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瞽

【题解】

这是周王在宗庙祭祀先祖的一首乐歌。《毛序》说:“《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也。”即各种乐器相配合在祖庙中演奏。诗中详细描述了乐队的组成,乐器的安放,乐声的悠扬。可见仪式的隆重,场面的盛大。

有瞽有瞽[1], 在周之庭[2]。 设业设虡[3], 崇牙树羽[4]。 应田县鼓[5], 鞉磬柷圉[6]。 既备乃奏, 箫管备举[7]。 喤喤厥声[8], 肃雍和鸣[9], 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10], 永观厥成[11]。

【译文】

盲人乐师排成行, 聚集周庙前庭上。 钟架鼓架摆设好, 五色羽毛架上装。 既有小鼓和大鼓, 鞉磬柷敔列停当。 乐器齐备就演奏, 箫管一齐都奏响。 乐声满耳真嘹亮, 肃穆和谐声悠扬, 祖先神灵来欣赏。 客人全部都来到, 乐曲奏完齐赞赏。

【注释】

[1]瞽(gǔ):盲人。古代常以盲人充任乐师。

[2]庭:指宗庙的前庭。

[3]业:悬鼓的木架。虡(jù):悬编钟编磬的木架。

[4]崇牙:古代乐器架横木上刻的锯齿,用以悬挂乐器。树羽:在崇牙上装饰上五彩鸟羽。树,插。

[5]应:小鼓,因其与大鼓之声相应,故名“应”。田:大鼓。一说小鼓。县鼓:悬挂的鼓。县,即“悬”。

[6]鞉(táo):摇鼓。鼓旁有两耳系两硬物,下有手持木柄,一摇动,所系硬物击打鼓面发出声音。磬: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柷(zhù):乐器名,呈方斗形,中有椎柄,用手扳动,椎柄则晃动击打两边,发出声音,作为开始奏乐的一种信号。圉(yǔ):通“敔”,乐器名,木制,形似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锯齿,以木划之出声,演奏将终时奏之以止乐。

[7]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以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即笛子之类的乐器。

[8]喤喤(huáng):乐声宏亮。

[9]肃雍:乐声和谐舒缓。

[10]戾止:到来。

[11]永:终,一直。成:指乐曲终了。或解为乐之一阕。一说此指祭礼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