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4页)

他绝不会让内宦总揽大局……

成安见皇帝又睡过去了,叹口气。他难受地拿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渍,悄然退下。

而宫殿门角落里,偷偷听里面谈话的小内宦见到成安弓着背走出来,连忙往角落里一躲。

-----

刘文吉坐于暗室,目色幽幽地转着手中一高足杯,听那内宦通风报信,将皇帝寝宫中、皇帝和成安密谋杀刘文吉的消息学了个十成十。

皇帝病重,成安一心侍候皇帝,刘文吉整日进出于内廷和朝堂之间。不知不觉,整个皇宫都不再听成安的,而是唯刘文吉马首是瞻。可惜成安心里只有陛下,压根没发现自己这个大内总管,已经被自己昔日的徒弟架空。

小内宦将寝宫里的话学得惟妙惟肖:“小奴听得真真的!陛下说什么不能让内宦霍乱朝纲,不能坐视公公坐大,要杀了公公……”

刘文吉对这个小内宦露出和善的表情:“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银吧。”

小内宦当即欢天喜地地被人领了下去。但他前脚刚走,刘文吉就召来一个内宦,淡声:“这两日随便寻个借口,把刚才那个人处置了。做得干净些,别让人跟任何人接触,胡说八道。”

被命令的公公惊得脸色发白,一时没应。

刘文吉冷淡看他一眼,道:“他嚼陛下话根,焉能放过?”

那公公才松口气,领命下去,准备找理由杀人了。而刘文吉独坐内舍,放下高足杯,手指轻轻叩在案上。

笃、笃、笃。

一下又一下。

陛下要杀他,必然是在新帝即位前杀他。因为内宦离皇帝太近了,很容易操控皇帝。如陛下这种老谋深算的人,自然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遗留难题。

可是……刘文吉冷笑。

说捧就捧,说杀就杀……昔日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毫无办法为人所制也罢了,而今刘文吉在朝上势力极深,老皇帝凭什么还能说杀就杀?

凭天授皇权么?!

可这皇权,不也是拿他刘文吉当看家狗用的!而世上,谁又甘愿永远只做一看门狗?谁又愿意一直为人操弄?!

刘文吉心中琢磨着,杀机暗藏。他酝酿着新的阴谋,而这一切的开始,也不过是想求自保。自保自保,到了最后,不过是——与人争命!你死,便是我活!

-----

时到中元节,鬼门大开。

金陵素缟,因李氏家主的去世而陷入消糜。但李氏即将上任的新家主很快让人传话,让全城人不必慌张,中元节之日,诸人但赏灯赏花便是,若有人感恩李家,为李公烧一纸灯便可。

李家不禁金陵为庆中元节而设的活动。

全城又在悲伤氛围中,重新热闹了起来。

而对于李氏来说,李公去世后,李家更换家主的书信,便送去了长安,求陛下批准。信是去世前的李公亲笔所写,呕心沥血,恳求陛下让自己的儿子李执回金陵守孝三年,全了孝道。

这封书信,陛下几乎是一定会批准的。为父守孝,是大魏的治国之本,李执就算再被贬,有李公这封恳求书信,都会回到金陵来。李公为李氏铺的这条路,天经地义,无可指摘。

中元节的下午,言尚一人在屋中,由老御医为他上药,絮絮叨叨地说起注意事项。

暮晚摇并不在,她被李家的其他子女们叫走,说去城中一寺为李公祈福,又要一起去秦淮河边为李公放孔明灯。言尚出于行动不便,又到底和李家没有直接关系,而并不被列入其中。

暮晚摇只说等晚上回来,两人一起随便逛逛便是。言尚心中本不在意,只是所有人都出去了,留下他一人和韩束行面面相觑,让他未免有些失落、寂寥。

虽他整日不甘不愿地与暮晚摇小吵不断,可她在的时候,他身边到底很热闹。她让他有了七情六欲,有活着的感觉。她不在,他不能读书不能处理庶务,便十分无趣。

傍晚时,天下了淋漓暴雨。

为言尚敷药的老御医看眼外面的雨,道:“每年这时候,就是容易下雨啊。”

言尚闭着眼,眼睛微有些灼痛。闻言,他脸偏向御医说话的方向,道:“雨很大么?若是雨当真大,摇摇……殿下……应当不得不回来了吧。”

老御医不禁笑,他看眼这个面相斯文的青年,见对方因自己的口误而面容微赧,却还要强作自然。这副小儿女为情所困、心不在焉的模样,老御医见多了。为言二郎上药这么多日,他如何看不出公主和言二郎的关系?

御医打趣:“二郎可是想念殿下了?”

言尚强自坚持:“……并非如此。只是视力受阻,人性本懦罢了。”

老御医摇摇头,他坐在榻边,将言二郎换下的纱布随手丢去火炉中,又去药匣中翻新药:“老臣为二郎调制的这种新药,眼睛上可能有点儿刺,但不碍事,都是正常的……”

言尚闭着目,觉得目中有些刺,更胜于以往。他一贯善于忍耐,此时听着外面的霖雨阵阵,却心生烦躁,有些不耐。他不禁睁开了眼,面向窗子的方向。他随意瞥去,兀地一怔。

老御医在收拾自己的药匣,忽听到身后茶盏落地声。他回头,见言二郎站了起来,仓促之下,言尚将茶几上的茶盏扫了下去。而言尚垂头看着砸在地上氆毯上的茶盏,又去看自己的手。

他似在思量什么。

老御医安慰:“不小心砸了一茶盏而已,二郎不必慌……”

言尚睁着眼,向老御医看来。他目中眼尾布着红血丝,眼瞳却清黑干净,眸心如清水一般,潺潺绕绕。他望着老御医,斟酌半晌后,道:“茶盏,是我自己推下去的。我想证明一下,我是不是真的能推下去。”

老御医愕然睁大眼。

言尚似努力控制情绪,却仍是禁不住,唇角微微勾起。他的笑意非常浅,温润安静,但他是真的笑了一下。

言尚拱手向老御医行大礼:“我能看见了。多谢救命之恩……”

老御医赞叹不已,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调的新药效果这么好。

他抚着须笑,接受了言二郎的大礼。但是看言尚道完谢,转身就往外走,老御医不禁拦人:“二郎你这是要去哪里?二郎刚刚恢复视力,还不应出门。二郎还是坐下,让老臣好好看看你的眼睛……”

言尚立在屋门口,回头。

他本就气度好,而今睁开了眼,眉目清润秀丽,为他再度添色。那双眼睛,如同将一尊玉人点活了一般,让言尚整个人不再是冷清清的缥缈不可追的气质。

言尚微赧,微微笑道:“自是该让先生为我多看看眼睛,但我心急如焚。我将将能看见,我想去找一人。待我回来,再请先生帮我看眼睛。先生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