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他们一精明,干部就出事(第3/4页)

湖东的很多干部自然不清楚这点。唐天明特地给胡忆交代:“这事至此结束,要是湖东那边传出去了,唯你是问。”

胡忆说:“怎么会?你们男人哪,吃了腥,还喜欢偷偷的,有一种阴暗。”

唐天明到了政府这边,李哲成正在开会。他就在政办副主任小田的办公室坐着。这办公室,他曾坐了6年。现在回想起来,6年内,除了坐着,好像没干别的事,至少没干能让自己记起来的事。这或许正是当下从政的一种悲哀吧!

小田问唐天明:“我在网上看到些传闻,说驻京办要撤了,有这回事?”

“应该是有,但还没定。”唐天明问到政办老主任风作光。唐天明当秘书时,风作光是副主任。唐天明当副主任,风作光是主任。他到驻京办后,风作光进了人大班子。可是刚刚两年,被查出了肺癌。手术还是唐天明联系到北京做的,不过,听说最近有反复。

小田说:“不行了。在医院养着。”

“啊!”唐天明心一紧。

小田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想想有什么?到头来,黄土一堆而已。”

“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还年轻,正是干事的时候。不像我们老了,感慨人生、归隐田园也该是我们的事。”

“唐主任,不行,我跟你到驻京办吧?”

“哈哈,我正好不想干了。你来倒合适。”唐天明笑着,说:“你还得往上。驻京办这位子,要么是凯旋门,要么是滑铁卢。”

“我可听说唐主任要高升了!”

唐天明知道小田说的意思,就宕开了,说:“我在北京听说哲成县长到建设局发了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发了火。”小田朝门口望了望,压低声音道:“其实是对着宗……的。张局长只是个幌子,替罪羊。”

“啊!”唐天明叹了声。

李哲成从门前闪过,小田说:“回办公室了。”唐天明起身进了县长办公室,李哲成刚刚坐下,正取下眼镜,用绸布擦拭。戴眼镜的人一取了眼镜,那是看不得的。两只眼睛在镜片后面还是规整的,可一取下,马上变形了,变形得让人有些害怕,如同换了两粒肿胀的豆粒子一般。唐天明把眼光移开了,道:“李县长,正开会?政府不比县委,这边多忙啊!马上年关了,李县长今年得去参加下我们的联谊会了吧?”

联谊会是指县驻京办每年春节前在北京搞的“在北京的湖东人”联谊会,由驻京办出面,请在京的湖东人聚一聚,喝酒,聊天,见个面,图个热闹,更重要的是联络感情,通个信息。具体的费用,这些年一直都是由在京的湖东企业家轮流赞助。县里每年少不得要有领导出席。宗仁书记已经连续去了3年,今年,唐天明就有个想法,想请李哲成县长过去。驻京办是县委县政府的驻京办,县长出席驻京办的活动,也是理所应当。不过,他心里一直打鼓。宗仁书记或许还是“乐意”参加呢?那岂不……

暂且先说着吧。

李哲成将擦好的眼镜戴上,马上就恢复了严肃的样子。不过,对唐天明来说,就像小品中所说的“不要以为你脱了马甲,我就不认得你是王八了”。李哲成哼了下,说:“联谊会是吧?是得参加一年了。可以!”

唐天明没想到李哲成这么干脆,也不好再说。他就顺势道:“可能要到阴历的二十五六。请县长安排好时间。”

李哲成从身后的柜子上摸出个小盒子,打开盖,取出烟,递给唐天明一支。他自己不抽,因此整个动作也生硬、机械。唐天明接了烟,点了火。李哲成说:“我看了下财政给我报来的驻京办去年的费用报表。唐主任哪,有几笔我可是很有些不理解。”

“是吧?”唐天明吐了口烟圈。

“比如我记得有一笔,3个月前县委领导来京联系工作,仅这一次开支就达到7万元。干了什么?7万可不是个小数目。我到北京一次,也才1万多一点嘛!唐主任哪,我不是批评你。我是说某些领导同志太不注意了,太……唉!我告诉财政那边,驻京办的经费要宽严有度。你们也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从今年起,每半年要对驻京办的财务进行一次审计。”李哲成说着,瞅了唐天明一眼。

唐天明将烟从嘴边移到手上,说:“这很好啊!就得监督。另外,说真话,不怕县长笑我,我是最怕用钱。钱用得越少越好,越少我就越省事。”

“话也不能这么说。该用的钱还得用,但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经得住查,经得住推敲。老唐哪,驻京办虽然远在北京,但是它代表的是湖东的形象。湖东这边现在有些乱,你也是知道的。一个干部,身不正,怎么可能正人?在这方面,我知道你一向淡泊。这很好,千万别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到头来,会出大事的。”

“李县长这意思?哈哈,我明白。没事的。驻京办也许很快就要撤了。到时候回来给我个闲差,终老山林,与世无争了。”

“驻京办要撤?”

“是啊,快了。中央文件也许年前就会出来,至于什么时候真正撤了,还没通知。”

李哲成盯了唐天明一会儿,似乎在验证这消息的真假。唐天明手上的烟烧到了手指,他随即一甩,烟落到了地上。李哲成说:“真要撤了?驻京办可是一座桥梁,少了这桥,县一级跟中央就太远了。远得简直沾不着边了。中央要撤,一定也有理由。但是,基层的情况也得考虑考虑。老唐,你们自己觉得呢?”

“我无所谓。干了7年了,也该换换了。驻京办这几年名声不太好听,有人说是中直部门腐败的一个源头,甚至说各地的驻京办腐蚀了一大批干部。其实,依我说,不是驻京办的责任,而是制度问题,是权力问题,是利益问题。特别是这几年,中央的投入越来越多,都在各部门手里。哪个部门不是几亿几十个亿的资金?这些资金怎么分?蛋糕怎么切?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中国这么大,只要不是特定的资金,谁都可以拿。要想拿,而且要多拿,就得看各地的本事了。跑部钱进,这是一些人给驻京办下的定义,像,也不像。现在我们的工作确实经常这么做。不过这不是我们的主动所为,而是情势所迫。你不跑,人家跑了,资金和项目就到人家那边去了。你不花钱,人家花钱了,结果是人家弄走了大钱。而你呢?也许一点没有,也许是分到了最后的一点残茶剩饭。无奈啊!我们也不想做那些无奈无聊无尊严的事,可是都不做,项目怎么来?资金怎么来?李县长,说真的,我对驻京办这一块也确实烦了,要真撤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