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其乐融融和改革(第2/2页)

听唐逸问,庞立文微微一笑:“所以说唐书记总能给人惊喜。”

唐逸笑了笑,又看向了远方。

“总书记这次去岭南,要有个结论了吧!”庞立文目光渐渐向南方看去。

唐逸点点头,没有说话。

自唐逸的文章在《红日》发表以来,在党内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江南劳动日报》第一个全文转载了唐逸的文章,接着在江南省委常委会议上,通过了初步构建省督察局的《几点办法》;紧接着,岭东、宁北、琼南等几省省委也通过了类似的决议,而月前川南、北京二省市的加入使得这场熊熊烈火愈燃愈烈。尤其是京城,近些年一向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各省市的风向标,没有中央最高层的认可,京城大佬们是断然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的。

其实近些年党内关于民主作风、监督法治的讨论本就是重点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也在进行着各种摸索,只是华夏大地千年的传统向来人治胜于法治,一些东西构想是好的,但真正实行起来往往变了味。这也使得一些改革推动起来阻力重重,这也是唐逸迟迟下不定决心的原因之一。

这次改革的推动可以说是因势利导,只是最后结果如何,谁又知道?

眺望着远方,唐逸轻轻叹了口气,事实又岂能尽如人意,但该做的事总要做的。他,应该是支持的吧!

想想,民间,就算所谓的精英阶层也是浑然不知道这次各省推动督察制度改革所牵涉的方方面面的。从各种媒体报道看,都是在大唱赞歌,认为中央在党的民主建设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依靠公众的参与切实加强对各级公务人员的监督无疑会使得这些年社会的黑暗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要的一环。

当然,怀疑的也有,在一些敏感网站的论坛,就有帖子质疑所谓的督察局,认为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他就不信,如果他去政府部门办事,如果办事员拖拖拉拉或者引用一些条款实则故意刁难,督察局还真能给他做主了?

这种帖子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唐逸也仔细看过这类帖子,看来,一切只能等时间来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