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马上(第2/2页)

也许很多人难以相信,为何七年的时光,竟不曾被裴尚书发现。只因这些年,裴尚书公差繁忙,极少在家。且他喜少俊心存大志,每日静心于后花园读书,只待功名成就,方才娶妻。不料这年清明节,裴少俊往郊外祭扫,裴行俭偶入后花园,才发现了李千金和一双孙儿女。李千金自认是少俊妻,裴行俭却认为“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任凭李千金如何辩解,说自己是官宦人家,裴行俭只认他们是风尘烟月。待少俊祭扫归家,裴行俭逼他写下休书,将其逐出家门,留下一双小儿女。面对裴行俭的百般刁难,李千金尚可忍耐,但裴少俊的一纸休书,却让她肝肠寸断。好梦易醒,月满云遮,李千金知道,有一种爱情叫不如归去。

冰弦断,情已绝;银瓶坠,永离别。李千金孤身离开长安,回到久别多年的洛阳。只是洛阳城繁花依旧,而她已觅不见当年的自己。父母已殁,李千金守着家业,日夜思念儿女,还有那薄幸的郎君。绿窗朱户,杜宇声啼,好不叫人感伤。

翌年,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少俊寻至当年那座名园,才知此园是洛阳李总管家。他欲与李千金复合,千金凭着志气,不肯相认。裴尚书得知千金乃名门之女,后悔不已,亲自登门赔礼,亦遭千金拒绝。几番周折,后来李千金割舍不下一双小儿女,方肯同意认亲。

破镜重圆,令《墙头马上》这部戏,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昆曲共四折。白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加之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让这出戏,在舞台上,千回百转,错落有韵。台上的戏子,明知是别人的故事,却让自己做了真正的主角。而台下的看客,却期待自己能走进戏中,在洛阳花城,演绎一段千古佳话。

戏的结局,李千金曾这么说道:“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她输了吗?如果说爱情是一场赌注,那她压上青春的筹码,亦是值得。其实,姻缘簿上,早已写好了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谁是谁的归依,谁又将谁背离,皆是命定,都别问缘由。

当年白朴放弃官场名利的争逐,寄情于山水,以词赋为知音,用戏剧诉情怀。他知道,锦绣江山也不过是繁华一时,唯有自然之景,人间情爱,可以长存。

就让世间这样一个你,这样一个我,花前月下,交换杯盏,生生死死,暮暮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