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无到有(第2/6页)

“黄局长今天好像没有什么别的事嘛!应该在局里!”霍启龙说,“邵市长叫我去谈事情……”

“在这关键时刻,你们工商局居然闹成这样,要是让记者知道了,无论怎么报道,对你们的选举能有好处?”贾士贞说。

“贾部长,其实今天的事并不是偶然的,也算是市工商系统长期矛盾的积累造成的。”

“群众之间的矛盾根源在领导……”贾士贞的话没说完手里的手机响了,他忙打开手机,“喂……哪位?”

“哦,卢院长,找我?”贾士贞停住了脚步,“好,我马上回办公室。”

贾士贞和霍启龙来到常友连面前,常友连说:“启龙,你马上去找黄东平,把今天的事调查清楚,今天晚上除口头向市委汇报之外,还要作书面汇报,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常书记,我要先走一步了,”贾士贞说,“市中院卢院长在组织部等我,说有急事!”

贾士贞匆匆回到办公室,正要给卢院长打电话,卢志军已经出现在门口。

两人刚坐下来,卢志军说:“贾部长,有一件事我先过来和你通通气,请你千万别对法院有什么看法。”

贾士贞笑笑,说:“卢院长,我这个组织部长不会那么偏见,况且我们一直提倡司法部门独立办案,你说我对法院能有什么看法!”

卢志军笑笑,说:“贾部长,我碰到一件棘手的案子……”

贾士贞看看卢志军,却没有说话,但他心中升起疑惑,卢志军和他没什么交往,至于工作上,也很少打交道,他有什么事要找他这个组织部长呢?

“贾部长,”卢志军说,“有人要告你,告你们……”

“告我?”贾士贞轻松地笑了笑,在这一瞬间,他迅速地在头脑里搜索一遍,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上违法了?工作上?不可能,难道是家庭?是妻子?

“贾部长,一个团体,组织所制订的章程……”卢志军想了想,说,“比如说残联的章程……”

贾士贞睁大双眼,看着卢志军,原来是他!

“我明白了。”贾士贞说,“残联的章程我看过,而且认真研究过,为了这事,我还研究了党章,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

“是啊!”卢志军说,“残联的章程上说理事长由代表大会产生的主席团推举,副理事由理事长聘任。”

“卢院长,你是怎么理解‘推举’二字的呢?”

卢志军说:“为这事,我们也作了些了解,按照残联过去的做法,由代表大会产生主席团之后,组织部的分管部长在主席团会议上宣布市委提名某某人为理事长,然后主持人宣布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

贾士贞说:“卢院长,你认为这样规定合理吗?组织部凭什么在这样的场合下宣布提名某某为理事长?无论是鼓掌通过,还是举手表决,这样的做法民主吗?或者我们可以问这样的规定依据是什么?恐怕唯一的解释就是‘权力’,对吧!”

卢志军看着贾士贞:“是啊,现在有人起诉你们没有按照章程办事,而是通过推荐产生候选人,在代表大会上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来选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有什么依据?”

“我们的依据?”贾士贞说,“政治文明,民主!《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卢志军笑笑:“贾部长,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原告代理律师找出许多依据,还找出上级有关部门领导讲话,我们打算还要走访相关部门,必要时去北京,对于这样的案件,我们是非常慎重的。”

贾士贞说:“卢院长,社会在发展,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前改革的核心是干部制度,但是现在最大的障碍是既得利益者。你想,如果市委组织部、市委,或者说我贾士贞,不想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前大大推进一步的话,我们可以把选官的权力紧紧抓在手里,哪个部门的官都不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遗产,按照过去选官的方法,市委不想让他干了,找个理由,或者什么理由也不需要,就可以把他免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为了把选官的权力交给群众,这是政治文明的主要体现。”

卢志军走了,贾士贞立即把卫炳乾找来,让他抽时间找找关于残联章程有关方面的依据,进行相关法律方法的咨询,卫炳乾一听就火了,贾士贞说:“炳乾,通过法律渠道是民主的一种形式,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进步。我想,只要法律能找到依据,说明他的那个理事长的推举是民主的、合理的、文明的,那么我们错了就纠正。”

“贾部长,”卫炳乾说,“工商局现在怎么样了?”

“炳乾,看来群众非常看重自己手中的民主权利。”贾士贞说,“中国历来是小官怕大官,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明朝首辅张居正讲过大官怕小吏的故事。美国也有这样一个事例,美国副总统戈尔1999年说过这样一件事:布莱德利议员进入参议院的时候,头上有两个光环:不但是普林斯顿最优秀的学生,还曾经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著名球星。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一个大型宴会上发表演讲。这位自信的立法议员坐在贵宾席上,等待发表演讲。这时,一个侍者过来,将一块黄油放在他的盘子里,布莱德利立刻拦住了他,说:打扰一下,请给我两块黄油好吗?侍者说:对不起,每人只有一块。布莱德利高傲地说:我想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谁吧!我是罗氏奖学金获得者、职业篮球联赛球员、世界冠军、美国议员比尔·布莱德利。听了这句话,侍者回答道:那么,也许您也不知道我是谁吧!布莱德利说:您是谁呢?侍者不紧不慢地说:我嘛,我就是主管分黄油的人。”讲完了这个故事,贾士贞的脸上尤为严肃,“在这个权力的世界里,总有人是主管分黄油的,如果想多吃黄油,就需要关注他们。但中国和美国不同,中国最重要的黄油分配者向来都是皇帝,其次是上级领导和领导身边的耳目。”

卫炳乾笑笑,说:“这个故事我知道。美国的官员是选民选出来的,他们需要巴结的人很多,因此需要更多的小心和更多的知识。而在中国当官就不用这么难,这恐怕也是中国人的当官热情比美国人高的原因之一吧!”

临下班前,贾士贞接到市委办公室的电话,他匆匆来到常书记办公室,随后,姚雨生也到了,坐在外间的黄东平和霍启龙迎了上来,两人都不是往常汇报工作那样镇静,而是显得垂头丧气的样子。

黄东平和霍启龙反复解释说,工商局发生的矛盾与这次选举没有关系。但是群众之间的冲突毕竟发生在正式选举之前的关键时刻,所以黄、霍俩人也自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况且现在他们俩人又成了这次竞争局长的对手。群众之间的矛盾对他们各自的选票都未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