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德吉(第2/3页)

大山犹若宝伞,安详地伸开双臂,德吉在山的怀抱里越走越远了。

德吉所在的寺院坐落在娘热乡我家背后的山上,像大山的眼睛,镶嵌在山腰。多年前,我去山上的尼姑院朝佛认识了她。

环绕寺院依山而建的尼姑宿舍格外神秘。我牵着旦拉,走在窄窄的尼姑宿舍中间,绕到一家阳台朝南的尼姑宿舍。小旦拉指着山下说:“妈妈你看,我们家在那里。”正说着,身后的小红门开了,脸圆圆、胖胖的德吉笑容可掬地和我们打招呼,请我们进去喝茶。金灿灿的落叶静静地躺在小院里,像在绽露婴孩一般无瑕的笑,太阳洒满了房间。我们又上到二楼参观,楼上只有一间小经堂,地上放着一张长条木板,已经很光滑了,我猜德吉已在上面磕完了十万个长头。从德吉的二楼阳台,我指给她看山下田野中我的家,那里炊烟袅袅,满是人间的温暖。德吉一面远眺,眼睛里闪过一丝思念,她告诉我说,很小自己就被家人送来山上出家为尼。山上的尼姑宿舍,基本都是各家里人出资,尼姑们相互帮忙自己修建的。尼姑生活中,建筑房屋很是辛苦。但好在不必为衣食发愁,简单的食物和一身袈裟了却了很多世间的烦琐,并主要来自家里人供养。她说她的老家和娘热乡风光很像,父母都是农民,父亲70多岁了,每天还能磕一百多个长头,身体非常好。一年中,农忙季节和秋收时,自己就要回家去帮忙……

烂漫的山花在德吉说话间飘来阵阵芬香,小旦拉踮着脚尖挤到我和德吉中间尖着嗓门说道:“妈妈,以后尼姑德吉下山前就让她从阳台上朝我们家挥经幡,妈妈您用镜子反光回答她的接头暗号吧……”

我们笑起来。从此,我常打电话请德吉来我家坐,时常从家里眺望山上的寺院,想德吉在星光闪烁的夜晚,在佛前的身影……

我和德吉成为知心好友。交往中,我看到德吉性情火暴,经常怒气冲冲地训其他尼姑,山上尼姑寺一百多个尼姑中,她是具有号召力的“老大”。每次德吉带着尼姑们下山,指挥她们采购,袈裟飘动在人海中,那景象很是壮观。

一次家宴,我请德吉从山上带尼姑来帮忙。

从没参加过这种尘世活动的尼姑们,显得格外兴奋。尤其是客人里多情男女,他们的放任,引得尼姑们背地里暗暗吃惊。那天,帮忙的人当中还有巴桑大姐,她家住八廓街,是我外婆的朋友,她也来帮我烧茶,但她从来是有酒必醉。家宴开始不到一小时,她当然已有些醉了。巴桑大姐穿着藏袍,开始每个房间乱窜,又唱又跳,我就请德吉专门照看她。到了下午,巴桑大姐更醉了。大家在排队用自助餐,她从伙房跑出来,抱着一块板子,宣布她要跳上一段踢踏舞,人们哄笑起来。巴桑大姐跳着,摇摇晃晃站不稳,追来的尼姑德吉满脸通红,一面把巴桑朝厨房拽,一面气愤地骂她“酒鬼!酒鬼!”巴桑挣脱了又在园子里跑,几个尼姑一起在后面追,哈,满园袈裟飘舞,朋友们笑我说:“你干脆把这里改建成尼姑院算了……”

差不多凌晨,宿醉的朋友们才陆续离开。德吉带着尼姑们帮我收拾完,一个个眼圈都累黑了。德吉满脸愠怒,一面强忍着摇头对我说:“白玛娜泽拉,你们天天陷在这样混乱的生活里太可怜了。”天刚蒙蒙亮,德吉也不喝早茶,就带着尼姑们回山了。那以后,德吉过了很久才下山来看我。

“上次你生气了吧?”我问她,“以后这种事我不会再叫你们了,对不起哈!”我向她道歉,一面请她喝茶。

“没什么,看了那些人回到山上反而觉得清净。”她说。

“山上海拔太高,等你老了,下来我家我们一起做伴儿生活吧?”

德吉马上放下茶杯提醒我道:“你的思想计划倒是真远,但现在天葬台送来的都是黑发人,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呢?”

不必延续过去,不必招惹未来,但五一长假到了,我邀请德吉去南方看海,藏地风光无数,唯独没有大海,德吉非常向往。

五月一号,我们顺利到达成都。

天气太热,德吉换上了咖啡色薄藏袍,还戴上一顶咖啡色草帽,当我们走进成都商店,却到处引来怀疑。

“美女们,看好你们的包包——”商场服务员提醒其他顾客道。我一肚子气。德吉想买那件黄色衬衣送给山上好友,服务员不客气地对她说:“只能看不能摸!”

德吉急了:“她怀疑我是小偷吗?”她气红了脸。

“我们走,不要买她的东西!”我拉着德吉就走。回到家,妈妈和姐姐听了,悄悄告诉我说:德吉没留头发但穿着女式藏袍,成都人可能以为是刚放出来的犯人或者同性恋吧。我大吃一惊,忙带德吉去成都武侯祠一带买了套藏地出家人的薄袍子,穿上绛红色的衣袍,果然再没有人惊诧地看我们了。但直到朝拜完乐山大佛,德吉才平静下来。晚上,德吉一面拨着念珠,望着都市的灯火问我:“这里人穿的吃的都非常好,为什么还那样不和善呢?”

夜色中,窗外的车影在德吉的眸子里像层叠的乌云,遮挡着遗留在远方山崖上的乐山大佛,我知道,德吉在思念佛光。

在成都稍作停留,我们来到广州。

刚到广州的第一餐,朋友端上满满一桌海鲜。海浪在远处拍击着海岸,朋友介绍佳肴来自深海。德吉张皇地离开餐桌,她在一旁强忍着只吃了一碗炒粉。回到房间,德吉一脸忧伤,她语重心长地劝我再也不要造业吃那些可怜的海虫,一面忧心忡忡地感叹说,人见到食物就如同禽兽,快乐和欢喜竟来自吞噬动物尸体……

我是带德吉来看海的,没想到她先看到的却是海边的人……

但这天,从广州开车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海岸。大海白浪翻滚,在波涛中汹涌,德吉望着海,她惊呆了。

“走呀,脱了鞋快到海里玩吧。”我拉着德吉在沙滩上赤脚奔跑。德吉挣脱我,一个劲儿摇头,她惊恐地指着脚下的贝壳和海星说:“看它们,我走一步都可能踩死它们!”

留下德吉,我扑进海的怀抱。激烈的大海让我惊如飞燕,狂喜中,回望海岸,只见德吉佝偻着腰背,在沙滩上一个一个地拾捡那些被海浪抛弃的小生命,她不厌其烦地把它们捧回到海里。

太阳像滚烫的沙砾扑面而来,粗重的海盐在风里像大海的牙齿,我浑身上下拖着海的齿印,步履沉重地朝德吉走去。

“你去那么大的海浪里游泳太危险了,你看这些小物种身不由己多可怜,人身难得,你要珍惜生命呀!”德吉张开双手有些吓坏了,她怕我转眼消失,怕我被海浪卷走。我笑了,生与死是德吉不忘的主题,她似乎再也感受不到尘世中的快乐和幸福,处处只看见轮回过患,双眼像能穿过时光,抵达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