兵都认为我们逃不出去了。”

“我读遍了军书,却也没有真的见过这般阵仗,当时我以为,我一定要英年早逝了。”

“既然如此,便不如能多杀几个瓦剌兵就多杀几个瓦剌兵,也给旁的大明兵士少些麻烦。”

“就在我打算决一死战的时候,我想到了你,我若是死了,你便要守寡。”

“你还那么年轻,余生漫漫,我死了,你该怎么过。”

“我头一次觉得,我不能死,我的命对你来说很珍贵,就算你并不喜欢我,我活着,你才有岁月静好。”

“所以,我认了怂,三十六计走为上,我带着士兵们逃了回来。”

“射在我胸口的那枚箭,距离我的心脏,不足一指。”

“当我醒来,我第一次感谢上天,把我这条命留了下来。”

徐琳琅静静的听朱棣说的话,她想起前世朱棣说过的话:“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男人,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不能沉溺于男欢女爱,被一个女人拴住。”

前世的朱棣,上了战场,从来都不要命。

他早早的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严厉教导,为的就是,如有一天他死在沙场上,他和她的儿子能即刻登基安天下。

前世,她和朱棣相遇之时,都是二十几岁,那个时候的朱棣,便是已经决定了不把情爱放在心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