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四十六章 话说姓名(第2/2页)

——维吉尔

关系大得很:这关系到哪一个字母曾为法兰西的王冠奉献那么多的围困、战役、创伤、囚禁与效力,因而应该受到大名鼎鼎的王室总管的奖励。尼古拉·德尼佐关心的只是他名字的字母,将它们颠来倒去弄成了孔德·达尔齐努瓦[4],并把自己辉煌的诗画奉送给它。历史学家苏埃东尼喜欢的只是他名字的意思,他去掉父姓“列尼”,留下“特朗基”[5]继承他著作的声望。谁能相信统帅贝亚尔[6]的荣耀靠的只是皮埃尔·泰拉伊的功劳?谁能相信安东尼·埃斯卡林竟眼睁睁地看着普林海军将官和拉加德男爵抢走那么多次海战和陆战的功劳[7]?

第二,这些笔划是千人共用的。在每一代的人中,有多少同名同姓的?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世纪、不同的国家里,又有多少?历史上有三个苏格拉底、五个柏拉图、八个亚里士多德、七个色诺芬、二十个德梅特利乌斯、二十个狄奥多尔:那么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又有多少呢?谁会不让我的马夫取名庞培大帅?然而,归根结蒂,这如雷贯耳的声音,这几道光彩体面的笔划凭什么落到我那死去的马夫和那个在埃及被人砍了头颅的人身上,跟他们连在一起,使他们出人头地的呢?

你以为死人的骨灰、亡灵会在乎这些吗[8]?

——维吉尔

在人的主要价值上不分伯仲的两个人,对于我们口中流传的两句诗不知有何感受:一句是歌颂伊巴密浓达的:

我的战功毁掉了拉科尼亚的光荣[9]。

——西塞罗

另一句是赞美阿弗里加的:

从东方到墨奥提沼地,

无人的功绩能同我的相比……[10]

——西塞罗

活着的人听了这甜美的声音心里发痒,这声音激起了他们的嫉意与欲望。他们想入非非,冒冒失失地将自己的感受当成了这些死人的想法。他们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自以为一样能够做到。真是天晓得哪!

然而,

罗马、希腊或蛮夷的统帅,

都在为此而竭尽全力,

这是他艰难危险中的支柱,

人哪,渴望成名远胜渴求德行[11]。

——尤维纳利斯

[1] 雅克·阿米奥(1513—1593)。法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翻译过大量的拉丁语、希腊语作品。

[2] 此处指古希腊哲学家、散文学家琉善(约125—192>的《元音判断》一书。

[3] 原文为拉丁语。

[4] 孔德·达尔齐努瓦,法国十六世纪诗人兼画家,“孔德”在法语中音同伯爵,“达”字中含贵族姓氏的标志。

[5] 苏埃东尼·特朗基(70—128),古罗马传记作家,“特朗基”意为平静、安详。

[6] 贝亚尔(1475—1524),法国名将,全名为皮埃尔·泰拉伊·贝亚尔爵爷。

[7] 安东尼·埃斯卡林,实为罗·埃斯卡林,十六世纪法国将军,曾以后两个名字参战,一五四四年升为海军中将,一五七八年去世。

[8] 原文为拉丁语。

[9] 原文为拉丁语。

[10] 原文为拉丁语。

[11] 原文为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