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8页)

冯肖兵与黄一平夫妇熟悉。电话打到市卫生局办公室,汪若虹按照丈夫事先的交代,回答道:“一平离家十多天了,说是出国考察,要很长时间哩。”

“出国考察?廖书记没去?”冯肖兵问。

“嗨,他的那些破事儿,我懒得管。”汪若虹回答。

“这样吧,弟妹,如果你同他联系上了,请务必给他传个话,就说海北县委于书记找他有急事。”冯肖兵再三叮嘱汪若虹,并让她记好这个电话号码。

冯肖兵不放心,又把电话打给市委办几个哥们儿,对方都说黄秘书长离开好多天了,好像是出国了。

“算了,找不到黄一平,那就再给纪委书记何长来打个电话,试探一下。”于树奎指令冯肖兵。

何长来听了冯肖兵的汇报,并未表示丝毫惊异,只是淡淡道:“这个事情我知道一些,具体情况我再了解一下,你等我电话,一会儿给你答复。”

何长来之所以如此说,是要向廖志国请示并同黄一平商量,应该如何答复海北方面。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何长来电话直接打给于树奎,说:“吴少红和任潮涌两个人,因为涉及一桩特别重要的案子,巨前正在市里接受调查。这个事情,因为情况特殊,没有预先和县里打招呼,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出于对有关同志的保护。等到事情有了明确结果,市里会向你们通报。”

于树奎什么也没有说,悄然挂了电话。

冯肖兵在旁边听得清楚,汗水流得更欢了。他看于书记脸色铁青,还是鼓起勇气趋前问:“是不是再联系一下苗书记和贾部长,请他们帮忙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不行!绝对不能和他们联系。这个事情,人家未必会告诉苗书记、贾部长他们,或者即使告诉了,他们这时也不便透露。这样,你赶紧想尽一切办法,了解一下黄一平是否出国了。如果真出国了,也要弄清去了哪个国家,是从哪里出去,何时返回。现在看来,我们只能通过他做廖志国的工作了。快!”于树奎情绪相当烦躁。

冯肖兵通过县公安局的特殊渠道,很快查遍国内几乎所有机场、港口,并没有发现黄一平出境的记录。于树奎得到消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他知道,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终于来了。如果判断没有错误的话,吴少红、任潮涌的失踪,不仅事关那批出租车,而且是廖志国在亲自掌控。黄一平作为其最信任的秘书,既然不是什么出国,那就一定是直接参与了此事的查处。只有找到黄一平,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也才有可能从根子上解开这个死结。

等到冯肖兵离开后,于树奎想了想,还是分别给苗长林、贾大雄打了电话,通报了这边刚刚发生的事情。电话那边两位听了,表示大为吃惊。因为此前对海北出租车事情,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现在廖志国以此大做文章,不禁令他们感觉到刀剑逼近的寒意,正由脑后不知什么地方慢慢袭来。

42

“告诉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关于吴少红、任潮涌的失踪,一律不得对外泄露。交通局那边,就说他们两人被县里委派出差,处理一件重要公务,需要在外地呆一段时间。”于树奎吩咐冯肖兵。

当晚,于树奎冒着瓢泼大雨,独自悄悄前往阳城,亲自到黄一平家拜访。眼下,以最快速度找到黄一平,成为他眼下最为急迫的头等大事。

关键时刻,于树奎着急找黄一平,自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也是无奈之中的最佳选择。

首先,从巨前情况看,吴少红、任潮涌的失踪,一定是与那批出租车的事情有关,廖志国当是幕后总策划。这次,廖志国以此事作为突破口,动作如此神速,思虑如此周密,说明早就有准备,而且不只是就事论事,矛头所指恐怕也不单是自己这个小小县委书记。从任潮涌出国时间推断,他被拘押已经十几天,想必对方一定已经掌握了不少情况,否则就不会有接着抓捕吴少红的行动。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现在,凡事只要以纪委名义查办,比之公安、检察等执法部门,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便是不受拘押时间、地点、方式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只要你涉嫌违法违纪,“双规”二字便足以令你胆战心惊,甚至失魂落魄。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只要你没有如实说出全部真相,自由便可能离你越来越远。就于树奎对吴、任二位部下的了解,如果办案人员手段狠一点,他们绝对撑不过三五天,尤其那个花花公子一般的吴少红,更容易说出全部真相。当然,从对吴、任二人的秘密抓捕看,办案人员行事谨慎,知情面控制得如此之严,说明廖志国并不想把事情搞大,至少不希望很快闹得满城风雨。由此推测,他们那边巨的性很明确,不是想把人一棍子打死,最大可能是以此逼迫这边投降认输。倘若果真如此,那就为自己下一步的努力留有了余地。但是,这类事情的处置非常讲究时机,必须抢在事情公开之前解决,且必须尽量避免进入法、纪程序,否则,一旦局面失控,就是对手希望息事宁人,恐怕也难以做到了。因此,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找到黄一平,实际上是在争取更多机会、更大余地。

其次,于树奎猜想,廖志国拿海北出租车这样敏感的事情下手,既然不想让很多人知情,一定会依靠自己最亲近、信任的人。这个人,黄一平自然是首选。在阳城,于树奎熟悉的秘书不少,自己也用过很多秘书,包括现在的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冯肖兵。即使作为廖志国的对立面,他也愿意承认,廖志国能够遇到黄一平这样优秀的秘书,并使之如此俯首听命,确实是他的福气,也是他的高明之处。过去,无论海北人代会的检察长选举,还是海北县委副书记的选用,都有黄一平的影子在其间隐隐晃动。这次的出租车事件,与之相比重要很多,又岂能少得了这个头号智囊!由此来看,只要找到黄一平,一切皆可真相大白。更为重要的是,于树奎比任何人都清楚,黄一平作为廖氏铁杆亲信,在绝对忠诚并听命于廖志国的同时,也能对廖志国产生着不可小视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可能于不经意间实现,却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作用。

再次,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撇开廖志国这个特殊因素不谈,论及于树奎与黄一平的私人关系,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于树奎坚信,只要自己亲自上门求助,黄一平不会不给面子。当然,他这也是孤注一掷的哀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