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圈子(第2/2页)

同样的道理,安排一些“奸角”进入自己的团队,只要运用得当,同样可以刺激团队的活力,至于其中的制衡平衡之妙,更是在乎一心。

而现在,张守在唐逸眼里无疑就是一条“鲶鱼”,而且是被重用的“鲶鱼”,人事司刚刚对他进行了考察,大概不几日就可以调任共和国物资储备中心任常务副主任。

前几天,唐逸给贾副主任去了电话,讲到程朝伦在国家物资储备上的一些观点,实际是受张守副司长的启发,又问起贾主任物资储备中心扩编的人手问题,贾副主任就笑呵呵说会和张守副司长谈谈。

于是本来程朝伦调任物资储备中心副主任的人事变动偃旗息鼓的一个月后,张守成为了物资储备中心常务副主任的候选人,而共和国物资储备中心主任的位子,是贾副主任兼任的。

品着茶,唐逸笑呵呵问张守:“怎么样,对新的岗位怎么看?”

张守一脸的恭谨:“服从组织的分配,我有信心完成新的任务。”

唐逸笑道:“去了别和稀泥,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口气很随便,居高临下,甚至带有贬义,但这正是说明领导不拿你当外人,是器重你。张守脸上肌肉就放松下来,露出一丝笑容,“放心吧主任,我不会给你丢脸。”

这种赤裸裸表忠心的话程朝伦说出来大概会令人感觉肉麻,而张守说起来自自然然,丝毫也没令人觉得不妥。

唐逸笑着点点头,手机震动起来,拿出来看号,那边程朝伦和张守都站起来告辞,唐逸作个手势,没有去送,接通了电话。

“唐逸啊,今晚牛部长不来了,九门坝出了点问题,他一早就下去视察了!”

是二叔,听说九门坝出问题而且劳动水利部部长亲自去解决,唐逸心里就咯噔一下,那可是涉及千亿人民安危的工程啊!

“不是什么大事?”听唐逸急急地问,唐万东笑呵呵地说。

“那就好。”唐逸松了口气。

“听说你把你手下一个副司长塞贾副主任那儿去了?”唐万东笑呵呵地说,“你呀,真是的!”

唐逸干笑两声,没说话。二叔大概觉得牺牲一个程朝伦微不足道吧。自己刚刚来发改委几个月,程朝伦也不过是自己分管的一个司长,二叔虽然知道自己看重他,但毕竟时日尚短,自己初始和一些涉及范围很广的利益圈子打交道,做出一些妥协是必要的,何况从常理来说,这本来就不是针对自己的行为。从二叔的角度看问题,程朝伦无疑是那种得罪人极多的“风头”干部,大概也不会怎么喜欢他。

但问题是陈慕林的行为令自己觉得他分明就是冲自己来的,甚至隐隐感觉到他在故意激怒自己,所以,自己就怒了一次,想想,也算中了他的激将法,只是讽刺的是,“阴谋得逞”的他反而垮了台。

“唐逸啊,贾副主任和亲家的关系你知道吧?”二叔笑呵呵问。

唐逸笑道:“知道。”

二叔点点头,“我想你也知道,晓楼虽然不说,但非洲那几个矿山肯定是你帮他拿下来的,也好。”

唐逸知道二叔“也好”的意思,和刘书记的联姻,其实远未将宁北一系从皖东派系中脱离,而自己和刘晓楼关系越发密切,刘书记和贾副主任的圈子更因为二矿的突然变动有了变数,加之刘晓楼进了靠近唐系圈子的一矿,使得刘书记和唐系的关系无形中又进一步加深。

想想京城错综复杂的关系,唐逸就叹口气,各种关系纠葛,远不是“朋友,敌人”那么简单,政见、私人关系、政治派系、利益圈子等等等等,一些较量又岂是用“敌我”可以说清的?当然,当出现重大问题时,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政治集团的站队。

“还是要注意搞好团结。”唐万东挂电话前不忘叮嘱一句,明明知道唐逸做事情很有自己的主张,但亲侄子,有时候还是不免唠叨一些。

唐逸很享受二叔偶尔表现出的亲情,笑道:“嗯,我这就去看孙主任,搞好团结。”

当初孙主任和自己谈话也是一片好心,程朝伦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激起的反响不小,网络上甚至开始讨论矿山的问题,暂时将程朝伦冷冻一下是正常手段,而自己一次次挡下来倒好像给了孙主任自己“护短”的印象。

宽敞的办公室里,孙玉平主任只是抬头对唐逸笑了笑,然后继续写一份材料,唐逸心里倒是一宽,每个领导接人待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孙主任现在的表现就说明还拿你当亲厚干部,如果他客客气气的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才真正糟糕了。

唐逸坐在沙发上等,几分钟后,孙主任放下了笔,抬头笑道:“老喽,写东西就要一蹴而就,不然就忘词。”说着话站起来,笑眯眯来到唐逸身边坐下。

“怎么样?朝伦没什么情绪吧?”孙玉平笑着拿起了茶杯。

“不会的。”唐逸微笑,“他本人的意愿倒是挺喜欢换个环境,是我舍不得这个人才。”

孙玉平笑道:“是吗?那就好,我想他也能理解。”

唐逸不知道孙主任都知道些什么,只是觉得孙主任态度和以前有些不同,或许是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无形中倒是令他和自己更亲近了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