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第2/2页)

不管在什么时代,有什么样的介质,有多少家唱片公司,也大概是一年只能出现十到二十首好听的歌。莫扎特时代,全世界差不多一年生产五百首曲子,一年也就那么多好听的音乐。有了唱片以后,一年可能生产五千首歌,也还是十到二十首好听的歌。那后来有磁带,一年生产五万首歌,还是十到二十首好听的歌。现在一年生产一百万首歌都不止,但是大家觉得非常好听、能够流传下去的歌也还是十到二十首,因为真正的精品每年就这么多。也许你生产了几百万首歌,但好听的能最终流传下来的只有十到二十首。所以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音乐扩大再生产有的时候都是垃圾产品。音乐人才也没法复制,你没办法复制迈克尔·杰克逊出来,你也没办法复制崔健没办法复制周杰伦。好的音乐人以及好的音乐作品可遇不可求。没有办法以工业方式强行扩大再生产,这是音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属性,和其他艺术都不一样。

音乐商品化最后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用烂歌捆绑好歌。因为没办法生产出那么多好歌,哪怕你当时能写出三十首好歌,也一定要分到不同的唱片里去,绝对不会把这么多好歌放到一张唱片里去。在这点上,我觉得唱片业很霸道,对不起大家。一张唱片最多两首好歌,然后捆绑八首垃圾歌曲最后销售出去,这个规律很可笑。但是数码音乐一出来,大家就可以自动在网上找,说我干吗还买你唱片,干吗还为那八首垃圾歌曲消费,我要听的就这两首好听的。这个其实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不能都怪数码音乐。因为作为音乐人,我们在做唱片的时候确实有问题,捆绑了那么多垃圾作品给人家,人家肯定不买账。

我记得早年做磁带的时候,分A面作者和B面作者,A面就是几首主打歌,无论是作词人还是作曲人都要价很高。但是B面作者很便宜,我有个同学就专写B面那种歌,凑个数就完了。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原因,不管什么样的环境,还是希望我们尊重和热爱好的音乐。当然,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去保护好的音乐,这样才会有好的东西不断被做出来。

| 主旋律电影《卡萨布兰卡》 |

1944年的今天,《卡萨布兰卡》获得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三项大奖。这是一部非常令人怀念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当时曾被翻译成《北非谍影》,民国时期的翻译比较文雅,而且很爱把片名翻译成四个字。有些翻译得比较好,比如《魂断蓝桥》,英文片名就叫Waterloo Bridge,意思是滑铁卢桥,但翻译过来就很有意思。但是有些电影本来英文名字起得很好,比如Gone with the Wind(《飘》),结果被译成了《乱世佳人》,就感觉像一个青楼电影。《北非谍影》译得也不好,感觉好像是一个谍战片,其实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爱情电影。我觉得译成《卡萨布兰卡》更好。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一个地名,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卡萨布兰卡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一个非常浪漫的、非常有想象力的地方。很多成功的文艺作品会把一个地方变成人们心目中想象的美好乐园。一直到今天,大家去摩洛哥旅游都要去卡萨布兰卡,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对卡萨布兰卡那种美好想象去的。

《卡萨布兰卡》是在战争年代拍的,1944年获奖,当时“二战”还没有结束。爱国主义电影、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非常好,非常美,非常浪漫,包括《卡萨布兰卡》,也包括苏联拍过的主旋律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拍得荡气回肠。《卡萨布兰卡》在那个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电影里面,至少排到了前几名。男主角亨弗莱·鲍嘉长得非常帅,而且是那种坏坏的帅,具有旧时代巨星的那种魅力。女主角英格丽·褒曼长得很美,但是个子特别高,得有一米八几,比那个男主角高出一头,结果表演的时候男主角经常站在一块砖头上。电影里有一首歌叫As Time Goes By(《时光流逝》)非常好听,流行全世界。这首歌的内容讲的是,他和爱人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在汽车里看露天电影,这个电影就是《卡萨布兰卡》,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爱情。这部电影不但非常美好,而且捧红了一个非洲的城市,让大家心中感觉到这是个有美丽爱情故事的浪漫地方。同时,为这个电影创作的歌曲,也成了全世界传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