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熬棒子汤的前奏(下)(第2/2页)

金源不敢再问,在韩万成面前,他永远是低调的执行者。刚想退出去,电话铃响了起来,韩万成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马上铁青,嘭一声摔下电话,对金源道:“花姬又被欺负了,你去警察局保释她,再将她带来我这里!”

金源马上苦了脸,他最头疼的就是这位古灵精怪的大小姐,大概是物极必反吧,从小就接受古典教育的大小姐却是叛逆的离谱,除了在他爷爷面前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淑女相外,一出韩家,马上变成了闯祸大王,这两年也不知道闯了多少祸。

不知道今天又把谁打了被弄进了警察局,偏生最最睿智的韩老董事长却是最信她的话,每每闯了祸,她花言巧语几句,就能蒙混过关,那被欺负的往往成为反面人物,成为韩老董事长唠唠叨叨诅咒的对象,也就在花姬面前,董事长才会像个真正的老人。

“还有,花姬说了,这次就不告对方了,这孩子善良,你就听她的吧。”听到出门前老董事长叹着气,一脸爱怜地吩咐,金源一个趔趄,险些摔个狗啃泥。

……

老董事长对韩花姬的盲目溺爱是一回事儿,他对政治经济借势运用之纯熟却是另一回事儿了,十几天后,金源终于明白了他要用延山作突破口的用意,不由得对老董事长鬼神莫测的投机本事再一次深深折服。

这些天,韩国报纸杂志热炒延山即将为韩成子修庐一事,将其意义无限夸大,什么“这就是韩国儒学虽来自华夏,却在公元初就独立发展的佐证”,什么“韩国儒学青出于蓝,现在已经是存世的最好儒学”还有的更引申地提出了一个观点“朝鲜半岛的领土在公元初已经扩张至东三省,不然何以我儒学鼻祖会在异国结庐?”爱国青年,学者纷纷在报纸杂志撰文纪念这一重大事件。

金源知道这波风潮定然是老董事长掀起的,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韩万成这些天接连拜会汉城政经文化要人,最后敲定,韩国要以此事件为契机,扩大在大陆的影响,与大陆进行全方位文化经济交流,为未来建交事宜加分,突破点就是延山,因为两国没有邦交,是以由大星电子出面,当然,这是秘密协议,当金源听到这消息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不是政府出钱为大星电子开路吗?那一刻,金源简直对老董事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金源也被韩万成授以重任,作为此次和延山方面接触的第一决策人,金源带着政府的低息贷款,带着大成电子的建厂申请书,带着文化部放话必须在大陆播出的几部能体现韩国文化的电视剧,带着国人的殷切希望,飞往了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