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铿锵日本行(上)(第2/3页)

株式会社漂亮的女工作人员闲下来时,则大多偷偷打量来自强大邻国的那位年轻书记。公司里早就传得沸沸扬扬,这次来访问的共和国省级高官是共和国某位大人物的孙子,更有人找了唐老的资料。看到唐老那传奇般的经历,索尼株式会社的年轻上班族都傻了眼。在日本,七八十年代时,年青一代曾经有过疯狂的红色情结,向往共产主义,向往红色共和国,崇拜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其中最疯狂的代表就是“赤军”,可惜后来演变成了恐怖组织,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见到这些视死如归的年轻人对红色是多么迷恋和忠贞。

而现在索尼株式会社,也刮起了不大不小的红色风暴,唐老倒成了很多年轻上班族眼中的英雄,越是神秘越容易产生崇拜情节,这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规律。

至于唐逸,更是成了索尼人眼中的红色太子,甚至觉得,比他们的皇太子还要来得神秘。

年轻的太子谈笑风生,以往在会社里说一不二、充满威仪的佐野先生在太子的光芒下仿佛也黯然失色,成了普普通通的一个老人而已。太子很多时候都不说话,只是默默聆听,但他偶尔表态,就会吸引所有与会人员的目光。尤其是索尼方面参加座谈的几名专家,在太子讲完后,都会互相小声地交换意见,分析太子每一句话里蕴含的真正含义,以便索尼方面更好地把握黄海甚至共和国对索尼的态度和政策。

看着太子润物细无声的风采,几名年轻的女职员就未免心荡神驰,想入非非。

唐逸自然不知道株式会社里的这点事,他只是默默盘算着今晚的重头戏,和日本经产省大臣佐藤俊博的会面。

陪同唐逸参加座谈会的尚有共和国驻日大使馆商务处公使衔参赞石江水,外交官的行政级别从待遇上大体还是可以有个参照,美日这种比较重要的国家里,参赞大致为副司级,公使衔参赞在副司和正司之间。

石江水四十多岁,精明强干,在机场迎接唐逸时就提了提沈言新副部长,和唐逸的关系一下就拉近了。

佐野三郎是很重视这次会面的,更希望能和唐逸这位有着红色背景的年轻政治新星建立起私人友谊。在座谈会中主动提出,索尼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联合东京银行提供总额达百亿日元的低息贷款支援黄海的基础建设。

唐逸微笑道:“谢谢佐野先生,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取得双赢。”

……

东京是一个繁华而冷酷的城市,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厦层出不穷,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这座高效率运转的巨大城市,竞争极其残酷,想做这个巨大机器的一颗小小零件而又不被淘汰,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人情冷漠,心理负担巨大,繁华之后,也造就了自杀率位居世界前列的冷酷之都。

端着茶杯站在落地帷幕前,看着街头行色匆匆的行人,甚至车流也给人一种高效运行的冷冽之感,唐逸喝了口茶水,叹气道:“生活在这样的都市,是幸亦或不幸呢?”

代表团入住了东京纽约大酒店,唐逸住在1801,是一间豪华套房,装潢色调温暖,和窗外钢铁丛林的冷酷形成鲜明的对比。

石江水微笑道:“物竞天择,只要有能力,东京是一座很不错的城市。”

唐逸笑笑,“或许吧。”

石江水道:“开始沈部长点我来东京时,我也不习惯,这座城市总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甚至他们的电视剧都永远是一种冷色调。”说着就摇了摇头。

唐逸喝了口茶水,没说什么。

石江水突然问道:“唐书记,赵雅月在黄海是吧?”

唐逸微微一怔,微笑道:“你认识雅月局长?”

石江水道:“我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是她丈夫,我和她很熟,因为不大会喝酒经常被她奚落呢。”说着就笑起来。

唐逸就笑:“那也是我的弱项,看来以后在她面前得藏拙。”

石江水和唐逸言笑甚欢,胡小秋和刘兵也坐在沙发上低声说着什么,刘兵脸上有丝无奈,因为胡小秋正嘀咕走廊里撞到的那名娇小的女服务员很像某AV女星。

随即刘兵看看表,站起身道:“唐书记,时间快到了。”却是赶快结束了和胡小秋令人尴尬的谈话。

唐逸点点头,说:“去洗个澡,重要的会晤就要沐浴更衣,咱们老祖宗是礼仪之邦嘛!”大家就都笑。

……

晚上七点,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佐藤俊博在纽约大酒店设宴款待唐逸一行。佐藤俊博对华持友好态度,数次公开承认对华战争为侵略战争,并承认日军侵华时有屠杀行为,这在日本右翼势力尘嚣日上时尤为不易。

当然,不管对华采取何种态度,这些官员也不过是为了将本国利益最大化,只是所走的路线不同而已。唐逸面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当然不会升起国内媒体报导时所说的“令人尊重”“敬佩”等等这些情绪。

唐逸只希望通过自己和他的会晤,更多地了解这些叱咤国际政坛的老狐狸们的处事手段。和佐藤俊博这样的国外重量级政客碰触,唐逸还是第一次。

整体来说,唐逸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在和佐藤俊博的会晤中,唐逸按惯例简单介绍了黄海的投资环境和经济优势,讲了讲在黄海的日本企业获得的长足发展。本来这些都是官面话,但令佐藤诧异的是唐逸并不是按惯例从大的方面来讲,而是举了一个市值不过几十万美元的日本人开设的小公司的例子,讲了讲该日本商人在黄海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其中自然涉及了黄海的一些优惠政策。通过这种传奇小故事的形式,却是将黄海对日的友好、对外资的政策等等都影射地讲了讲,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佐藤和日方代表团都听得津津有味,佐藤更微笑道:“这个故事应该作为案例来推广,我们的政府,被骂的最多的就是对小投资者的保护,贵国的政策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啊!”

唐逸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黄海和贵国九州地区隔海相望,唇齿相依,黄海和贵国企业的经贸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希望在经济产业省的大力支持下,在黄海定期举办的中日‘新丝绸之路企业合作论坛’能获得圆满的成功。”

佐藤将话题引到国策,唐逸就开始讲黄海。佐藤可能是无心,或者是真的想从唐逸嘴里嗅出些东西,但唐逸只代表黄海,这种场合很敏感,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在国内引起一场政治风暴。

大多数出访官员都是讲官话套话,自然不会有失言之忧,而唐逸常常言之有物,用词上就更要注意斟酌。

佐藤微笑称赞“企业论坛”这个建议好,经济产业省愿与黄海一起积极推进论坛在黄海早日举办,相信论坛在促进中日企业间合作方面会取得丰硕成果,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并发展经济产业省与黄海市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