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第2/2页)

后来,周书记和关隐达一道找朱克俭谈,朱克俭才为难地放了姓邱的。

事情处理好之后,关隐达心里又不是个味道。他是真的不想放那个王八蛋,却只能将他放了。还在这事上借题发挥,整了朱克俭。便打电话同肖荃说起这事。

肖荃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就不要太责怪自己。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

关隐达说:“我自己检讨一下,坏还是不坏。也许是搭帮这几年倒霉,事事小心。若是一帆风顺过来,只怕也早忘乎所以了,不知成什么样的人了。”

肖荃就说:“难得你有这份自省。不过依我看,你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隐达,听我一句话,不管你以后命运的走向如何,都要守住自己。”

“当然。”关隐达说,“有了这几年的起落,我对生活的态度也通达些,凡事都还算想得开。你放心吧。”

人是放了,麻烦却来了。一定是有人把事情内幕捅了出去,五金公司一帮退休老职工就倚老卖老,到县委办闹,声称要饭吃,要生存。

关隐达找到周书记说:“我认为可能是朱克俭他们走漏了消息。”

周书记就问关隐达:“人选想好了吗?”

关隐达说:“公安工作有其特殊性,还是在内部考虑妥当些。你看李大坤同志如何?”

周书记说:“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到时候几个常委议议。我看不要再等了,早点动了他。”

关隐达看来,李大坤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一时找不到更理想一点的,就只好将就了。再说,李大坤同朱克俭有意见,重用了他,方可制约朱克俭。

关隐达建议,先做做银行工作,贷给五金公司一笔款子,为他们解决流动资金困难。不然,职工的情绪平息不下来。周书记同意这个意见。

关隐达就说:“周书记你先同工商银行打个招呼,我再出面具体协调。这不是我分内的事,但我沾上了,推也不是道理。”

关隐达其实是主动把贷款的事往身上揽的,意在洗刷一下自己在放人这件事上留下的民怨。

当天晚上,关隐达就打电话召来李大坤,向他吐露了消息。李大坤感激不尽,表示愿为关书记效犬马之劳。

关隐达说:“不要这么说。县委是从公安工作大局考虑,你今后担子重些,要多多辛苦。不过,我这是个别同你通气,还不是代表组织正式谈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大坤点头不止。

一个月之后,李大坤正式被任命为公安局长。朱克俭调政法委当副书记。

李大坤上任后的第一着棋,就是把朱克俭的八大金刚全部从实权岗位上换下来,用了自己的人。自然就有人跑到关隐达这里告状,说李大坤打击报复。关隐达表示很重视这事,亲自参加了公安局局党委会议,在会上反复强调了团结问题,还不点名批评了李大坤。李大坤像是心领神会,很委婉地检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