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侯氏双杰——侯卫东和侯海洋的相逢 广交会初识“非典”(第4/5页)

侯卫东对沙州工业很熟悉,在他的印象中,精工集团在沙州并没有大手笔,道:“吴兴彬在沙州没有多少活动,至少我很少见到他。”

李晶道:“在岭西搞资源型企业,沙州不算最好,我们重点在多山的茂东和茂云,目前进入了茂云。”

在岭西,茂东市和茂云市都处于重重大山之中,资源丰富,沙州市所辖成津县也位于大山之中,勉强算是资源大市,可是比起两茂地区来说又稍有不足。祝焱是茂云市委书记,有了祝梅这层关系,李晶的公司进入茂云肯定是顺风顺水。多年前布的局到今天终于发挥了巨大作用,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对眼前的美丽女子高看一眼。

早上,李晶起得很早,她在卫生间照了镜子,见自己面色粉红娇嫩,似乎年轻了好几岁,微微有些心酸。来到床前,看着如婴儿般熟睡的侯卫东,几颗泪珠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床上,她在心里道:“我爱你,卫东。我爱你,疯子。希望这一次能圆我的梦,也希望有重逢的机会。”

侯卫东醒来以后,没有见到枕边人。他走到客厅,见到李晶戴着围裙端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稀饭和馒头发愣,便打招呼道:“起得这么早。”

李晶将满腹心事藏了起来,展颜笑道:“我还得坐飞机,当然要起得早一些。”

出门之时,李晶紧紧拥抱着侯卫东,亲吻着对方脸上的每一块皮肤,弄得侯卫东也开始伤感。

两人一起走到院外,李晶站在院门口的精工集团小车前,故作潇洒地道:“你别送我了,我自己到空港。”

此时,侯卫东意外地看到了李晶眼角微微而起的鱼尾纹。这道鱼尾纹在房间里并不明显,此时阳光照在脸上,平素不显眼的鱼尾纹便若隐若现了。他想说点什么,又说不出口,道:“我开车送你,等会儿回来把车交给公司里的人。”

听到此语,李晶既意外又高兴,道:“你开吧,难得送我一次。”

小车上了机场高速公路,一路上绿树不断地往后飞奔,机场转眼就到了。

当侯卫东把车停稳,李晶解开了安全带,她俯过身,再次搂住侯卫东的脖子。热吻良久,她抬起头,注视着侯卫东的眼睛,道:“机场人多,不安全,你别送我进去了,就在这里目送我。”

下了车,李晶拉着包往机场走去,背影仍然苗条而匀称,步伐挺直有弹性。侯卫东还以为李晶会回头挥挥手,结果李晶没有回头,笔直地走进机场大门。

李晶走进机场以后,侯卫东看了看表,没有再等,开车离开了机场。

在广州的短暂时间里,侯卫东把工作安排得很满,拜访了广州相关部门的领导,检查了沙州企业在广交会的展场,还在巴山夜雨宾馆招待了岭西省相关部门领导。

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廖沙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发挥了驻广州办事处的作用,将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侯卫东很满意。

昏天黑地忙了几天,侯卫东一行人终于要回沙州了。

离开安检口时,朱文清挽着廖沙走到停车场。

“沙沙,侯卫东没有进常委,又不分管广州办事处,你还卖力得很。”

廖沙开导道:“沙州有句古话,叫作欺老不欺小,侯卫东虽然只是普通副市长,可是他发展潜力大,是沙州最大的潜力股。从广州回去以后,他就要到省委党校培训,能参加这一届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各地精英。你要相信我的判断,侯卫东迟早会掌大权。他还没有掌大权时,我们成了好朋友,效果百分之一百比以后要好得多。若是他当了市委书记,围在身边的人如过江之鲫,我远在广州,哪里还能插得进去。”

朱文清以前在县里工作,是通过廖沙的关系才调到广州办事处。她将头靠在廖沙肩头,道:“你们这些男人都是一肚子弯弯绕,这样活着累不累?”

廖沙道:“我这点小肚鸡肠在真正的官场里根本不算盘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盯着我这个位置的人多得很,不想点办法,别说升官,屁股下的板凳都有可能坐不稳当。对了,你以后要把李晶抓紧点,她和侯卫东关系不一般。”

朱文清有点茫然:“李总和侯卫东,没有什么关系。”

廖沙伸手捏了捏朱文清的脸颊,道:“我的傻女人,你还没有看出来,李晶绝对是侯卫东的老相识。那个眼神,其他人看不出来,我专做迎来送往的事,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朱文清是个漂亮开朗且没有多少心计的女子,她这个特点在聪明人成堆的官场格外突出。廖沙天天跟聪明人打交道,反而特别喜欢总是一脸茫然的朱文清。

朱文清还是有点疑惑:“我给李晶提起侯卫东时,她一点特殊的反应都没有,还是我劝着才来吃饭。”

廖沙笑了起来:“我的傻女人,李晶后来不是承认与侯卫东早就认识吗?她越是没有反应,越是说明心中有鬼。”

朱文清抬头看着机场天空上正在爬升的大飞机,突然有点生气,道:“你们这些臭男人,不理你了。”

飞机刺破云层后,天空变得蔚蓝、纯净。一千六百多公里的行程在没有飞机的时代是一场跋涉,此时,一千六百公里的行程变成了两个小时的高空之旅。在养眼的空中小姐来回走动中,飞机跨过了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侯卫东脑中想着许多事,诸如若是“非典”在广州爆发,是否还派大量人员参加广交会;又诸如李晶的变化以及离开时不同于往日的情绪;再诸如沙州还有一位副市长应该要进常委,自己有多大的机会。

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出结果,空中小姐过来送饮料。他喝着苹果汁,脑子又胡思乱想道:“也不知哪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更漂亮。这些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子也不容易,长期飞行在高空中,照顾不了家人,对身体也不利,而且,现在她们的收入也没有以前的优势。”

在左思右想中,一百多分钟的飞行很快结束,飞机轮子在跑道上发出沉重的摩擦声,紧接着,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给家人报起平安。侯卫东很沉着,他一直坐在宽大座位上,看着心急的旅人排队下飞机。听着此起彼伏的报平安声,不合时宜地想起那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随即自我检讨道:“幸好是在下飞机时想起这首诗,否则还真是不吉利。”

晏春平早就等候在外,他背了一个小包,里面有侯卫东的保温杯,保温杯里泡着来自上青林的明前茶。他接过行李时,将茶水递给了自己的老板。

“侯市长,怎么这么多人戴口罩?”

侯卫东在广州看到许多口罩,见多则不怪,经晏春平提醒,他发现自己这一班飞机确实有不少口罩男女。他喝了一大口茶水,道:“广州闹‘非典’,他们患上了‘非典’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