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孩子爱子旦真那杰游学小记(第3/4页)

旦几乎把班里一半同学都带到家里吃过“西餐”了。孩子们和故作姿态的旦用过餐,就迫不及待地奔到园子里玩耍。这时旦恢复了原样,他和同学们脱光了屁股玩水,在草地上打滚,把家里所有“道具”拿出来装酷拍照。

这帮小孩虽然顽皮快乐,老师可经常生气。家长会差不多每周一次,我左右看时,发现来的家长大多是退了休的爷爷奶奶辈。他们坐在小课桌前,不住地点他们白了的头,一面拨着手里的念珠,充满同情又有些迷茫地望着老师。

拉萨的家长就这样,似乎很不负责。一次在朗玛厅里(藏族歌舞娱乐会所),我的女友喝醉了,她女儿从内地中学打来电话,我忙扶她到一旁说话,她醉醺醺地对电话那头的女儿说:“宝贝,妈妈明天给你去煨桑祈福考个好成绩哈,考不好也算了,人生不过像猫打的一个哈气那么短暂,你开心就好,不要去争抢什么哈……”说着,女友已经醉得坐到地上,挂了电话还对我唠叨:“我女儿是去享受教育和学习的,不是去考试的!学校太不像话了……”

女友虽然说的是醉话,却说出了我们家长的心声。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饭或吃得更好或出人头地,学习是崇高的精神生活,应该格外美好,散发着芬香和快乐。但现在学习已成为达成功利的社会强制性手段。我想我绝不做这样的同谋,绝不把我的旦变成学习的童工。所以以后,我也把保姆打扮一番,冒充旦的表姐,让她和爷爷奶奶辈们一起去听家长会,听教育体制受害者老师对学生成绩的控诉……

在学校除了学习课本,孩子的心智也正在全面成长,老师却视而不见,或是因为超出现有教学内容以外的,所以就要我们家长解决。比如那天,我被叫到了学校。

原来旦写了情书,他被女同学告发了。他指给我看那个女孩,戴着眼镜,文文静静的,我觉得旦很有眼光哈。但老师拿着旦的“情书”讽刺道:“他语文水平不错嘛!”我朝那稚嫩的文字上望了一眼,忍不住笑了。班主任老师一面数落旦,也在笑。

“他们班上的男生最近流行比赛谁胆子大,如果不敢写情书就会被认为是胆小鬼,比如雅达、次仁等都写给某某女生了,旦告诉我他不写就太丢人,只好连写了四封。”

老师笑了。我又说:“旦把我写的小说拿到班上出租,想挣零花钱,可回家后他哭了,他质问我为什么写色情小说,说班里的女生看了,这样说他的……”老师惊愕地望着我。

“我向旦解释如果是色情书,国家不会出版,要旦转告那个女生必须道歉,否则我要告诉老师……”说着,我拿出那个女生的道歉信,“那个女生又胖又高,根本不像10岁,一定是吃含有激素的食物太多了……”

老师一手拿过那个女孩的道歉信,一手还拿着旦的情书,复杂的情况似乎令她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再去学校接旦时,旦班上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常来家玩的那几个同学也远远地躲着我,不像从前那么亲热地问我好了。

旦上了车,气愤地说:“妈妈,你出卖了很多同学,他们都给你起绰号了,不是作家是卖家!”我一面开车,一面从倒车镜里悄悄看儿子气得发红的小脸,心虚不敢吭声。旦发誓再不告诉我班里的秘密。

这年,旦画画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二等奖,但旦并不开心,因为就要考初中了,他的朋友雅达转学了,回了户籍所在地那曲草原读书,其他户籍不在拉萨的同学也将陆续转回去参加中考,旦和他们从此很难再见。在荣誉和友情面前,旦告诉我,友情才是他的最爱……

旦在某学校读到六年级下学期时,我也把他转回了娘热乡小学住校,住校生有晚自习,旦可以补习准备考中学。我当时算了算,加上这一次,旦已是第八次转学了!

一天晚上,旦晚读下课后,我怕他饿,就跑到学校给他送煮好的土鸡蛋。推开宿舍门,孩子们已睡下了。一股脚臭味儿扑面而来,我忙打开宿舍的窗户,孩子们哄笑起来,旦从下铺的被窝里爬出来,在同学面前故作霸道地对我说:“妈妈,谁让你来的?快回去,除了星期三,不许来看我!”

说完,他跳过来从我手里抢过热鸡蛋,分给了同学们。望着旦快乐憨傻的模样,我知道这一次,他又很快和这些农村孩子成为了朋友。在孩子们的逗笑声中,我放心地离开了学校。

天上繁星闪耀,窸窣的树林像在夜的深处翻卷梦呓,走在乡间安静的小路上,我由衷地微笑着:二回娘热乡小学,旦看来很是适应。哪怕有时学校的晚餐只有土豆、牛奶,我看到旦吃得很香。每到周六和星期天,他仍爱带同学回家里住。汶川地震,学校动员孩子们献爱心,其他农村孩子捐五角或一块钱,旦要我替他捐一百元,说我的工资“太高”了……这时的旦仍是个单纯的孩子,这是西藏生活给他的珍贵的品质。无论以后从事怎样的工作谋生,我相信,这样的心性能给他更多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而这年,通过旦,我已认识很多娘热乡小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大多农忙时回家种地,平时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走进旦的教室,孩子们身上有股臭臭的汗味。孩子们长年穿廉价的胶鞋,宿舍里更是脚臭冲天。旦一个星期回家可以洗一次澡,其他孩子怎么办?

旦拿起笔画了一张图给我:孩子们脱光了在房间里围成一个圆圈,每人脚下放着一个小盆子,一位男老师在指挥孩子们给自己前面的一个搓背……

我的眼睛有些湿了。孩子们家里没办法洗澡,学校也没有。

这时广东文学院的朋友千里迢迢来到娘热乡,来给娘热乡小学的孩子们修建一所太阳能恒温澡堂……

旦上初中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娘热乡小学的澡堂也渐渐修起来了,每天,我和旦都要去到学校看工程的进度,旦在澡堂顶上像猴子一样兴奋地跳来跳去。回到家,他恋恋不舍地说:“我真想再在娘热乡小学读书……”

“为什么呀?”我问。

“我好想和同学们一起洗澡,他们肯定开心死了……”

我想象着那些农村小孩脱下脏脏的衣服,在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澡堂里淋浴戏水,我和旦由衷地微笑着,满心欣喜……

初一,旦要离开童年的朋友们,前往内地陌生的校园,开始他人生的另一阶段。这是西藏拉萨大多数家长的希望,想让孩子离开父母和家,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自立。

但学校教育并非以培养少年自立、做人为主。让孩子考上大学是学校的终极目的。但无论怎样,该是旦自己去面对了。哪怕反叛教学、哪怕顶撞老师,哪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同学矛盾冲突——