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进士。早年受牛党令狐绹赏识,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当了他的女婿。以后曾在桂管观察使、剑南、东川节度使幕中当过书记,去过广西和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他出身孤贫,从小几伤离丧,家族衰微,饱受人生穷困,深感世态炎凉,因此少壮时虽有欲回天地的大志,但比较抽象,更具体的追求目标则是撑持门户,光宗耀祖,渴望早日成名得官。同时,这样的身世和经历也使他更加看重家人骨肉之情,感情比较脆弱。后来他虽然中了进士,但一直奔走于各地幕府,为人记室。加上在牛李党争中同情李党,而遭到牛党排抑,一生郁郁不得志。这种政治苦闷、身世之感和唐王朝衰落时期封建文人普遍的没落情绪融和在一起,便形成了李商隐诗歌的感伤基调。他的诗歌中最有特色的是政治讽刺诗和爱情诗两大类。

李商隐对时代的看法与杜牧的角度有所不同。他们都看到了中唐以后在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但李商隐没有杜牧那种补天的幻想,而是对唐王朝走下坡路的趋势看得十分清楚。他的政治讽刺诗议论透辟尖刻,而态度则悲观消极。其中有一部分长诗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现实政治。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追溯唐王朝自贞观以来由治到乱的政治变迁过程和深刻教训,分析了安史之乱的远因和近因,认为这场祸乱已使国家元气大伤:“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筋体半痿痹,肘腋生臊膻。”同时列举中唐以来“疮疽几十载,不敢抉其根”的种种弊政,指出了“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的根本原因。可见使他丧失信心的不是天运,而是“九重黯已隔”的现实,是朝廷的不可救药。其余如《韩碑》、《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等就元和以来朝廷对藩镇处理不当的问题提出尖锐的批评,都可以看出李商隐善于从历史根源批判时弊的深刻见解和敏锐眼光。

李商隐还有一部分批评政治的诗是直接针对现实而发,表现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正义感。特别是面对宦官的势焰,连杜牧都有所退缩,而李商隐却在刘事件和甘露事变这两件大事中表现了鲜明的态度。刘在考贤良方正科时对策,因极言宦官之祸而落第,又被远谪。李商隐写了《哭刘》、《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户》等诗,为之鸣冤叫屈。甘露事变是由于文宗依靠两个暴发的野心家李训、郑注清除宦官势力,反被宦官仇士良利用,诛杀满朝大臣,文宗自己也终生受制。李商隐为此写了著名的《有感》和《重有感》诗,肯定此举“清君侧”的动机,甚至希望借强镇之手压制宦官。这类诗大都忠愤激烈、痛哭流涕、明言直指、毫无隐讳。

李商隐的咏史诗是他的政治讽刺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类,以讽刺君王荒淫误国的为最多。如七律《南朝》刺南朝宋齐至陈几代君王荒淫败亡之事,《马嵬》嘲唐玄宗在马嵬被迫赐杨妃死的前朝故实等,这类诗往往构思惨淡经营,旨趣深僻,尖酸刻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炀帝南游扬州,大造宫殿,留连不归。又征集了几斛萤火虫,夜里游山时放出照明,并且开运河通扬州,沿河筑堤,种植杨柳。《隋遗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梦见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炀帝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舞毕,遭到陈后主的讽刺。这首诗集中了以上几件事,以夸张的口吻渲染扬州经炀帝取作帝居后的一片荒凉景象:隋宫中腐草的萤火虫竟至绝种,只有乌鸦日暮时到隋堤的柳树上栖宿。末句由《隋遗记》故事进一步推想炀帝若在地下重逢陈后主,当无言以对,尖刻地指出了隋炀帝重蹈陈后主亡国覆辙,都因游乐无度之故。此诗中“玉玺”一联向来为人称道。“玉玺”是天子印,“日角”指唐高祖额角隆起如日,句意为若不是天下归了唐高祖,隋炀帝的龙舟还会游到天涯海角。刻薄的讽刺以调侃的语气表达出来,对仗又极工整精致,颇能代表李商隐七律的特色。《筹笔驿》也是他咏史诗里的名作: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1〕。徒令上将挥神笔〔2〕

终见降王走传车〔3〕。管乐有才真不忝〔4〕,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5〕

筹笔驿是诸葛亮攻魏时策划军事的驿站。在今四川广元县北八十里。诗人叹息诸葛亮纵然军令严峻可畏,筹策如神,不过都是徒劳,刘禅还是不免于亡国的下场。结尾从杜甫《登楼》“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中生发,但李商隐则更多的是为诸葛亮惋惜,与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有所不同。诗里叹息诸葛亮空有管仲乐毅之才,关羽张飞无命早死,实际上也讽刺了刘禅的昏庸无能,纵有贤能辅佐亦无奈天命。这就借咏诸葛亮遗迹这一传统的题材,翻出了讽刺亡国之君的新意。

最能显示李商隐构思和取材才能的,还是他的七绝咏史诗,像《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6〕,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汉文帝曾将他召回长安,在祭祀完毕后接见他,谈论鬼神一事,一直到夜半,文帝不觉促近前席。谈完后文帝很欣赏贾谊的才华。李商隐却由文帝与贾生谈论的是鬼神之事这一点生发感想,先大力渲染文帝求贤的诚恳和虚心,然后以“问”与“不问”的对比,点出文帝关心的并不是苍生之事,从而造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艺术效果。又如《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与七律《隋宫》一样,同是讽刺炀帝游扬州之事,但借宫锦分制成马鞯和锦帆两用一事,点出隋炀帝从水陆两路游幸江南,劳民伤财的罪恶。《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史载齐废帝曾遣人剥取庄严寺的玉九子铃等宝物来装饰潘妃宫殿。如今国亡身灭,宫殿荒凉,但近处梁宫歌管声平息后,风檐前的九子铃声仍与往昔一样,这不仅以梁台的热闹衬托出齐宫的荒凉,也以九子铃所烘托的夜阑更深后的寂寞预示了梁台日后的荒凉。这些诗都能以小见大,出奇制胜,以精巧的构思表现美丽的情景,深婉地揭示出这美丽表象下所掩盖的宫廷丑事和君王的丑恶灵魂。诗意虽含蓄曲折,却又是一针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