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7月9日。1900年的这一天,聂士成在天津壮烈殉国;1926年的这一天,国民政府在广州誓师,正式开始北伐;1944年的这一天,美军攻陷了塞班岛;1905年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拍摄;今天还是大帅哥汤姆·汉克斯的生日。

|聂士成在天津壮烈殉国|

1900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往事不堪回首,因为发生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事件,包括我们之前讲过的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还有今天要说的八国联军于这一年的7月14日攻陷天津的事儿。天津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作为京师门户与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被攻陷以后,遭到了八国联军的疯狂破坏。他们在鼓楼上架起大炮轰击民众,又一连数日纵火烧屋,造成全城遍地死尸、一片火海的惨状。天津城内居民已十不存一。不过更可悲的是,早在天津被攻陷之前,人们就已遭受了劫难。从表面上看是义和团造成的,实质上根子在西太后等顽固派身上。由小农组成的义和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其反抗侵略的正义要求只能通过暴烈的排外行动来扭曲地表现出来,因此进入天津后到处焚烧商店里的洋货并殃及拥有与使用这些洋货的人。游民乞丐等社会底层人员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公开偷盗抢劫乃至杀人放火。当时只要指责某人为信洋教者,便可对其进行抢劫与杀害。在此乱局中,生性耿直的聂士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迷惘之中。在天津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清末名将聂士成应该说是在那个黑暗、混乱而迷狂的世界里少有的亮点。聂士成从军四十年,从中法战争就开始抵御外敌,历经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而且在很多战役中都主动请缨出战。在中法战争中他曾主动请缨带兵入台,因为当时法军攻占了基隆。然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又率领中国军队在朝鲜奋战,并在辽宁的连山关、摩天岭两处大败日军。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他是清朝几支最精锐部队的主将之一。

当时清朝守卫京津的部队所装备的武器全部是德国式的洋枪洋炮,而且训练有素,非常精锐。聂士成本人也是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但是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局势中,他竟然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与朝廷、下与义和团都搞翻了,处于处处碰壁、孤立无援的尴尬处境。首先作为忧国忧民的忠臣,他最痛心的是,自己一心想效忠的朝廷竟然被一群最昧于世界大势的顽固守旧派所掌控。他们荒唐到公然向世界各国宣战,为此他不管不顾地一再进行规劝,在大祸临头前设法制止。由于与朝廷盲目排外的政策唱反调,他得到的是上司无情的训斥与排挤。其次作为身经百战的宿将,他决不相信那种刀枪不入的低级骗术,更憎恨那些他认为开启祸端“四处焚掠”的“乱民”。所以当他奉命去制止义和团扒铁路、毁电线、烧机器时,便进行了无情的镇压,就此被义和团恨之入骨。因此虽然他在天津保卫战中率军与八国联军拼死恶战,其斩获、伤亡均较别军为多,连敌军也承认“自与中国交兵以来,从未遇此勇悍之军”,却被朝廷安上了收了敌人八十万两黄金,出卖了大沽口炮台的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恶意诬陷与弹劾。

7月9日在八里台与八国联军进行最后一场决死之战,在三面夹击之下,他决心一死以报国,所以穿戴整齐之后便横刀立马站在八里台桥头。然后他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他的双腿被打伤、战马被打死,犹忍死力战,直至腹破肠出、头胸中弹才轰然倒地壮烈牺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啊!天津保卫战的顶梁柱聂士成一死,战况便马上恶化。八国联军于7月13日发起进攻,天津城于第二天便告沦陷。如今有关天津保卫战所有参与者的名字,几乎都被历史所淡忘了,只有聂士成的名字留了下来。位于天津八里台的那座小小的木桥有一个悲壮的名字,叫聂公桥,它铭刻着那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提醒着人们真正的爱国将领是不会被历史遗忘的。

|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1926年的这一天,国民政府门前旗幡招展,国民革命军在广州正式誓师北伐。这次北伐跟之前孙中山先生在世时的历次战争都不一样,这一次可以说是士气高昂,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当时中国的南方,尤其广东、广西已经彻底统一起来,大家众志成城,跟当年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大家各怀鬼胎不一样。当时的国民革命军集中了南方最重要的七个军,其中最能打的是第一、第四和第七军。黄埔军校的建立对于国民党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转折,第一军以黄埔军校的学生军为主,国民党从此终于有了自己的党军。由粤军组成的第四军后来在北伐战争中被称作“铁军”,第四军里有一个由共产党指挥的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由于叶挺独立团战功赫赫,再加上第四军其他部队的努力,这支部队在北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后就是广西部队——由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第七军,是非常精锐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钢军”。

前面说的这三个军是北伐能够取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觉得北伐能够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形势,大家要看北伐是在讨伐谁。1926年的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北伐最好的时机,因为这时在整个中国的北方,已经没有一个强势的政府,也没有一支统一的军队能够听一个人指挥。袁世凯死了以后,整个北洋体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分裂,北洋的三大派系都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当然也是因为他们自己内讧。首先是爆发了直皖战争,北洋的直系打败了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就成了孤家寡人,变成了一个傀儡,所以皖系后来就消亡了。而直系由于大将冯玉祥的叛变,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败,在这场战争中直系基本上被打断了脊梁骨。奉系是东北的张作霖指挥的,奉系打败了直系以后,就跟冯玉祥联合在北京掌权。但奉系的大将郭松龄,也是张学良的老师,在北伐之前倒戈了。郭松龄早在四川保路风潮前就加入了同盟会,是倾向进步、十分爱国的。如果他真的遇上北伐军,一定会加以支持的。他早在1925年年底就公开倒戈反奉,亲率七万精兵攻打张作霖,开始时攻势非常顺利,很快逼近奉天(即沈阳),但很快就遭到了日本军队的干涉。奉系虽然最后靠着日本人镇压了郭松龄,但郭松龄率领的部队是奉系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数万的主力部队被消灭后,奉系元气大伤。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当时的北方基本上已经没有非常强大的军阀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