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傅太师傅,辅弼国之君(第2/3页)

萧紫依点了点头,看向这位太监。她的长乐宫里虽然也有太监伺候,可是她对这种封建社会特有的人物有心理障碍,向来不允许他们接近她所在的殿室。若竹她们也知道她讨厌看到太监,索性就打发他们去做一些粗活或闲事。

而这位过来给她传话的公公,从外表上萧紫依还真看不出他今年到底是多大岁数,不过至少年龄也应该和皇帝差不多了。只是皇帝因为操劳国事,面上要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些。

在前面带路的公公好像发觉了萧紫依在着意看他,便开口柔声说道:“公主,奴才是沈宝,以后如果有什么事用得着奴才的话,请尽管吩咐。”

肾宝?萧紫依听了差点没喷出来,费尽所有意志力才忍住笑,掩饰性地干咳了几下。“那紫依就多谢公公了。”萧紫依浅笑道。这个公公貌似是方才在大殿上站在皇帝身边的那位,肯定是皇帝的随侍太监。否则也不能把话说得这么满,还让她如果有麻烦可以去拜托他。

要知道,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可是权力大得很。外臣拥兵自重,且常有叛乱的事情发生,令皇帝如芒在背。所以皇帝往往不相信外臣。就是朝中的文臣,皇帝也不会放心,怕他们与外臣相互勾结,把持朝政。因此看上去似乎只有身边的宦官能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朝夕相处看上去很好控制。

所以就如同水墨画中,看不见风,竹叶却被吹得一片凌乱一样。宫里面,太监本无权,但是却掌握着无形的大权。

萧紫依感慨了一阵,忽然想到这沈宝说了示好的话,是不是照例要管她要红包啊?她看许多小说上,宫里的公公们都是填不满的钱袋子,不管你是皇子还是公主或妃子,都是要留下钱财的。

问题是她身上除了带着的那个祁墨特制的凤凰金簪,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萧紫依一路纠结,不一会儿便发现已经到了宣室殿的一间书房门口。沈宝低声道:“公主,皇上就在里面等您,您直接进去就行了。”

萧紫依抬起头,看到沈宝那有些浑浊的双眼里透着慈祥的神色,让她不禁一愣。沈宝,他姓沈!她的母妃也姓沈,她不会认为事情会巧合到这种地步。

萧紫依想到这里,匆匆低下头藏住眼中的惊讶,伸手往半掩着的书房门推去,同时提起精神脆声道:“父皇,紫依来了。”

她踏入书房的大门,刚绕过一扇足有一人多高的云锦屏风,就看到一身明黄色龙袍的皇帝正站在案几前看着一幅画作。由于他低着头,萧紫依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更无从猜测他到底有没有为她方才在金华殿的行动而生气。

萧紫依的心情有些忐忑,这种好像在犯错误之后被老师请到办公室的感觉,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过了。她这么自嘲地想着,反而觉得有些怀念和好笑。

“还能笑得出来,看来果然和你母妃很像。”皇帝抬起头,看到萧紫依微翘的唇角,略带无奈地说道。

“是吗?原来母妃也很喜欢笑啊!”萧紫依面上天真无邪地笑道,心内放下一块大石。看来萧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并没有她母妃重啊!

皇帝哭笑不得,摇头道:“就是这种喜欢闯祸之后故作无辜的笑,一模一样!”

萧紫依使出萌之大法,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眨了两下,甜甜地朝皇帝笑了笑。嘿嘿,她比萧策那个小公鸭嗓子多了一种武器,那就是他不会像她这样装可爱!“父皇,紫依才没有装作很无辜,其实人家就是很无辜啊!”

皇帝无奈道:“真拿你没办法,哪有姑娘家这么自称自己闺名的?成何体统?”

萧紫依继续不解地眨着大眼睛,她是看古装片里都这么说的啊!一口一个自己的名字,会显得很淑女哦。“那说什么?”这回萧紫依可不是装出来的不懂,她确实不懂。

“朕不是封了你长乐的称号了吗?”皇帝一板脸说道。

“长乐……长乐……”萧紫依默念了几次,发觉一点感觉都没有。说起名字,萧紫依忽然想起一事,理直气壮地抬起头问道:“让紫依自称长乐?那方才父皇给紫依起的那个名字又是什么意思?对,叫什么萧子苏来着。”

皇帝叹了口气,终于拿他这个又可爱又娇气的小公主一点办法都没有,朝她招手道:“你过来看看,这幅是你母妃的画像。”

萧紫依绕过长长的书桌,走到皇帝身边,低头往桌上摊开的画卷看去。

“这……这是我母妃?”萧紫依吃惊地睁大双眼,因为她看到的分明是个男装……好吧,勉强算是男装丽人。

“是啊,你看你们多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皇帝的目光落到画卷之上,双目射出怀念的神色,连带着连说话声都舒缓了起来。

一个模子?萧紫依一脸不敢苟同的表情。中国水墨画这种抽象至极的画法,她可没看出来这画上之人和她能有几分相似。不过仔细看去,画中之人眉宇间有股英气,倒是像极了英俊小生,绝对不同于普通女子。

“父皇,我母妃……怎么是男装?”萧紫依不解地问道。按理说,正常妃子的画像应该是那种拿着扇子站在花丛里妩媚动人的样子吧?

皇帝低声说道:“你的母妃,是我见过最大胆的女人。呵呵,你知道谁是大周朝到现在为止最年轻的状元吗?”

萧紫依满脸黑线,试探性地问道:“不会就是我母妃吧?”女扮男装的把戏?居然还真的有这样的戏码?这根本不科学啊!女扮男装究竟是怎么躲过大考之前的搜身的啊?

皇帝面有嘚瑟地点了点头,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时候,缓缓说道:“她自幼被当成男儿养大,十八岁才华便已名满京城。十九岁时值大考,在殿试上舌辩群儒大杀四方。呵呵,今天你在大殿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朕几乎以为芸儿又回来了。”

萧紫依听着皇帝满载着怀念的声音,想起方才她在胡掰的时候,很多老臣看她都是很震惊的目光,原来让他们震惊的并不是她说的话,而是她的扮相。八成是让他们回忆起当年她母妃的潇洒身影。

“我和我母妃……长得很像吗?”萧紫依不禁开口问道。

“很像,很像。”皇帝连说了两次很像,目光从画上移到萧紫依的面上,柔声说道,“所以朕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是我的紫依终于回来了。”皇帝不擅于说这种温柔的话,所以也没再往下说。

萧紫依还是认真地看着面前的水墨画,怎么也看不出来自己和这个抽象派的画像有什么地方相似。不过若是她的母妃和她长得很像的话,那么方才那个沈宝太监,就不可能是她母妃的亲戚。因为他和她一点都不像。不过看他看向她的眼神,也不应该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