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第六章 兄弟相煎,苏秦助燕公平内乱(第4/15页)

“在下有重大国事,求见燕公。”

门尉从鼻孔里哼出一声,将名帖递还过来,再次拖长声音:“君上有旨,概不见客!”一个转身,礼也不回,径自走入耳房。

苏秦寻思有顷,沿宫城转至旁边几门,逐一问去,果如两个士子所言,门尉不问青红皂白,劈头即道:“君上有旨,概不见客!”

苏秦连遭几番抢白,只得悻悻地回到店中,关上房门,思考该从何处入手。

燕文公的确不能见客。

明光宫正殿里,文公静静地躺在榻上,两眼紧闭,面色黄中泛白,全身一动不动,形如垂死之人。

姬雪守在榻前,轻声哼起一曲燕地民歌:

燕山之木青兮,

之子出征。

燕山之木枯兮,

胡不归。

这首燕人悼念征人的民谣,是她不久前从一个老宫女口中学来的。此时姬雪不知想起什么,信口哼唱起来。曲调原本哀伤,又经姬雪反复吟唱,更见悲凉。文公听有一阵,两行浊泪从眼角里流出,伸出右手,一把捉住姬雪的纤手,紧紧捏住。文公用力太大,姬雪感到疼痛,强自忍住,任他捏一会儿,方才柔声道:“君上,您醒了。”

文公似也意识到什么,将手松开,睁开眼睛,多少有些抱歉地望着她:“夫人,寡人捏疼你了。”

姬雪的声音更加轻柔:“君上,您……您哭了?”说着,将手抽出,用丝绢轻轻抹去他眼角里的泪水。

文公苦笑一声:“夫人唱得真好。”

姬雪应道:“是君上的心肠好。”转对春梅,“君上醒了,传药。”

两名宫女端着托盘一前一后进来,一个托盘里放一碗汤药,另一个托盘里放一碗蜜水。春梅接过,姬雪取来汤匙,舀出一匙,亲口品尝一下,轻声道:“君上,臣妾尝过了,不算太苦,冷热也正好。”

文公却摆手让她端下。

姬雪端起药碗,恳求道:“君上,您……您就看在雪儿面上,闭眼喝下吧。”

“唉,”文公长叹一声,摇头道,“夫人有所不知,寡人之病,何种汤药也不济事。”

姬雪泪水流出,缓缓跪下:“君上——”

姬雪正要苦劝,老内臣走进来,站在门口咳嗽一声,轻声叫道:“夫人。”

姬雪抬头望去,见老内臣冲她连打手势,似有急事。姬雪怔了下,放下药碗,起身走过去。老内臣在她耳边低语数句,姬雪怔道:“这——”看一眼君上,犹豫不决。

老内臣又打手势,要她马上出去。姬雪无奈,只好跟他出去。一出殿门,老内臣就急急说道:“夫人快去,殿下就在前面偏殿里候您。”

听到是殿下,姬雪心头一沉,顿住步子,冷冷地望着老内臣:“本宫与殿下向来无涉,他寻本宫何事?”

“老奴也不知道,”老内臣应道,“不过,看殿下那样子,像是有天大的事。老奴以为,无论发生何事,夫人还是过去一趟为好。”

姬雪略一思忖,跟在老内臣后面走向偏殿。

一进殿门,太子苏就急迎上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拜,泣不成声:“母后——”

看到这个比她大了将近二十岁的当朝太子叩头喊她母后,姬雪心里一揪,面上窘急,叫道:“殿下,你……快快请起!”

太子苏声泪俱下:“母后,您要发发慈悲,救救燕国啊!”

姬雪惊道:“燕……燕国怎么了?”

“母后,子鱼在武阳蓄意谋反,就要打进蓟城来了!”

“这……”姬雪花容失色,“子鱼他……这不可能!”

“千真万确呀,母后!”太子苏急了,“子鱼在武阳拥兵数万,今又暗结赵人,不日就要兵犯蓟城,杀来逼宫了!”

姬雪渐渐回过神来,冷冷地望着太子苏:“殿下,子鱼真要打来,本宫一个弱女子,又能怎样?”

“母后,”太子苏纳地再拜,“儿臣恳求母后向公父讨要虎符,调子之大军协防蓟城,否则,蓟城不保啊,母后——”

“殿下是说……虎符?”

“对对对,是虎符!儿臣已去求过子之将军,子之定要儿臣拿出公父的虎符,否则,他不肯出兵。”

“这——”姬雪迟疑有顷,终于寻到一个托辞,缓缓说道,“自古迄今,女子不能干预政事,行兵征伐是国家大事,殿下自当面禀君上,如何能让一个后宫女子开口?”言讫,转身就朝门外走。

太子苏却如疯了一般,扑前一步,死死拖住姬雪裙角,磕头如捣蒜,号啕大哭:“母后——”

“殿下——”姬雪又羞又急,跺脚道,“你……你……你这像什么话,快起来!”

太子苏越发疯狂,两手死死抱住她的腿,一股劲儿叩头,扯着嗓子道:“母后,您要是不答应儿臣,儿臣就……就跪死在这儿,不起来了!”

“好好好,”姬雪急得哭了,“我答应,我答应。你起来……快起来!”

太子苏喜极而泣,松开两手,再拜道:“儿臣……儿臣叩谢母后!”

姬雪哪里肯听他又在说些什么,闪身夺路出门,飞也似的朝正殿逃去。将近殿门时,姬雪顿住步子,伏在廊柱上小喘一时,调匀呼吸,稳住心神,这才进门,趋至文公榻前。

文公睁开眼睛,说道:“夫人,你好像有事?”

姬雪面色绯红,嗫嚅道:“没……没什么。”

“说吧,”文公平静地望着她,“没什么大不了的。”

姬雪稳下心神:“是殿下急召臣妾。”

“苏儿?”文公打个惊怔,挣扎一下,急坐起来,两眼紧盯住她,“他召你做什么?”

“君上,”姬雪想了一想,索性直说了,“殿下要臣妾向君上讨要虎符,说是——”

不待她将话说完,文公随即摆手止住:“不要说了,只要是他来,就不会有别的事儿。实话说吧,只要寡人一口气尚在,虎符就不能交予子苏。”

姬雪倒是惊讶了:“子苏贵为太子,君上百年之后,莫说是虎符,纵使江山社稷也是他的,君上早一日予他与晚一日予他,结果还不是一样?”

“唉,”文公长叹一声,“夫人有所不知,虎符一旦到他手中,燕国就有一场血光之灾!”

听文公讲出此话,姬雪这也觉得事关重大,略想一下,道:“臣妾听殿下讲,子鱼今在武阳招兵买马,图谋不轨,万一他先引兵打来,燕国岂不是照样有一场血光之灾?”

文公低下头去,不知过有多久,再次长叹一声:“唉,夫人,这也正是寡人忧心之处。不瞒夫人,寡人心里这苦,说予夫人吧,怕夫人忧虑,不说吧,真要憋死寡人了!”

“君上,”姬雪移坐在榻上,“您要觉着憋屈,就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