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3页)

关键的关键,嶝江市的权力核心,不能完全落在夏中民手里,汪思继在这一点上极为清醒和警觉。如果嶝江市委市政府的大权落在夏中民手里,他几十年苦心营造的堡垒就等于面临着彻底垮塌瓦解的危险和结局。

这个,他清楚。围绕在他四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也一样非常清楚。

夏中民不同于汪思继,更不同于陈正祥。

所幸,眼下的局面他还可以接受,还可以伺机等待。

目前他与夏中民都同在一个起跑线上,两人都是副处、副书记,而且都是常务。

下一步最好的局面,就是夏中民在新一届人代会上被顺顺利利地选举为市长。而他,则在新一届党代会上被波澜不惊地选举为市委书记。对汪思继来说,这自然是最好的一个结局。虽然夏中民是一个极难驾驭的人物,但作为嶝江市委书记,作为领导班子的一把手,作为一个将会成为副厅级别的领导,作为一个上一级市委常委,嶝江的局面他并不难控制。

还有一个他依然可以接受的局面,那就是夏中民被任命为市委书记,他汪思继被选举为市长。以他的实力和基础,这个市长他也并不难当。他完全可以接受夏中民的领导,绝不会同夏中民有任何争执。夏中民年轻,他不会在嶝江呆一辈子。只要平平稳稳地熬过三年五年,嶝江的市委书记还会是他的。五十七八岁以前解决副厅级,并在嶝江这个地方最终退下来,他心满意足,也心安理得。

半年多来,汪思继就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着、奋斗着。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平稳,波澜不惊,从没大起大落。

几个月过去了,再有十多天党代会就要召开了,而后还有人代会和政协会,原来定好的市委书记陈正祥在这次换届中继续担任市委书记,市长仍然由书记兼任。所以尽管是换届,并不让人紧张,所谓的党代会换届和人代会换届,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人事的安排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真正的争夺还远不到时候,心境也还是平静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这种平静中,就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竟会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考察组!

最让汪思继感到窒息的是,这次考察的对象只有一个人,不是他,而是夏中民!

而且还有一个更让他感到惊心动魄的消息,就在他躲出去的这一天里,受省政法委、省纪检委、省检察院委托,由昊州市纪检委、市检察院反贪局组建,嶝江市政法委协助,在三天前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已经在嶝江市秘密调查了将近两天。

实在太反常了!联合调查组下来调查问题,竟然没有通知他,矛头所指,显然不是别人,极可能是他汪思继!就算不是直接对着他,那也至少跟他汪思继有关联。

与此相反,事先知道这次调查的,并且直接安排了协助办案人员的,却又恰恰是夏中民!

一个联合考察组,一个联合调查组,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双管齐下,而又如此诡秘迅捷,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汪思继一边打听情况,一边琢磨了整整一天,最终得出来的结论依旧是两种可能:

夏中民不仅将会成为新一届市长,而且将会是市委书记陈正祥的惟一接班人!这也就意味着汪思继和夏中民之间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将随之结束。从此以后,汪思继离嶝江市的权力核心将会越来越远,甚至意味着汪思继在嶝江市的权力生涯即将结束。等待汪思继的很可能是调离嶝江市,或者退出政坛。因为事情太明显不过了,如果汪思继失去了这次擢升机会,那几乎等于他在嶝江市的仕途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且也没有可能东山再起了。一旦夏中民成为市长,汪思继却没有被同时擢升,这便意味着58岁的现任市委书记陈正祥不会马上退居二线,这也就意味着陈正祥将会彻底倒向夏中民。等到两三年之后,只能是夏中民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嶝江市委书记。以夏中民的性格,如果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事实,那么在此期间,他是绝不会希望任何一个人再来嶝江任市委书记。汪思继了解夏中民,他宁可要一个顺从的市委书记,也绝不会要一个他并不了解、或者他很了解的人来当市委书记。即便不是这样,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只要有可能,那就是夏中民宁愿从外面调来一个市委书记,也绝不会同意、而且肯定会全力阻止他汪思继来当嶝江市的市委书记。他们相互明白,走到这一步,他们已注定只能是对手,绝不会、也没有可能再联手了。

夏中民不仅要在人代会上正式被选举为市长,同时还会被破格擢升为市委书记!这绝不是没有可能,这种一身兼二职的班子格局在这些年是常有的事情。其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尽力避免班子内部矛盾,从而确保政局稳定。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常常会出现在地域比较重要或者改革力度比较大、问题积累比较多、事态比较严峻、矛盾比较尖锐复杂的县市。嶝江市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县市,所以出现这样的班子格局,也自然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从这次省市调查组的保密性和急迫性来看,增大这种可能性,对夏中民更加有利。假如一旦形成夏中民身兼二职的局面,那汪思继的调离就几乎已成定局。当了嶝江市委书记,必然就进入昊州市委常委,不久就会被擢升为副厅。在嶝江未来的班子问题上,夏中民就有了绝对的发言权。夏中民一旦认准了目标,谁要是敢挡他,最终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会同你拼死相搏。他不会容忍你挡道,也绝不会同你长期和平共处。这既是夏中民的一贯作风,也一样是夏中民不改的个性。

还有最让汪思继担心忧虑的一点,那就是大的政策环境也并不利于他:尽管有祖籍湖北的招牌,但土生土长、小时候几乎没有在湖北呆过一天、在湖北也没有任何亲人的事实,对汪思继在嶝江市的去留任免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他还想再升一格,要是有什么人认真追究起来,然后套上这一条,本地人不能在本地任正职和主要职务,那他的调离就几乎已成定局,谁也难以更改。而如果他汪思继真的必须调离,那以他现在的年龄,再想在一个县市,即便是一个很落后很偏远的县市被任命为正职,那也同样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同一茬接一茬顶上来的年轻干部相比,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不过汪思继也明白,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夏中民来说,目前都远远到不了大局已定的时刻。夏中民他离弹冠相庆的时日还太远太远,而汪思继也一样还不会就此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