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7页)

这样的事不需我说,是登山爱好者皆知的攀登雪山的常识。

然而,人身处险境,好像很难遵守法则。一旦迷了路,心情就会焦躁,往往冒着猛烈的暴风雪,拼命地寻找下山的路径,结果都出现生命危险。

保持达观的能力

周围的环境恶化时,要保持冷静,不要随便乱动。

这不仅限于攀登雪山,好像从社会、经济到人生的一切都能适用。

一般来说,这种“保持冷静”“等待”等作为都是静止的状态,有人认为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无意义之举,但未必应当如此断言。

通过等待而取得成功的最杰出的人是德川家康。所谓等待,只是表面不动,外观有些呆板。“能等待”实际是一种能力。

十年前,我为了写学位论文而做实验,养了五十只兔子。这时的我,与其说是个医生,莫如说是个兔子饲养员,或者去早市买胡萝卜,或者让豆腐店分给一些豆腐渣,或者星期天去郊外割青草。

当时,正和我交往的女友一见到我,就皱起眉头,说我身上有兔子的气味儿。

我做的实验是故意将兔子的后腿折断,往腿上缠石膏绷带,然后注入同位素,看同位素怎样向骨折部或周围的骨头扩散。这一点要解释清楚很麻烦,所以在此省略。

现在主要讲兔子缠上石膏绷带后的应激反应。母兔被缠后,迅即不快地摇头,用嘴咬或用爪尖挠,想要拆除石膏绷带。但没有用。过了半天就死心了,过了一天,开始啃吃胡萝卜。

公兔则不然。过了两天都不死心,还是一个劲儿地撕咬绷带,将全部精力倾注于逃出捆绑。不管它撕咬成什么样,我再缠上一层绷带,又恢复原状。它却依旧不死心,翻来覆去地撕咬。

这期间,就是给它再好吃的东西,它也不理睬,身体迅速地消瘦。由此看来,公兔是真傻,或者说是带有可悲的天性。

所谓的母兔比公兔老实,也许是错误的。

前面说过,一往公兔腿上缠石膏绷带,它就执拗地咬住绷带想逃走,而母兔则很快变得老实、温顺。起先,我单纯地认为兔子和人一样,也是母的老实。

过后仔细一想,觉得与其说是母兔比公兔“老实”,不如说是比公兔“达观”。

当然,这两个词的含义截然不同。“老实”是表示外观的语言,“达观”则是表示内心的语言。

一般我们说“老实”时,除了有动作平静的内容,还包含着心地善良的意蕴。其范例是“那个人看着很老实,但是内心很坚强”。在这里,“老实”不只是表示行动,还含有不爱张扬的意思。

这一点暂且不谈。母兔之所以很快变得老实,是因为达观;公兔之所以不驯服,则是因为不达观。它们与人才具有的心地善良或意志坚强没有关系。

证据是,母兔一旦变得老实,很快就开始吃胡萝卜或豆腐渣。假如真的是心地善良、难经折磨,那么,它被折断腿、缠上绷带后,就不可能那么贪吃。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美国和苏联都发射过搭载动物的第一号人造卫星,搭载的是母狗和母猴。忘记了哪国载狗,哪国是载猴,反正都是雌性。

为何没把雄性放在上面呢?我作为雄性,对此有点不满。但人家肯定有相应的理由。

假如我一个人被发送到那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太空,兴许会因为寂寞和恐惧而发狂。不过,动物与人的智商、心理不同,它们也会害怕,对固体食品连看都不看一眼。或胡乱地抓挠窗户,摇摆着仪器吼叫;或四处乱钻,寻找逃跑出口,抓到什么咬什么,最后把仪器弄坏。

不过,这是雄性。

雌性也可能会因为恐怖而乱闹一气,但知道出不去,不久就会死心,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吞食固体食品,饱餐完毕再美美地睡一觉。

哎呀!当时太空中的狗和猴子就是这样做的,地球上的人看到了监控画面。

适应力

人处于某种自然环境中或社会状态下,很快顺应和习惯的能力叫作环境顺应力或环境适应力。

比方说,有的人去外国,很快就习惯那里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吃得香,睡得着,跟在国内相差无几。而有的人换了水土则食欲不振,夜间失眠并急剧消瘦。环境适应力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动物的环境适应力主要体现在机体反应上。哺乳动物如狗、猴子等,以至高级动物——人,还存在着精神方面的适应力,这种适应力也相当重要。

有的人很讨厌公司的上司,却能够在表面上顺从和迎合,以使自己生存下去。有的人则完全不能适应,赶紧辞职,从公司中脱离出来。这些都是精神适应力的问题。

在雪山遇险时,躲雪洞里等着天放晴,也与环境适应力有关系。

外边下起了强烈的暴风雪,自己完全不知道要在这儿待多久,就这样无奈地待着。饥饿和寒冷侵袭着身体,体能越来越差。或许自己会死在这里,不能得救了。

在这样惶恐的时刻,想要泰然地待在雪洞中,是相当困难的。

有人认为坐等下去,情况会越弄越糟,与其在洞中等待自然灭亡,还不如自己出去找活路。也许会要求单独下山,也许会要求分头探路,绝不能坐以待毙。

男人和女人都被封在雪洞时,肯定是男人说这种勇敢的话。女人则一直蹲在旁边,默不作声。

男人轻率地说这种话,可能是因为体力可支。如果是领队,可能是有一种责任感在支配他:因为暴风雪而迷路,是自己没能把后续工作做完备,给大家添了麻烦。可能女人会有随大流的思想,反正自己是跟随着来的。

不管怎样,男人和女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男人这一性别是不擅长等待或孤注一掷的。被封闭在这种环境中,很快就会失去冷静,心情焦躁,像公兔那样,一味地想摆脱束缚。

如果他自视勇敢地与暴风雪搏斗,会进一步地消耗体力,很快失去本可以得救的生命。与之相比,女人会让自己安静地待在洞中,一边吃巧克力,一边恍惚地回忆和猜想男友的事,不管时间多么难熬,会一直坚持等待,直至最后得救。

所谓的勇敢的男人,换句话说,是没有耐心、经不住恐怖、不争气的男人。

去外国更能认知女性的环境适应力比男性强。

住在外国的大部分男人,踏上那片国土已有些年头,却总是抱怨:哎呀,这里的食物难吃呀,不合口味啊。或者忍受不了这个国家的某些生活习惯,接二连三地流露出不满。最后会说还是日本好。

假如是女性,没大有人会发这样的牢骚。她们也会相应地眷恋故乡或亲人,只是想早点回去见面,对于饭菜和生活习惯没有挑剔,好像比较适应那块土地,与外国人相处也相当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