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面马达加斯加(第2/5页)

牛肉开锅,一人尝两口,分而食之,随后翻尸行动就开始了。

墓园的铁门被打开,人们潮水般地涌了进去,又唱又跳,与墓园阴沉、肃杀的气氛完全不符。所有人都进了墓地之后,一支临时拼凑的乡村乐队开始奏乐,那真是锣鼓喧天、唢呐齐鸣。

人们自发地让出一条道来,老人的家属抬着一个担架一样的“灵柩”,举着国旗,欢天喜地穿过人丛进来了。

别样Party。

伴随欢快的音乐,人们载歌载舞,蹦着跳着扭着唱着,墓地里一派别样的节日气氛,俨然一个游乐园。我们几个中国人站在人群里,颇有些无所适从,在我们的观念里,真的无法想象在墓地里开Party的场景。

抬“灵柩”的一行人来到老人父亲的坟墓前,几个劳力挥舞铁锹,开始挖土。在墓地里掘坟取尸,这只有在恐怖片里才能见到的场景,在我们的眼前真实发生了,周围却毫无恐怖气氛,全是欢声笑语。

尸体埋得很浅,挖不到一尺,裹尸布就露出来了,没有棺木。几个人伸手下去,把尸体抬了出来,人群里瞬间爆发出阵阵的欢呼。裹尸布上的血污依稀可见,几个人用一块新的裹尸布包裹住尸体,死者的家人开始围到尸体边,手搭在裹尸布上,一边触摸一边诉说,与尸体“聊天”。他们陈述家里的好消息,谁结婚了谁生男孩了谁大病痊愈了等等,并表达谢意,祈求保佑。

现场每个麦那利人的脸上都是笑意盈盈,可我和梁红脸上的表情始终是拧巴着的,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心理作用,我总觉得空气里弥漫着奇怪的腐烂的味道。

按照传统,在这种节日上流泪是对死者不敬,但还是有一个人流泪了,那就是死者的妹妹,她说自己是因激动而流泪。她拉着梁红的手告诉我们,参加翻尸礼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死去的哥哥其实一直是和他们在一起的,现在把他从坟墓里挖出来,就是让他跟亲人们聚一聚,看看亲人们现在的生活。

几番“异界对话”完毕,人们把死者摆上那个“担架灵柩”,扛上肩头,开始在墓园里面游行。音乐又响了起来,歌声唱起来,舞蹈跳起来,几百人在坟墓间载歌载舞。翻尸节进入高潮阶段。

这场大型的“与尸联欢”活动,在人们的欢天喜地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死者的儿子挥手示意,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老人站在人群中开始讲话,感谢大家前来参加他的先父的翻尸礼,祖先非常高兴看到大家。

在欢呼和掌声中,人们把死者的尸体抬回墓坑,盖上树叶、杂草,填土,先人又长眠回地下,几年后,他还会再次“重见天日”,与子孙同欢。

一场浩大的节日,到此也告一段落。

人们意犹未尽地散去,傍晚的墓园归于沉寂,现场又回到一片荒凉,只剩下我们几个中国人和向导,站在座座坟包间,还在消化着这天我们所看到一切。有骇然,有好奇,也有对异域异族风俗的理解。

一阵晚风吹来,让人不寒而栗。

狐猴诱惑

来到马达加斯加,一定不能错过狐猴。那部动画片里,狐猴完全抢了老虎和斑马们的风头,把自己的形象推向了全世界,萌化了梁红,也萌化了我。

在找到狐猴之前,我们先和蝗虫遭遇上了。这儿发生了蝗灾,蝗虫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我们一行人赶紧躲进车里,看蝗虫大军掠过。不过车窗外的人们好像没事儿似的,孩子们没停下手里的游戏,忙碌的人们如常干活。向导说:“习惯了,在马达加斯加,蝗灾太频繁了。”

片刻之后,蝗虫散去,一切又回归宁静。我们换乘牛车,来到丛林边缘,前方就是狐猴生活的地方。沿途有很多笔直粗壮的大树,两人合抱才勉强围住,每一棵都有二十多米高,笔挺笔挺的枝干,只有顶部有几根树杈,也不见树叶,结着一些红色的果子。这就是猴面包树,顾名思义,想必那果子就是猴面包了。

我在地上捡到一个掉落的果子,拳头大小,敲开尝了尝,果肉确实有种面包的味道。既然有猴面包,狐猴肯定会来这儿觅食吧?我们等了很久,一只狐猴影子都没见着。去问当地人,附近的居民说这种果子只有人吃,狐猴是不吃的!为什么?猴面包树太高,树干又太光滑,狐猴根本爬不上去!捡到自然脱落的果子,它们也掰不开。

见不到狐猴,我们决不放弃。找了一个熟悉丛林的人,带我们进入丛林深处寻找狐猴。

马达加斯加留给人们最初的印象,就是林海和藏在里面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这次深入森林,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周围的树和花草,我们完全叫不出来名字,偶有蜥蜴和螳螂跳过,还有斑斓的蝴蝶,也完全不是我们见过的品种。当然还有些很瘆人的东西,比如颜色鲜艳的蜈蚣,以及悄无声息游过的蛇。

走了四五公里,向导停了下来,示意我们安静。远处传来声声啼叫,像呜咽的喇叭,这就是狐猴在叫。向导找了一个地方站定,然后开始学狐猴叫,呼朋引伴。很快,头顶的树叶丛里就有了动静,一个东西飞快地在里面穿梭着,是狐猴!向导挥手让我们跟上。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见到狐猴了,紧张的是我担心我们的动静惊吓到它。

这只狐猴体型和峨眉山的猴子差不多,但是长相不同,毛色黑白相间,更像是一只大熊猫,但是行动敏捷许多,在十几米高的树枝上,钻上钻下,动脱自如。它找了一根树枝停了下来,坐下东张西望,我们也赶紧蹲下远远偷瞄。在马达加斯加,狐猴有三四十个品种,我们眼前的这一只,是其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不一会儿,它的同伴也过来了,几只一起在枝头攀上跳下。向导突然站了起来,但是狐猴们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受到惊吓四散逃去,反而跳到了他头顶的树枝上,搔首弄姿。向导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这种狐猴都是生活在丛林的最边缘地带,还曾经救过一个在丛林里遇险的男孩,因此附近的人们对它们都很友好,经常放一些食物在丛林里。久而久之,这些狐猴也有了灵性,跟人类友好相处,并不害怕。

我对向导说,我们这次最想见到的,是体型最小的那种狐猴。向导点点头,带着我们继续往森林深处进发。向导说,那种体型最小的狐猴叫鼠狐猴,已经濒临灭绝,很少有人能够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